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神宗大搞军事改革为何对外战争仍屡战屡败?

宋神宗大搞军事改革为何对外战争仍屡战屡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60 更新时间:2024/2/15 14:37:49

导读:11世纪中后期,北宋王朝第六个皇帝神宗赵顼与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联手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运动,其成败得失一直被世人争论不休,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考。

宋神宗于1068年继位,此时的宋廷内忧外患交织、积贫积弱并存。在外患方面,民族矛盾相当突出,北宋与西夏和北方辽国的关系都很紧张。西夏李元昊于1032年正式称帝后,不断向宋发起进攻,并接连打败驻守陕西各路的宋军。宋把陕西方面的军队增加到近40万人,又派去名重一时的大臣范仲淹韩琦坐镇指挥,却依旧无法制止西夏的侵扰。

网络配图

北方的辽也趁火打劫,乘机要挟,于1042年陈兵边境,进行恫吓,要宋交出五代后周世宗时收复的瓦桥关以南10个县的土地,北宋无计可施,只得用“屈已增币”的办法换取辽放弃对土地的要求。

在内忧方面,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北宋立国百余年来,农业、工商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增长,政府长期实行“不抑兼并”的国策,助长了大地主、大商人势力的膨胀。于是,土地兼并日烈,势豪大户等特权阶级横行,贫富悬殊,国家财政恶化,政府公权力威信大大下降,循吏能臣越来越少。但政府的税收却越来越少。有钱人放高利贷,以钱滚钱,小农及小工商者被压得喘不过气。

不仅如此,政府官员的数量也不断膨胀,到11世纪60年代初全国官员总数量已超过2.5万名,官员除薪津及俸禄外,还有四季的服装费、仆人的衣食住行、茶、酒、厨料、炭盐、喂马草料等都由国家负担。官员队伍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真正能办事的寥寥无几,大多只关心如何增加自己和家族的财富,缺乏理想,漠视国家未来发展,投机致富成了官员们的唯一目标。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由于长期实行“重文轻武”、“崇文抑武”国策,在军事指挥体制上实行“以文驭武”,控制乃至取消军人、武将参与最高决策,枢密院长贰和各路领兵将领多由文臣担任,并实行“将从中御”,由皇帝直接指挥遥控前线。

网络配图

在“消极防御”、“守内虚外”“弱干强枝”的指导思想下,北宋政府在防御外敌入侵上,往往单纯依靠在同辽接壤的边境地区开挖塘泺,在同西夏接壤的地区则修筑堡寨和堑壕,以构成一条漫长的防线。在军队部署上,考虑制衡多,实行“更番迭戍”、“内外相制”、“将不专兵”,部队频繁调动,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边防空虚,守备薄弱,予敌以可乘之机。

为了应付内外战争和实行“凶年饥岁”大量招兵的制度,导致兵员数量大增,1038年时达到近125.9万人,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网络配图

在全社会“重文轻武”风气影响下,军队建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部队整体训练水平下降,不仅“时边任多纨绔子弟”,而且步军射箭训练“惟务斗力多而不求所射疏密”,马军训练“又马枪止试左右盘弄,而不较所刺中否”。“其左右斫宗、腰射、脑射、一绰筚子放数箭之类,乃军中之戏。”骑兵中有不少是“皆望空发箭,马前一二十步即已堕地”,“纵使能中,亦不能入,况未能中之”。

因而“每指挥(类似今营,约

300—500人)艺精者不过百余人,其余皆疲弱不可用。”据欧阳修文章所记,宋军使用的武器,“长短大小,多不中度”,且“铁刃不钢”,弓弩“筋胶不固”,官府的武器“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根本不考虑实用,主管官员也不认真检查质量,以致“有器械之名,而无器械之实用。”

标签: 宋神宗

更多文章

  • 史上鳌拜真正死因:被革职后病死在监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鳌拜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历史上真实的的鳌拜是怎么死的?网络配图鳌拜(满语:Oboi),中国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

  • 永乐帝朱棣身世之谜:善骑射或有蒙古血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

    永乐皇帝的生母主要有朝鲜人和蒙古人2种说法,但是从朱棣的面相和浓密的胡须和朱棣天生彪悍,擅长大规模骑兵战,当皇帝以后长期在蒙古作战,非常适应草原生活等方面来看,他是一个蒙古女人所生的可能性更大。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长子朱标当然是

  • 他唯一两个皇位继承人 一个气疯一个竟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恩怨多,皇位虽然高贵,但是想坐上这个位子实在是太难,期间少不了血流成河的过程,往往他们登上皇位的垫脚石,就是那些跟自己一起长大的的同胞兄弟。话说赵匡胤死后,按照老赵家的规矩,皇位是由兄传弟的,也就是说他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兄弟,而不是后代,于是他的三弟赵光义得以登上皇位。而赵光义在坐

  • 揭秘唐朝安南时期出现过的一位“黑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梅黑帝

    梅黑帝原名梅叔鸾,又名梅玄成的隋唐时期安南地区(今越南北部)一位起义军首领。722年,他发动反对唐朝的起义,自称梅黑帝,但很快被唐朝官军所灭。网络配图梅叔鸾生于枚埠地区(现越南河静省石河县),他身材魁梧,面目黝黑。自幼家中贫寒,及后迁至玉征(现南坛县),每天到山上捡柴、干粗活、种田及放牛。因缴交赋税

  • 朱元璋是否葬在孝陵:竟十三口棺材出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郭沫若曾建议发掘明孝陵,他说,朱元璋是否葬在孝陵,并没有统一结论。网络配图在南京民间,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样的传说,朱元璋下葬那天,南京的13个城门同时出殡,全城店铺关门挂白幡,街上行人全部回避。为什么要这样?在民间,有钱的大户为了防止盗墓,有意隐藏地点,而朱元璋生前就为自己找好了地方,选择紫金山筑陵,

  • 大唐秘史:唐太宗为壮阳竟对一物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

  • 汉朝飞将军李广智勇双全但为何自刎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飞将军李广

    时至今日,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今天就来说两则关于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吧!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四位将领率兵从雁门、代郡等地分头攻打匈奴。匈奴单于早就听说飞将军李广是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便告诉匈奴军,如果抓到李广,一定要将他活着俘虏回来。匈奴军攻打李广军队时

  •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节俭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节俭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如何节俭。一、少用金银朱元璋有句名言:“珠玉非宝,节约是宝”。朱元璋要求他的宫中设施不带金,以免浪费了百姓的钱财,它们都以铜器代替。“乾清宫御床,若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就是说朱元璋在乾清宫的御床平常的很,如果不注意看它上面金龙

  • 48岁嫁过5次的萧后,李世民为什么会选她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萧皇后

    当然,历史上确有萧皇后其人。萧皇后能够被隋炀帝迎娶为皇后,其相貌也确实明艳动人。只不过,先后嫁过5位君主的情节,显然是作家们的添油加醋;至于李世民迎娶她为爱妃,就纯属虚构了。且从1500多年前说起。那是在公元582年,当时还是皇子的杨广,迎娶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四姑娘为王妃。那一年,杨广13岁,萧家四姑

  • 残暴皇帝 酒后不但羞辱母亲还暴打丈母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洋

    中国历史上有500多位皇帝,在这500多皇帝中,暴君不在少数,但是要比残暴,恐怕没人能比过北齐文宣帝高洋了。高洋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残暴,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堪称第一,什么秦始皇、隋炀帝,跟高洋一比,真的都是小巫见大巫了。网络配图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他的的父亲是神武帝高欢,其实他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