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有名的贤主燕昭王有什么传阳后世的优点

历史有名的贤主燕昭王有什么传阳后世的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4/1/15 18:02:32

燕昭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

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国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闻名于世的事就燕昭王有关。

当时燕昭王刚即位,他很想广泛的招纳贤德的人来帮他兴国复仇,可是他不知道该用什么好的办法来招纳贤德的人,于是他就问了郭隗。郭隗和他说如果真的是想要纳贤的话,先从他开始吧。

郭隗对燕昭王解释说,如果燕昭王很重视不是很有才的郭隗,那么那些有贤德的人听说了,便会都到您这来了。燕昭王听了郭隗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为郭隗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挑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将郭隗请到了新宫殿里,并且还每天很恭敬地去拜见他。

之后燕昭王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在高台山,他放置了几千两的黄金,把这些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礼,所以这座高台就成了后来有名的“黄金台”。

之后,果真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来到了燕昭王的身边,其实当初郭隗在为燕昭王献计的时候,还为他讲了很多的话,这些话也成了燕昭王愿意听从他建议的理由,那么燕昭王求贤的时候郭隗讲了什么呢?

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的本名叫姬职。燕昭王自公元前312年即位后,燕国达到了盛世,之所以燕国发展这么好,和燕昭王招贤纳士有关,而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就是和燕昭王纳贤有关的,那么这个典故的内容是什么呢?

那时燕昭王刚即位,想要广招天下的有才之士来帮助他兴国复仇,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他便询问了大臣郭隗。

郭隗对燕昭王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告诉燕昭王,如果是真心想要纳贤,不妨就从我开始,如果让天下的人看到像我这样没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得到您的重视,那么更况是那些比我有才华的人呢,这样,他们就会不远千里来到燕国了。

燕昭王觉得郭隗说的有道理,所以他按照郭隗说的做了,他为他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除此之外燕昭王还选了一个好日子,为郭隗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他恭恭敬敬地请进了宫殿。每一天,燕昭王都会像学生拜见老师那样去郭隗那探望。

之后燕昭王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来招揽天下的贤士,在高台上,燕昭王还放置了几千两的黄金,送给那些贤士,后来这座高台便成了著名的“黄金台”。

这就是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了,燕昭王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诚心纳贤,所以这个故事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大批贤德的人闻讯而来,很快燕昭王的身边便都是贤德的人了。

燕昭王的优点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三十九任君主,他生于公元前335年,于公元前312年即位,成为了国君,之后,他在位了34年,造就了燕国的盛世,而燕昭王也因此闻明于世。燕昭王为燕国的发展创造了很多的功劳,这和他的优点是分不开的,那么燕昭王的优点有哪些呢?

概括地说,燕昭王的优点主要有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这几点,这些都是后人根据燕昭王的一些故事总结出来的。

比如燕昭王是有名的喜欢招贤纳士的人,他曾为了怎么可以广纳贤人,问自己的老臣郭隗,郭隗先给他说了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国君喜欢千里马,他的侍臣用黄金买了马骨,很多人听说了之后便从各地为这个国君带来了几匹千里马,所以郭隗的意思说自己可以做马骨,燕昭王一旦重用他之后,肯定有很多贤德的人慕名而来了。

所以燕昭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果然很快就招了很多贤德的人。除了这个故事之外,在燕昭王的身上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他的太子曾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对燕昭王说乐毅是一个为了自己可以当齐王,攻打齐国莒城和即墨两地三年都打不下来的人,因为他想感化让这两地的百姓。

燕昭王听过,狠狠地打了太子一顿,并且立刻给乐毅封了齐王,虽然乐毅最后没有接受,但是燕昭王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的优点令乐毅十分感动,也令后人十分感动。

标签: 贤主燕昭王

更多文章

  • 雍正帝:贪官恨他入骨,文人争相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

    提起清朝的皇帝,比较出名的当属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他们在我们眼中,光芒四射,号称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康乾盛世,尤其是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位皇帝——雍正,如果你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是雍正拯救了清朝,帮他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寿命,要不然,清朝早就灭亡了!网络配图相比康熙、乾隆头顶上的

  •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腐却更严重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对于惩治贪官的力度绝对是史上最狠的,可以说没有之更严厉的了。对贪污官员采取剥皮抽筋等极刑,而且在位期间杀了15万贪官,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贪官们仍前赴后继的进行贪污,反而越杀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读书人的质变”在元朝以前,大多数读书人是纯洁的,读书的目的也很纯正,“齐家治

  • 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

    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当时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王元姬出身当时著名的贵族之家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从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开始,便开始成为门阀士族,王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她的父亲王肃也是曹魏的大将军,封为兰陵侯。王肃这个人非常有眼光,正是他看到司马昭

  • 揭秘: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什么要与崇祯谈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手握重兵拥兵数已近百万,他率兵直捣黄龙并且兵临城下,以他当时的情形一步登天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请求封王呢?这是出于何种考量呢?网络配图一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临城下,派太监杜勋与崇祯帝议和,“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杜勋将李自成的条件如实转达,并说李自成受封后,愿助朝廷

  • 秦始皇优柔寡断受小人挟制 任何事不能做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为何如此优柔寡断秦始皇的出生地是赵国都城邯郸,当时北方最繁华的大城市。出生的时间正是秦军大举围攻邯郸,后由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多事之秋。他的生父是大投机商吕不韦,生母是邯郸诸姬中的“绝好善舞者”。这样的时间、地点,这样的生父、生母,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私生子--就决定了他从小过的是东躲西藏

  • 三国将军杨奉董承双救驾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奉董承

    三国时代,众多小人物纷纷紧随着大人物的步伐揭竿而起,或择定其主忠心不二,或不断易主考虑思量,两种选择肯定会导致不同的命运,但也许难免会出现同一种结局。杨奉董承也许就是这两种类型人物的代表,杨奉董承两人的人物简介如何,为什么说杨奉董承两人是两种人物的代表?杨奉与董承两人之间有何关联,都体现在哪里?杨奉

  • 李鸿章欲重修圆明园实地考察:光绪怒将其罚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想要重修圆明园,故而轻装去实地考察,结果没有想到,光绪震怒,怪他不该私游皇家园林,将其罚俸降职处分,可谓动辄得咎。从这些来看,清朝对官吏的追责似乎是很严厉的。清代官员办案不力面临降级、革职、倒扣数年薪水之重罚看过清朝剧的人,尤其是看过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人,可能会以为清朝的司法官吏威风大得很

  • 历史上将妃子肢解用腿骨做琵琶的禽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洋

    历史上残暴的皇帝有很多,大家随便都能说出几位来,但是残暴到将自己的妃子肢解的皇帝,那就鲜为人知了,能够夺此桂冠者非北齐开国皇帝高洋莫属。提到高洋,那真是一个超级大暴君,杀人如麻,不管是牢狱中的俘虏、囚犯;还是朝中的王公大臣、宗室贵胄,只要他看不顺眼的,说杀就杀,毫不含糊,而且杀起人来还有一套狠毒的招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历史上少有哭着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古代皇帝权力无限,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一生风光荣耀。许多人都削着脑袋争这个位子,甚至为了当上皇帝不惜杀掉自己的老爸或者兄弟。然而,清朝却有一位皇帝,当他被抱到这个冷清而陌生的地方、坐到金銮殿上的时候,不禁放声大哭。这个皇帝就是宣统帝溥仪,他哭着当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光绪帝做了三十多年皇帝,却只有短

  •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董卓束手无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甫嵩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陷囹圄。为何皇甫嵩会做出这样截然相反的举动?是皇甫嵩和董卓关系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不是的,皇甫嵩和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