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纣王帝辛简介: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怎么死的?

商纣王帝辛简介: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3/12/17 17:55:55

商纣王帝辛简介商纣王帝辛,名受,后世人称殷纣王,子姓,名受或受德,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明代文学小说《封神演义》则有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

帝辛是帝乙之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有雄才,致力于用兵东南。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后世评价褒贬不一。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牧野之战中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在距离朝歌(今河南淇县)七十里外的牧野击败商军,商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灭亡。《左传》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败因

帝辛之败有两说,其一,说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该段早已无法考究,由周武编写。

另一个说法是,帝辛重用奴隶,触犯贵族利益。周武一方给帝辛设立的六大罪状里,排前的便是“任用贱民为官”以及“以贱民辱贵族”。说白了就是纣王提前了一千年企图终结奴隶制社会,提前三千年想要玩民主……试想,商鞅七百多年后开封建制都落了个车裂的下场, 何况七百多年前呢?所以当时以周姬昌等为首的大奴隶主便一起联手杀了帝辛。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台,穿上他缀有宝玉的衣服,投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商纣王是怎么死的?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清朝第一悬案:是谁谋杀了康熙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帝,悬案

    由于孝庄皇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努力,顺治帝崩后,年仅8岁的玄烨顺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并成为功绩赫赫的一代英主。康熙六年,玄烨14岁,开始亲政。如果说康熙皇帝在亲政前无所作为,他的治国天才是由于自己的年幼和四大臣的牵制掣肘而无法发挥,那么在亲政后,玄烨的旷世奇才便迅速显示和爆发出来。他先是用计铲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历史上真的有法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海,高僧

    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法海禅师不仅以苦行著称,而且他还建寺度众,淡泊名利,成为禅宗史上受人尊崇的一代高僧。与一般高僧的出家经历不同,法海禅师是在父亲

  • 揭秘:历史上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援,名将,死后蒙冤

    导读: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政策,不仅从开国元勋中选出了号称“二十八宿”的二十八位功臣,还命人为他们画像,并放置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里,以示

  • 宋朝的第一"艳遇":宋祁写"鹧鸪天"抱得美人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艳遇,宋祁

    据宋代坊间传闻:宋祁长得挺拔俊俏、英姿勃发,越看越像神仙中人。宋祁做官有自己的一套,他从不参加任何派别,和晏殊的为官风格比较接近。但无论是在他主持的财政、建设项目上,还是在政治、文化工作中,都成绩斐然。虽然他风流倜傥、喜好声色,仕途却因此波澜不惊、顺风顺水。而且,他的文采老早就被广为传播,可谓人尽皆

  • 细数世界八大女间谍:谁是丘吉尔最喜爱的女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间谍,丘吉尔

    最情色女间谍:玛塔·哈莉1876年玛塔·哈莉生于荷兰,1897年随其夫前往爪哇,学会当地的巴里亚舞蹈,离婚后于1903年返回巴黎当一名舞蹈演员。她名为“七层面纱”的舞蹈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巴黎曾轰动一时,崇拜者一掷数千法郎以求一夜之欢。她的巡回表演使全欧洲为之狂热不已,但她的间谍生涯甚至比她的舞蹈更成功

  • 揭秘:谁是中国史上制造冤案最多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上,冤案,皇帝

    导读:历朝历代以来,宦官擅权、祸国殃民的事都不少见,但为祸最烈者要数明朝。其实,从一开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知道宦官擅权是朝政不修的源溯,因而未雨绸缪,只是让宦官们为自己端茶端尿,或者整整档案而已,“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酰醢、司服守祧数事。”而其他事宜朱元璋如超人般皆亲自大包大揽,不让宦官们沾一

  • 中国古代十大天才文人排行榜:苏轼位居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天才文人,苏轼,李白,杜甫

    苏轼:这位中华文化史上最富于天才的伟大文学家、艺术家,实在是文化史上一个无法形容的奇迹。他在诗词文书画这些当时最主要的主流文化领域都获得了一流的成就,任何人只要在其中一个领域达到他这样的成就,就足以永垂不朽,苏轼居然凭借一人之智兼而有之,实在令人叹服!尤其是他的散文,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散文的最高成就

  • “富二代”胡亥的残忍:为权杀害12位公子10位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亥,秦始皇,秦朝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如果用经济

  •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细数诸葛亮十大继承人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三国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汉。刘备不仅拥有了关张赵,还有一个天才军事家诸葛亮,不得不让人眼红。而本文要分析的诸葛亮的这些接班人也是个个不凡。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是谁?政治上蒋琬和费祎,诸葛亮排的是先后顺序。军事指定的是杨仪。 但刘禅由于对诸葛亮长期制约的不满,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偷窥狂:汉成帝爱老婆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成帝,洗澡

    导读:“瘦燕肥环”,瘦燕就指赵飞燕。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飞燕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概,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她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妩媚与赵飞燕不相上下。她们都是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