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熥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有取代朱允炆成为皇帝

朱允熥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有取代朱允炆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3/12/12 6:47:20

朱允熥是明太祖之孙,为太子朱标第三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朱允熥的地位要比庶兄朱允炆稍高,家世也比他要好不少。

一,出身皇室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允熥(teng)出生于明朝首都南京,为皇太子朱标与太子妃吕氏之子,所以朱允熥一生下来就是嫡次子,地位仅次于嫡兄朱雄英,但要高于庶兄朱允炆。朱允熥刚生下来仅数日,其母吕氏就难产而死,所以他自小就没有见过母亲几面。

庚寅,皇太子妃常氏薨,上素服辍朝三日,中宮素服哀临,皇太子服齐衰……(明太祖实录·卷一百)

吕氏去世后,朱标按礼要为妻子服丧一年,但由于他是皇太子,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实际服丧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只需三个月即可。同时朱标在服丧期间不能参加饮宴,不能吃肉,不能行房。

建文太后吕氏,寿州人。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

但奇怪的是,常氏是在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2月11日)去世,而朱标的妾室吕氏就在当年成为了皇太子妃,也就是说常氏去世仅一个月左右,吕氏就被扶正。这是很不正常的,朱标要扶正吕氏至少也得等服丧之后才行。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与朱标就有了防范淮西集团尾大不掉的担忧。

常氏是明朝开国名将鄂国公常遇春之女,虽然常遇春早已去世,但当时淮西集团尚在,他们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常遇春作为淮西集团的重要人物,他的女儿及外孙必然受到淮西集团的鼎力支持。

吕氏的地位与常氏相比则差了不少,虽然她的父亲吕本也是淮西人士,在当时做也到了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但吕本在朱元璋手下一直从事的是文职工作,从基层逐渐升迁,本身就没有上过战场,自然也没立过战功,所以在朝堂的影响力远不如常遇春。何况吕本之所以能成为高官,主要也是靠着女儿成为了皇亲。

二,错失皇位

洪武十五年(1382年),年仅七岁的朱雄英去世,朱标因此失去了嫡长子,他这一系继承人的问题由此凸显出来。按理来说朱允熥是原配常氏之子,成为朱标的继承人无可置疑。但此前吕氏已被扶正为妻,所以朱允炆也由庶子变为嫡子,加之其年龄较大,自然也有可能成为朱标的继承人。

淮西勋贵自然是支持朱允熥,况且他的舅公永昌侯蓝玉(常氏舅舅)当时是大明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在对北元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在军中很有威望;两个舅舅常茂、常升也都在军中领兵。而朱允炆的外祖父吕本刚刚去世,又只有吕氏一个女儿,支持朱允炆的人自然是少得可怜。

不过当时朱元璋身体康健,朱标还是青年皇储,所以朱标的继承人这个问题还并不突出,也可以等到朱标即位后再解决。可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喜欢把隐患留给后代处理的人,在此前就已经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铲除企图专权的胡惟庸及部分淮西勋贵,并大肆分封诸子为王,让他们拱卫皇帝。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皇明祖训)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明朝储位由此空悬。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立即立了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他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根据“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的原则,朱允熥一出生就是嫡子,显然比刚出生下来就是庶子而后才变嫡子的哥哥朱允炆更有优先继承权。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迅速动手除掉了大将蓝玉,显然是担心自己死后,朱允炆无法驾驭他。就这样朱允熥不仅错失皇位,还彻底与之无缘。可见朱元璋之所以不立朱允熥,就是担心他死后年幼的朱允熥会被外戚势力及淮西勋贵所操控。

三,惨遭杀害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封弟弟朱允熥为吴王,但因为削藩而并未让其前往富庶的封地杭州。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夺位,因为朱允熥是建文帝的弟弟而贬他为广泽王,迁往较为贫苦的福建漳州。朱允熥自然对叔叔朱棣此举十分不满,于是就被朱棣废为庶人,关押到凤阳囚禁。

于是太宗遣兵取之,穗仓卒不及发,遂就执至京,锢西门内,时永乐十五年也。是时建文二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穗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万历野获编·补遗一)

永乐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图谋篡位,便准备打着侄子建文帝的名义造反。随后朱棣派人逮捕朱橞并将其囚禁,接着为了清除隐患,避免有人再打着建文帝的名义造反,于是处死了侄子朱允熥。

标签: 朱允熥明朝

更多文章

  • 瞿能是什么人?他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瞿能,明朝

    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靖难之役以朱棣的最后胜利而告终。建文帝的实力要远超朱棣,难道就没有机会赢得胜利。其实名将瞿能曾有两次机会击败朱棣,一举灭燕。那瞿

  • 历史上曹冲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冲,汉朝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之子。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冲是曹操最聪明的儿子。不过他在13岁的时候,就得重病死了。这事在后世中留下叹惋的同时,也留下了猜疑。很多人觉得曹冲的死不同寻常。认为不同寻常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认为曹冲死于“阴谋说”,二是认

  • 梁王刘武到死都没能继承皇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王刘武,汉朝

    刘武,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汉文帝窦皇后只生了两个儿子:汉景帝刘启与梁王刘武,但她对小儿子刘武却特别偏爱,一直希望刘武能兄终弟及而继承汉景帝的皇位。既然刘武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为何到死都没能继承皇位呢一,出身皇室刘武出身西汉皇室,为汉文帝与窦皇

  • 韩信打仗不是很厉害吗 韩信最后为何折在女人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何却折在女人手上?昔日,淮阴侯韩信在战场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初次独自带兵,便好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直接灭了魏国,生擒了魏国国王魏王豹,还为刘邦带回一个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后来为刘邦生下了汉文帝。接着,韩

  • 古代真实上朝是什么样的 皇帝每天都要上早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上朝

    还不知道:古代上早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每天都要上早朝吗?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代皇帝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早朝?这件事大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朝代是,有的不是。进一步说,即便是这样,未必坚持得住;不是的,也有“朝乾夕惕”的皇帝。坚持“早朝”的,明朝

  • 魏延对蜀汉有何作为?他没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是蜀汉一个比较著名的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六年(228年)到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当时蜀汉的五虎上将除了赵云参加过第一次北伐并在不久后逝世外,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都在此前逝世。当时魏延是蜀汉少有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那诸葛亮为何不

  • 郭女王为什么能成功逆袭?她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女王,曹魏

    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不详,字女王,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她的人生经历堪称逆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她成功的资本郭女王,为什么有一个这么霸气的名字?郭家世代都是郡县的官吏,虽然是官,不过也是比较小的官职,

  • 李世民都已经坐上太子之位了 李世民为何还要比李渊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

    还不知道:李世民当上太子后,为什么还要逼李渊退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当上太子后仍然逼迫李渊退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当上皇帝,才名正言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已经掌握了实权,并让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李世民离当皇帝只差一步之遥。但是,只要李世民

  • 穆皇后吴氏是个寡妇,为什么能嫁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皇后,蜀汉

    穆皇后吴氏,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命途多舛吴氏能成为一朝皇后,她的经历是顺遂幸福的吗?不一定。吴氏小时候的命运其实挺坎坷的,父亲早亡,她和哥哥相依为命,于是就举家跟着刘焉来到了蜀地

  • 甘夫人深得刘备宠爱,为何死后才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甘夫人,蜀汉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美人如玉,她比玉还美。我们一般形容女性好看时,常会用“美人如玉”这个词,可是人的肌肤难免都是有瑕疵的,哪里真的能和玉相比呢?但是刘备的这个妾,甘夫人,就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