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负荆请罪的真相是什么? 带了什么去请罪?

廉颇负荆请罪的真相是什么? 带了什么去请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78 更新时间:2024/1/16 15:14:34

廉颇简介

廉颇是赵国的将领,此人骁勇善战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廉颇也被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纵观廉颇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廉颇京剧形象

第一个时期,就是赵惠文王时期,廉颇骁勇善战得到赵惠文王的认可和重视,将他封为上卿,当时,上卿是最高的官位。而廉颇也不辱使命,立下了战功无数,并且阻止了秦国来犯,为赵国的国家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一时期,廉颇和好友蔺相如一起,为赵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个时期便是赵孝成王时期。赵惠文王去世后,儿子赵孝成王成为赵国的君主,期间,赵国和秦国因为争夺上党地区而发生了战争,廉颇率领赵军出战。因为廉颇处在不利位置,加上战争难度比较大,几次正面交手都失败了。赵孝成王急功近利,于是便派遣赵括前去代替廉颇,赵括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所以,赵军很快败下阵来,这次的战争让赵国损失了很大的兵力。

第三个时期便是赵悼襄王时期。赵悼襄王上位后,因为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了廉颇,廉颇因为受到排挤,一气之下投靠了魏国,结果魏国的君主对廉颇有疑心,也不敢任用他,期间,赵王派侍卫来打听廉颇的下落,还想任用他。但是侍卫受奸人收买,回去说廉颇老了,已经不能带兵打仗了,赵王便没有用廉颇。后来,楚国的君主知道廉颇在魏国,就派人接他到楚国,廉颇担任楚国的将领后,没什么成就,因为心系赵国,最终病死在楚国寿春。

廉颇是哪国人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因骁勇善战而闻名,后人将廉颇称为战国末年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早年受到赵惠文王的赏识,立下了战功赫赫;后来,廉颇因受到朝廷奸臣的排挤,辗转到了魏国,因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被楚国君主邀请至楚国作为将领,最后在楚国寿春去世。

《诸子百家》廉颇剧照

廉颇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赵惠文王时期,廉颇在作战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赵惠文王任命廉颇为赵国将领,赵惠文王登基不久,齐国和秦国的势力最为强大。秦国想要吞并其它诸侯国,秦王多次进攻赵国,赵惠文王派遣廉颇前去迎敌,廉颇英勇好战屡次击败秦军。后来,赵国、韩国、燕国、魏国共同讨伐齐国,齐国败于四国军队之下。后来,廉颇率领赵国进攻齐国,攻取齐国阳晋领地。赵惠文王很是开心,将廉颇封为上卿,以示夸赞。

经过负荆请罪事件,廉颇和蔺相如十分交好。廉颇意识到不能以自己狭隘的利益来损害国家的利益,俩人达成一致的意见,为壮大赵国的实力共同努力。廉颇将军队训练的整齐有素,战斗力也十分强大。秦国意识到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坐镇,不敢贸然进攻。廉颇为保护赵国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惠文王去世后,廉颇在仕途上就走了下坡路。在赵悼襄王时期,廉颇被奸臣所陷害,赵悼襄王听取奸臣的一面之词,将廉颇的职务进行罢免。廉颇失意后,投靠他国,最后廉颇享年85岁,在楚国寿春去世。

廉颇的特点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因骁勇善战而闻名,后人将廉颇称为战国末年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早年受到赵惠文王的赏识,立下了战功赫赫;后来,廉颇因受到朝廷奸臣的排挤,辗转到了魏国,因在魏国没有受到重用,被楚国君主邀请至楚国作为将领,最后在楚国寿春去世。

廉颇与蔺相如画像

廉颇不仅骁勇善战,拥有高超的作战精神,除此之外,廉颇拥有高尚的品格,比如深明大义、知错就改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廉颇身上的闪光点,为后人津津乐道。

廉颇知道蔺相如的远见卓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自己目光太短浅了,为了获得蔺相如的原谅,廉颇光着膀子,背上荆条就到了蔺相如的府上。蔺相如被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打动,随即,俩人成为莫逆之交。在这期间,蔺相如和廉颇联手阻止了秦国来犯,为赵国的国家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一时期,廉颇和好友蔺相如两人相辅相助,为赵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赵孝成王去世后,赵悼襄王上位后,因为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了廉颇的所有职位,廉颇因为受到排挤,一气之下投靠了魏国,魏国的君主对廉颇有疑心,也不敢任用他,期间,赵王派侍卫来打听廉颇的下落,还想任用他。廉颇知道侍者前来的意味,便当着侍卫的面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还披甲上马,显示自己身体仍然很是硬朗。但是侍卫受奸人收买,回去说廉颇年事已高,但是饭量很好,不过没坐多久,就拉了三次大便。赵王听到侍卫的话语后,便没有再用廉颇。后来,楚国的君主知道廉颇在魏国,就派人接他到楚国,廉颇担任楚国的将领后,也没有立下很大的功劳。廉颇一生心系赵国,最终病死在楚国寿春。

廉颇负荆请罪

廉颇是赵国著名的将领,为赵国的国事安定做了重要的贡献。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一书中,讲诉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而负荆请罪更是用了大段的文字来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负荆请罪雕塑

蔺相如之前是宦官缪贤的门客,后来被缪贤推荐给赵惠文王作为赵国的使者,带着和氏璧出访秦国。蔺相如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并且毫发无伤的完璧归赵。在这次事件中,蔺相如给赵惠文王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后来,在渑池会战中,面对强大的秦国,蔺相如表现的无所畏惧,处处维护赵惠文王和赵国的形象。渑池之会中,赵惠文王被蔺相如机智的才能所折服,于是封蔺相如为上卿,官位与武将廉颇同高。

廉颇得知后,心中百般不服气,他认为蔺相如一介文人,动动嘴皮就能换来高官爵位。加上,蔺相如之前还是宦官缪贤的门下客,想到这一点更是气愤不已。想到自己,常年带兵打仗,靠的都是勇猛杀敌才换来今天的成就,于是廉颇处处给蔺相如难堪。蔺相如知道廉颇的想法,也不与他争辩,反而见了廉颇就绕道而走。甚至装病在即不去早朝,避免和廉颇的正面冲突。蔺相如的门下看见蔺相如如此的害怕廉颇,心中很是愤懑。蔺相如将廉颇和秦王对比,告诉门下说,自己连秦王都不害怕,怎么会怕廉颇呢。自己绕着廉颇走,就是不想和他有冲突,现在秦国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自己和廉颇镇守赵国,要是和廉颇闹不合,吃亏的就是赵国了。门下们都被蔺相如具有远见卓识的想法所撼动。不久之后,这段话传入了廉颇的耳中,他认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便背上荆条前去蔺相如府中请罪,随后俩人成为莫逆之交。

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胸怀宽广并且具有远见的眼光,被后人称颂;而廉颇更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在他身上将大将之风的气魄展现的淋漓尽致。

标签: 廉颇

更多文章

  • 老虎苍蝇一网打尽 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朱元璋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在一手抓与民休息,一手抓屠杀功臣时,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猛治吏。朱元璋信奉:“吾处乱世,不得不用重典。”在武官不惜死后,朱元璋在“贪”字上下足了工夫。一是立法。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

  • 明末第一美女陈圆圆曾被这个男人拒之门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圆圆

    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风流潇洒,饱读诗书,富于才气,难能可贵的是他正直不阿,敢于与阉党对抗。那个时代的江南名妓气节颇高,彷佛达成一种共识,都喜欢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文人。冒辟疆正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当时无数女子宁愿给冒辟疆当小妾,也不愿做贵人的正妻。香港《文汇报》报道,在爱上他的女人中,

  • 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轶事典故 徐渭诗词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渭

    徐渭是明朝极为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戏剧家,在诗、书、画、戏剧方面都颇有建树,这一点即使在文风极盛的江浙,甚至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徐渭此人在当时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超越时代的色彩。这样一个人,自然不会是泯然众人之人,不仅仅是史书及后世史料中,常常见其身影,就是在许多故事传说中,徐渭也是故事流传的主角

  • 汉章帝刘炟是病死的吗 汉章帝有多少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炟

    汉章帝刘炟是得什么病死的汉章帝的死因,在史书上记录的只有两个字:病死。但却没有记录究竟因何病而死,也没有任何记录关于他的病情起始、病情起伏以及最后的病入膏肓。汉章帝为何史书对于汉章帝刘炟的死因讳莫如深,有人推断有两个原因:一则汉朝时期比较早,史书的记录比较潦草简洁,并未将每一位皇帝的生老病死详尽记录

  • 作为刘邦的私生子 他是生的糊涂死于骄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刘肥

    “刘邦这辈子,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其中有两个是私生子。第一个私生子就是后来被封为齐王的刘肥,他是刘邦在娶媳妇之前和情妇曹氏生的,虽说刘肥是私生子,可曹氏毕竟也是刘邦爱过的女人。这第二个私生子的来路就有点特殊了,他是刘邦一夜情的果实。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刘邦的这第二个私生子刘长。当年刘邦外出路过赵国,那

  • 大汉天子都立心仪女人当皇后 却是不同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作为皇帝来说,他们在享受无上待遇的同时,也要受到种种的限制,特别是在婚姻上,很多皇帝都不能自己做主。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在汉朝就有两位皇帝,他们不但给自己娶了媳妇,还都让爱人当上了皇后,这两位就是汉宣帝刘询和汉光武帝刘秀。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

  • 为什么说赵光义是篡位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评价是不怎么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涉嫌杀害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然后窃取了原本应该是属于赵匡胤后代的皇位。但是我们如果抛开对他的个人道德的评价来看赵光义的皇帝生涯,应该说他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政绩的,他的主要政绩

  • 战国军事家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孙衍

    公孙衍简介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败了。公孙衍画像商鞅死后,公孙衍就得到了秦惠王。公孙衍积极改造秦国,让秦国的国力更加强盛。

  • 三国“穷屌丝”孙坚:如何逆袭白富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坚

    当代社会里,屌丝文化似乎成了一种现象级符号,大抵没有家庭背景的适龄男青年,总会以此自嘲,来定位自己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在屌丝们眼里,高富帅似乎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白富美也终究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过,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屌丝永远都叫屌丝(就像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牛奶一样),好吧,我们不妨信步三国时

  • 屠岸贾历史上确有其人?揭秘历史上的屠岸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屠岸贾

    屠岸击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在晋灵公和晋景公时期都当过大夫的官职,他的家族就曾经是一个贵族,祖父屠岸夷和父亲屠岸击都是晋惠公时期的大夫官职,为什么他家竟然全是大夫官职,这里还有一个要说一下,就是他的祖父屠岸夷是晋惠公身边的一个大臣,在晋惠公权利的争斗中,为晋惠公力下大功,为此后来被封为大夫官职。在晋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