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年自称皇孙 乾隆亲自召见后不敢断定真假

少年自称皇孙 乾隆亲自召见后不敢断定真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31 更新时间:2024/3/15 10:56:04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17个儿子,其中皇四子永珹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过继给皇叔履亲允祹,承袭了郡王爵位。但是,乾隆帝和永珹父子间的关系仍较密切。乾隆出游,永珹也曾随驾巡行。永珹病故时,乾隆还着实痛悼了一番。

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帝在南方视察,车驾返回途中在涿州逗留。这时,有位僧人带着一个少年前来恭迎圣驾,并告诉御前内监,这少年是皇帝的亲孙儿。

网络配图

内监大吃一惊,细加盘问,获知此少年是已经去世了的永珹的次子。数年前,这僧人由京师返涿州的途中,在京郊捡到了这个被抛弃的孩子,出于恻隐之心,僧人收养了这个孩子,并打听到了他的身世,现在是认祖归宗来了。

内监不敢耽误,乾隆帝报告。乾隆自然颇感意外,他记得永珹生下次子时,曾亲自入宫报喜,并请祖父赐名。但隔了不多久,永珹在随驾巡幸时,又禀奏说次子因患痘症,不幸夭折。

本来,乾隆皇帝儿孙满堂,孙辈的事情不甚在意,但永珹刚死,他的次子却死而复生,这离奇的情况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于是,就召集了僧人和那个少年。

少年长相端庄,老成持重,乾隆帝虽不能即时肯定,但也无法断然否定。就让僧人和少年暂住涿州。自己回宫向永珹的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查问实情,伊尔根觉罗氏回奏说,王次子确实患痘症不治身亡,她亲自去查看过。

伊尔根觉罗氏言之凿凿,不由乾隆帝不相信,于是他马上传旨,把僧人和少年带到京城,交由军机大臣共同审讯。

军机大臣阿桂、福隆安、和珅等感到左右为难,如果把假皇孙判成真的,那就是欺君之罪,将招致灭门之灾;而若是把真皇孙判成假的,则是残害了龙子龙孙,罪莫大焉。

网络配图

于是,他们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不敢将那少年当伪皇孙对待,而让他坐在军机处的长榻上问话。谁知,大臣们没有开口,那少年已经“端做名诸大臣”,他直呼和珅的名字,说:“皇祖近臣,不可使天家骨肉湮没!”这下,军机大臣们更吃不准了,他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这个时候,军机章京保成不耐烦了,他不顾一切,狠狠打了少年一个耳光,并大声呵斥,追问他受何人指示,来冒充皇孙?少年被打,露出畏惧的神色。众大臣见情况有异,不再迟疑,厉行盘问。

反复审讯后,少年才承认,乃刘家子,“僧教为妄语”。真相大白,军机大臣向乾隆汇报。乾隆帝下令将僧人斩首,那少年伶其年轻,又是受人教唆,免死发往伊犁充军。

奇怪的是,那少年在伊犁仍然自称是当今皇帝的孙儿,并无所顾忌,做些违反法令的事。地方官禀报实情,乾隆帝命令改配戍守黑龙江。押送黑龙江途中经库仑,这少年大大咧咧,照样以“天家骨肉”自居,库仑办事达成松筠实在看不过去,就斥责他犯法,下令将他绞死了。乾隆帝得知后,还特意嘉奖松筠办事明察决断。

这就是《清史稿·诸王列传》中记载的乾隆帝“伪皇孙案”,至此,似乎已经可以结案。

但是,历史却不让这一风波轻易的平息,这突兀的“伪皇孙”案在当时和事后都曾引起种种猜测。永珹府中妃子一向彼此不和,闹得不可开交,这情况宫内宫外都略有所闻。

网络配图

王次子是永珹小妾所生的儿子,襁褓中健康活泼,根本没生什么痘症,据说,永珹侧福晋因妒生恨,使用了掉包计,将孩子送出府外,使之不知所终。这一情况,可能连作为父亲的永珹也不会了解。

因此“伪皇孙案”发生后,宗室人员穷追不舍,向王府的太监扬某打听。据说,王次子确实是患了痘症,但是并没有死。侧福晋王氏设法用死婴换走了病孩,命亲信萨凌阿夹带出了王府,并弃之荒郊。

上面两种说法都为“伪皇孙”可能是“真皇孙”做了铺垫,为僧人有可能在京郊捡到小孩做了注脚。除此之外,那少年被揭穿真面目之后仍然再以皇孙自居的情况也让人生疑:如此不知死活,是否另有隐情?

标签: 乾隆

更多文章

  • 他在三国只是打酱油后代却比曹操刘备们的牛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卢植

    他只是三国打酱油的,曾经参与过三国开场戏打黄扫非,比皇甫嵩的才华要高一点,比董卓要帅一点,还有两个特别牛的学生刘备和公孙瓒。是的,他就是卢植。网络配图卢植的才华是不用说的,文能搞培训,传播儒学,武能上阵杀敌。平黄巾之乱,卢植就是第一波。只是因为卢植没有给领导派下来的太监小费,所以被撸了下来,后来派了

  • 大唐猛将苏定方:一人竟然灭掉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定方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这些大将你都认识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唐太宗李世民几乎全是胜仗,他指挥的六次战役中,四次都是打的胜仗,其他以少胜多的仗不计其数,以一个人足智才谋肯定是完不成的,俗语称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他手下大将都有谁,他们又有什么厉害之处?网络配图长孙无忌:擅长谋略李世民一生胜仗不断,如果没有擅长谋

  • 揭秘三国时代最成功的人生赢家:绝非曹操与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核心提示: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的确不同凡响。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网络配图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

  • 清代官场潜规则:重臣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重臣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两江总督收入

  • 解密真实的长坂坡战斗:张飞利用了曹操的多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坂坡战斗

    长坂坡大战是一场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争当中,赵云和张飞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而且这一役是他们的成名之战。有一个朋友看了这一段之后说,张飞肯定是从火星上来的,他吼声都带有超能力,三声吼就吓退了曹军。还有人说,罗贯中肯定是好莱坞大片看多了,几十万人都杀不死赵云,赵云绝对是一个三国版的钢铁

  • 清末为何立4岁的载湉而不立17岁的载澂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载湉

    同治帝驾崩,4岁的载湉即位,载湉是惟一合适的继承人,对于太后,对于恭亲王,对于清朝的礼制和命运都是最合适的。那么17岁的载澂为什么与皇位失之交臂呢?民间有句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农历十二月,全国上下都要准备过年。同治十三年的腊八饭,刚刚亲政的同治帝怎么也吃不上了,因为他在三天前的腊月初五(18

  • 揭秘李斯为什么要和赵高一起害死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斯

    李斯为什么和赵高一起害死扶苏?全面解析当时内幕。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秦始皇当初是准备传位于扶苏的,但是被李斯与赵高篡改诏书、扶苏自尽。但是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已经是万人之上了,为什么要与赵高同流合污呢?网络配图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赵高这一个人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传言说赵高和李斯联手将扶

  • 揭秘:历史上周培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培公

    周培公是清朝初期康熙皇帝身边的一个重要的谋臣,康熙帝也非常器重此人。网络配图而他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重视,一直为清朝奉献着,根据史料记载,他直到死之前都在为清朝效力,那么历史上周培公是怎么死的呢,周培公之死是怎样的呢?周培公,又名周昌,湖北人士,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

  • 明末风云:崇祯拒绝一女人竟加速明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

    大家知道,满清能够入主中原,很大一个原因是吴三桂出兵相助。而吴三桂之所以甘为汉奸,引狼入室,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红颜,就是绝世美女陈圆圆。那么,这个陈圆圆和崇祯皇帝有什么关系呢?各位看官,听我慢慢叙来。这个陈圆圆,本是苏州城里一家戏班的台柱子,因其长得好、唱得好,在苏州城里红极一时。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