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襄公欲用光荣的坚持取得胜利 致使楚胜宋败

宋襄公欲用光荣的坚持取得胜利 致使楚胜宋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1/18 22:07:38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不鼓不成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鲁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河南的泓水发生了一场争霸战,争战双方为楚国和国,结果是楚胜宋败,宋襄公也因此负重伤,最后伤重而死。

宋襄公的失败,在于他的迂腐守旧,不敢冲破陈规,从而失去打击楚国军队的最佳时机,算是咎由自取吧。然而,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总结,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的层次上,而要深入人物的内心,探究事件后面的主观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我们今天有指导意义。

宋襄公其实是一个在内心深处极其彷徨矛盾的人物。他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而这个负担来自于与他相距五百年左右的商朝。宋国的来历可不简单,它的远祖就是历史上一度强盛的商朝。周武灭亡商朝之后,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个国家,而是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宋国,以继承商朝,也就是让商朝的祖先有个享受祭祀的地方,因为古人是很重祭祀的。在上古先秦时期,灭掉一个朝代之后,往往会让这些朝代的贵族再建立一个小国家,以方便他们祭祀祖宗。例如夏朝灭亡之后,就建立一个杞国,以便继承夏朝。

宋襄公有深厚的责任感,总想要恢复商朝往日的威风,因此不惜代价与当时的大国楚国决战,这是他具有开拓性的一面。

当时的大臣们觉得这个想法很不现实,因此力图阻止宋襄公,但是并未奏效。

问题在于,宋襄公一方面开拓新霸业,一方面却守着商朝古老的规矩。公元前638年的十一月一日,宋国和楚国的军队开始隔河相对。上天似乎给了宋国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楚军行动相当迟钝,慢吞吞地过河,过河之后,又慢吞吞地布阵。

军事参谋子鱼屡次劝宋襄公趁着敌军凌乱的时候发动攻击,宋襄公却没有听从,结果导致失败,宋国从此一蹶不,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宋国人责怪宋襄公,宋襄公说出了自己指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所坚持:他坚持不攻击正在渡河的军队;坚持不攻击还没有布置好行列的军队,“不鼓不成列”;他坚持不攻击头发斑白的士兵,“不禽二毛”;他坚持不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敌军,“不重伤”;坚持不利用地形打击敌军。

子鱼听了很生气,说:抓紧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地形,有力地摧毁敌人的战斗力,取得胜利,这才是正道。你要守着那些老规则,不如直接敌人投降。

宋襄公一方面有着历史责任感,要突破宋国的困局,开拓新的局面,另一方面又有着家族的荣誉感,要坚守古老贵族的规则,用光荣的坚持取得光荣的胜利。说白了,他就是想用商朝式的规则取得胜利,才对得起商朝的祖宗。宋襄公似乎不爱拼技术,而是在拼人品。

责任感决定宋襄公进取的一面,但僵化的荣誉感决定他保守的一面,恰是后者断送了前者。

责任感不能变成包袱,荣誉感不能僵化,这是宋襄公在春秋竞争时代的教训。市场的竞争,在比人品的同时,也在拼技术

标签: 宋襄公宋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纠正朱棣的严苛法令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仁宗,朱高炽,朱棣,明朝

    朱高炽在监国期间,因为对父亲朱棣过于严苛的法令不满,便私下里改动了很多,朱棣发现后,就大肆打压太子党,将自己的法令又给改回去了。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便没有人能再阻止他更改朱棣的法令。值得称道的一点是,登基后,朱高炽告诫司法官要依法宣判,如果司法官利用权力干违法之事,将会被重罚,另外,在宣判死刑前,

  • 曾国藩曾发誓不靠当官发财:以不要钱不怕死明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晚清,重臣,

    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一年净收入可达五千四百两,带兵十二年,合法工资收入可达六万四千八百两。何况他又拥有绝对的财政权。湘军军费的发放,全靠他一支笔。从咸丰三年创建湘军到同治七年战事基本结束,曾国藩先后支出军费三千五百万两左右,由于没有正规的财政制度,曾国藩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大笔纳入自己的腰包。如果

  • 卫长公主本容貌绝色深受宠爱但最后竟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卫长公主,汉代

    她舅舅是西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表哥是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容貌绝色深受宠爱,最后为何被腰斩?如果舅舅与表哥不是死得早,结局又是不是不一样呢?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本名、生卒、排行皆不详。西汉时,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姐妹才可称长公主。卫长公主越级称长公

  • 宋朝宰相赵普为何别免职?与赵匡胤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宰相,赵普,赵匡胤

    开宝六年(973年)八月,在经过一番殊死较量后,赵普彻底失败,黯然离京,而赵光义却获得了空前的权力,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准皇储”开始了一段新的旅途,并为了那最高的权力而奔波努力。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位独断朝纲整整十年的宰相赵普,他为什么会被轻易罢相呢?这一切的原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因为

  • 唐肃宗在81地设放生池禁捕鱼虾 玄宗放生飞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肃宗,放生池,玄宗

    近日,女子在广东公园内放生毒蛇一事引起大众的关注。虽然这种做法颇欠考虑,但放生这一习俗却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在华夏大地上存在了。《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会厚赏民众后,将斑鸠放生,以显示诸侯有好生之德。西汉时期在正月初一有放生鸟的习俗,传说这是因为

  • 张良做了什么使得刘邦夫妇没有忍心将他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良,刘邦,汉朝

    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1、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张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过此人没有做官,在刘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

  • 光武帝刘秀是怎样一步步得陇望蜀 一统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光武帝,刘秀,汉朝

    自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武六年(公元31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建武五年(公元30年)四月,光武帝至长安,告隗嚣将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从陇西攻蜀,隗嚣反对,并派

  • 光武帝刘秀没登基前是怎样韬光养晦出巡河北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武帝,刘秀,汉朝,河北

    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则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所杀,哥哥被更始帝所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刘秀能强忍悲伤,益发谦逊,而且悲愤不形于色,正是彰显出了刘秀的韬光养晦、隐忍负重。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刘玄谢罪,对大哥刘縯

  • 史上最荒唐的酒鬼皇帝_闽国君主王曦的迷乱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上,酒鬼皇帝,闽国,王曦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是个仅有5个州的小国,王羲即位后暴虐无道,甚至腐败到卖官鬻爵的地步,又对宗室族人大肆诛杀,昏庸无道酷爱饮酒作乐的王羲被世人称作最荒唐的酒鬼皇帝。王(延)曦五代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的第八个儿子。闽国很小,就占有五州(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但是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内乱不断。据《

  • 史书上为什么没有记载秦始皇嬴政的皇后及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嬴政,皇后,秦朝

    1、秦始皇一直没有立皇后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