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牧之死:李牧是死在了自己的君主手上了吗

李牧之死:李牧是死在了自己的君主手上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4/1/3 5:20:50

李牧,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是赵惠文王时期李兑的后代。战国末期,李牧是缓解赵国危局的唯一将领,自古以来都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称号。李牧一生的功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抗击匈奴,另一方面是抵御秦国进犯。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力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到了赵惠文王时期,匈奴的力量又逐渐恢复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边境,于是赵王派李牧去抗击匈奴。

李牧在防御匈奴方面采用有效的措施,从而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御了匈奴的进犯,同时也受到了士兵的爱戴。在对待匈奴入侵的举措上,李牧选择避而不战的策略,保存了赵军的实力。之后,等到他觉得赵军的能够抵抗匈奴了便让村民放牧来吸引匈奴。匈奴派小兵入侵,赵军佯装失利,匈奴首领以为赵军逃跑了便大举进入赵地,结果被赵军包围,匈奴落败而逃。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都不敢靠近赵国。

赵王迁三年,秦军派人攻打赵国,赵将扈辄失利,于是赵王派李牧出兵反击秦军。李牧军队在宜安大破秦军,将其全部歼灭。此战秦国受到重创,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因为李牧的防守秦军不得进,便贿赂赵王的臣子郭开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的谣言,赵王在暗中捕获李牧并将他斩杀。

赵王让李牧

“赵王让李牧”这句话是出自文言文《李牧戍边》中的内容,意思是指赵王责备李牧。那么,为什么赵王要责备李牧呢,李牧是犯了什么错吗?那就要从《李牧戍边》整篇的文言文中寻找到答案了。

文言文《李牧戍边》讲述的内容是李牧抵抗匈奴时的事情,全篇的大致内容如下。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将领,长期驻守在雁门等地来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官吏,在城市内的租税全部都送到李牧的府中,当作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好几头牛来给士兵们食用,教士兵学习骑马射箭,十分小心地看守烽火台,多次派人去打探敌情,对士兵们的待遇丰厚。还订出规定说:“匈奴如果进入赵国地区偷盗,要抓紧召集人马进入营垒固守,有胆去俘虏敌人的士兵要被斩首。”

匈奴每次进入赵地,烽火台发出警报,马上收集人马退到营垒中,不敢出来大战。这样子过了好几年,人马等物资都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匈奴以为李牧胆怯,就连赵国守边的士兵也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赵王责备李牧,但是李牧还是照他的策略进行。赵王发怒了,将李牧召回,让其他人去代替他。

在之后的一年中,匈奴每次来袭都会进行应战。进行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非常多,边境上的老百姓不能正常地耕种。赵王再一次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称自己有病。赵王于是强迫李牧出来让他带兵。李牧对赵王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之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行事。”赵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牧王翦

战国时期可谓英雄人物辈出,有所谓战国四大名将之说,这四大名就是秦国的王翦、白起和赵国的李牧和廉颇。虽然说是四大名将齐名,但是实战中却没有几个真正交过手的,比如长平之战赵国本事廉颇为主将换成了赵括,秦国的主将换了白起,但他们终究在对决中擦肩而过,没有论战的机会。

不过,李牧与王翦却有着一场不同寻常的对决,来看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这两位名将都是各自国家中的福星,先说王翦,是白起死后秦军的顶梁柱,后来在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一半以上的疆土都是王翦打下来的。李牧呢,赵国抗击北部匈奴骑兵的最重要的人物,是战国七雄中最优秀的骑兵将领,也是秦国在攻打赵国时最让人头疼的人物。在秦赵之战中,他保住了赵国的安危,击败了秦国的军队,歼灭秦军数十万人,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损失最惨重的战役,李牧是秦王在统一大业上最主要的绊脚石。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地震,秦军打算再次攻赵,这次秦王调用了王翦,两位名将终于有了交手的机会。虽然那时的赵国人心涣散,损失惨重,但是由于李牧的北守难攻的策略使得双方打成了平手。

正当李牧浴血奋战之时,王翦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反间计让赵王对李牧产生不信任,进而借赵王的手杀死李牧。王翦派奸细去造谣并且买通赵同身边的宠臣,愚蠢的赵王听信了奸人所言,秘密地处死这位将领。最终,赵国全军覆没导致灭亡。

李牧之死

赵王迁七年,由于连年的战争再加上地震,使得赵国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国力也处于衰弱的阶段。这时候,秦王嬴政再次决定攻打赵国,秦王命王翦为大将军率领军队直下井陉,与杨瑞和一同进兵赵都邯郸。

赵王仍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倾尽全力抵抗秦军的入侵。秦国大将王翦知道如果不除去李牧,但这个战是没有多大的胜算的,于是便禀告秦王提议对李牧行使反间计。于是派奸细进入赵国的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曾经诬陷过廉颇的赵王宠臣郭开,让郭开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庸的赵王一听到李牧将要反叛,不加以核实,立刻就派赵葱和颜聚去取代李牧位子。一向坚持独立行事的李牧为了社稷和百姓在收到赵王的命令之后并没有服从。赵王见此情景,认定李牧就是想造反叛国,于是就暗中布置圈套将李牧捕获处死。赵国因为除掉了李牧而失去了保护,只过了短暂的三个月,秦军攻下邯郸,赵国最终灭亡。

李牧这位驰骋沙场的名将最终死在了他的君主的手中,而且是无辜被害,使得后人对他的去世感到非常的惋惜。

战国时期的将领作战的对象基本上是与其他诸侯国的军队,也有些是民族的内战,但是与他们不同的是,李牧前半生主要是抗击民族的外敌,与蛮族的征战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因此,李牧应当受别人的尊重。

标签: 李牧之死李牧

更多文章

  • 萧皇后: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后 一女侍六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皇后

    历史上的趣事稀奇古怪,今天所说的这位皇后,便是隋炀帝的皇后世称萧皇后,他的一生近乎传奇,他所处乱世中,由于她的美色,她成为了所有天下雄主的猎物,先后经历了六个男人,可以说她的人生颠沛流离,最后死在唐都长安。萧后与隋炀帝杨广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便赐萧后给他儿子晋王杨广当妃子,婚后的萧后成为杨广的贤内助,

  • 揭秘刘秀如何九死一生逃过王莽追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秀,王莽

    刘秀在推翻王莽政权之前,曾遭遇过王莽的追捕,历经了重重险阻,可谓是九死一生。刘秀画像当初,刘秀逃难至石坦,眼看着王莽的追兵也就要来了,一时间刘秀的处境十分艰难。紧急之下,刘秀只能逃到一座寺庙中去。王莽的追兵早已打听到了刘秀的下落,不消片刻,就赶到了石坦。追兵们将小小的石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寻了个遍

  • 晋景公姬獳的典故有哪些:晋景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景公姬獳,晋景公怎么死的

    晋景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名为姬獳。其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晋景公在位期间,晋国曾多次取得对外战役的胜利,晋国的国土面积也日益增大。但由于晋国跟楚国争夺霸主的地位失败了,楚国成为了一方霸主,晋景公在晚年时将国都迁到了新田。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晋景公是少见的军事和政治都极其出色的君主。晋景公于公元前5

  • 隋世宗杨昭是怎么死的 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昭

    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出生于大兴宫。杨昭出生后,其祖父隋文帝杨坚就把他养在后宫之中。杨昭三岁时,在玄武门的石狮子旁玩耍,隋文帝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到了那里。隋文帝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独孤伽罗肩上。杨昭看见了,回避在一边,像这样做了几次。

  • 卢绾反叛 不完全是因为刘邦人品有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卢绾

    刘邦的父亲和卢绾的父亲是好朋友,刘邦和卢绾又是同一天出生的,出生那天,街坊邻居都拿着酒为他们祝贺。两人长大后也是亲密无间,一起上学,刘邦一次受官府追捕,亡命在外,卢绾一直跟随左右。刘邦起义后,卢绾就跟随他在军中,任侍中(贴身副官),出入刘邦的卧室,宠爱与各种赏赐都不是其他人所能比的。刘邦称帝后,封为

  • 温体仁能够担任首辅八年全靠玩弄权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温体仁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温体仁画像崇祯元年(1628年),崇

  • 周娥皇最后是怎么死的 周娥皇的妹妹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娥皇,小周后

    一曲《霓裳羽衣曲》不仅仅成就了杨玉环和唐玄宗,更成就了周娥皇和南唐后主李煜。周娥皇堪称女人中的极品,容貌出众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她是一位才女,特别擅长琵琶,张口就能创作乐曲,通晓音律,与后主李煜琴瑟和鸣。那么周娥皇怎么死的呢?是寿终正寝还是香消玉殒?李煜登基后,周娥皇颇得李煜宠爱,知道周娥皇喜熏香,就

  • 史上最强裸婚:刘邦裸婚奠定统治班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话说秦末的时候,时局动荡不堪,一拨拨儿的起义大军都起来反抗秦朝暴政。就在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事的时候呢,沛县也出了这么一位等待时机想闹出点儿动静的人物,他正是后来的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人,地道的农家出身。按理说他的职业就是农民,可他却自小好吃懒做,不愿下地干活儿。成天里四处

  • 赵匡胤和赵匡义两兄弟留下的千古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赵匡义

    赵匡胤和赵匡义这亲兄弟两自周世宗手中篡夺皇位之后,一直对自己的手下将军不放心,最后赵匡胤来个杯酒释兵权,就这样轻松的扫清了手握重兵的将军对自己皇位的威胁。按理说他此时已经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可是没成想竟然戏剧性的传给了赵匡义。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两个千古谜案。第一个谜案就是

  • 中国史上最倒霉皇帝嘉庆:人品低招雷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

    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