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为什么败得如此惨?

汉高祖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为什么败得如此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1/30 10:54:00

楚汉争霸这段时期,著名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背水一战和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二者都是以少胜多,都是一战成名,巨鹿之战项羽成名,背水一战韩信成名。其实,彭城之战也是以少胜多,并且对战双方悬殊比巨鹿之战更大,项羽与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项羽三万军队对决章邯的三十万大军,而刘邦与项羽的彭城之战是项羽三万对决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并且彭城之战,刘邦还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先说天时。此刻项羽出击田荣去了,陷于齐地,中原和大本营都很空虚。

再说地利。刘邦一路高歌,直取彭城,以逸待劳,可以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项羽远离战场,长徒奔波,后方沦陷,孤军深入,并且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有可能腹背受敌。

最后说人和。刘邦用韩信,还定三秦之后,意欲争天下,于是大军东进,快到洛阳的时候,得知项羽诛杀了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兴奋不已,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这就是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因此途中得到多国“赞助”,刘邦也成了“联军司令”,多国部队组合在一起,军队数量猛增,号称“五十六万大军”。

所以,彭城之战,刘邦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最终结局是刘邦惨败,项羽只用了三万精兵,打的刘邦五十六万多国联军落花流水,以至于“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是完胜刘邦。那么,问题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刘邦为何一败涂地?

首先是刘邦盲目大意,大喜过望,太过于乐观。刘邦自动走出汉中后,可谓是一路高歌,势如破竹,未曾遇到对手,没想到这么快就打到彭城,轻易取得项羽西楚国的首都。因此,占领彭城后,刘邦本性露了出来,“好酒及色”,夜夜笙歌,把项羽的美女和金银珠宝是统统没收,这可是当年刘邦入咸阳想拿而又不敢拿的,此刻他都不管了,寻欢作乐,好不快活,内心憋了太久,小宇宙一下子全部爆发了。刘邦如此享受,因此,手下的将士们估计也都松懈了,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所以,我们做人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刘邦项羽

其次是项羽再一次开启当年巨鹿之战的模式:破釜沉舟。国都被占领,楚军是义愤填膺,各个仇深似海,不共戴天,非报此仇不可,因此是士气高昂,勇猛无比。

再次是项羽战略得当。只带了三万精兵,没有打草惊蛇,又绕道刘邦防备最松懈的彭城以西的萧县,并且项羽所率的三万精兵均是骑兵,机动性大,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然袭击,造成敌军的惊惶混乱。所以,汉军是防不胜防,根本想不到项羽会从这里打进来,因此,节节败退。

第四,刘邦虽然号称有五十六万大军,但缺乏纪律,兵源混杂,多国混合部队,难以统一调度指挥,不灵活,很容易崩溃,跟后来的前秦苻坚的“多人种联合”部队一样,被东晋的军队糊弄一下,一下子就散乱了。因此,在面对机动灵活的项羽骑兵,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彭城之战

这就是为什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刘邦,反而一败涂地。那么,有的朋友可能就要问,刘邦手下的常胜将军韩信去哪了?这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张良,没有预测到吗?首先说韩信,韩信应该是没有话语权。此刻韩信初出茅庐,虽然之前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业绩”,但恐怕还没获得刘邦的充分信任,此刻的兵权还在刘邦手中,一切还要听“老板”刘邦的。张良应该是没有“算到”,其实,我觉得项羽这个人应该是很懂兵法的,司马迁说项羽学万人敌是浅尝辄止,我认为不妥,一个学兵法浅尝辄止的人岂会这么懂打仗?即便是天才也不见得吧。

彭城之战是刘邦和项羽第一次正面对决,刘邦原来都是听闻,没有实战,没想到要真打起来,项羽真不是吹的。一败涂地的刘邦也顾不了亲人了,撒腿就跑,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感觉马车跑的太慢,把自己的孩子都推下车去,这就是人性了,在面对绝境的时候,即便是自己的亲骨肉也要牺牲,还好他的孩子没牺牲,被他的司机救了回来。刘邦跑,项羽是穷追猛打,不过最终刘邦还是捡回一条命,可能天意如此吧。

标签: 汉高祖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手下大将樊哙和项羽是什么特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樊哙和项羽

    项羽最终没有选择过江而拔剑自刎而死,那么项羽为什么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性格悲剧。骄傲、唯我独尊、专断、意志力不够坚定,也是导致他最终走上灭亡道路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在后人来讲慷慨激昂,且被李清照等人广为吟诵,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人生却也让人不免喟叹。项羽被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

  • 战国名将吴起一生三国服务为何仍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名将吴起

    吴起的一生上战场打过仗,战无不胜;也出任过宰相,实施变法。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儒学和兵法,却为了名利杀妻,母丧不奔,但是又对士兵很好,然而他对士兵好又让士兵的母亲恐惧。吴起的发迹之路抛弃了亲情按理说吴起的仕途应该是很辉煌甚至是很顺利的,但是他为什么历

  • 三国历史上孙权的父亲孙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孙坚

    三国史上吴国的皇帝是孙权,孙权的父亲是孙坚,东汉末年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历史上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怎样的人?孙坚,姓孙名坚,字文台。汉族人,出生于155年,死于191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孙坚少时为县吏,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以武勇成名,17

  • 国柱诸葛亮去世,为何阿斗还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禅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

  • 接近30年不上朝还能有所作为的神奇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翊钧

    人吃五谷杂粮,都会有病痛,皇帝也不例外。偶感风寒等等原因不能上朝都是正常的事情,但一连近30年都不上朝,这样的皇帝还真是有本事,并且还在位48年,这更是神奇,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这位皇帝出现在朱元璋创立的明朝,明朝不仅太监多,奇事也是多。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间,接近30年

  • 和珅的生活有多奢侈?他死后家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和珅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皇帝赏识他的时候,他可以为虎作伥,狐假虎威的挟权弄私,可一旦皇帝这头大老虎饿极了,就会回过头来把这头肥嫩可口的狐狸一口吞下去,连渣滓都不剩。可是在和珅被匆忙赐死之后,他的财富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以及家人后代的境况,却依旧留给了后人许多疑问。搜集财富是所有人最

  • 刘备依附曹操时曹操为何不杀刘备?或搞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曹操一生有过好几次杀刘备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杀成,这其中自然有刘备自己的处事风格起到的保护作用,但曹操阵营里的谋士郭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国演义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部荟萃了五千年中华谋略文化的奇书,而在这一部奇书里面,诸如反间计、空城计、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等等的计谋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郭嘉,明显是三国演义

  • 张飞结婚靠抢:强掠魏将夏侯霸十四岁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飞

    “夏侯氏十三四岁时,在谯县本乡居住,有一天到山上打柴,给张飞的军士捉住,张飞细问情由,知她是良家女子,就娶她为妻。”“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三国猛将张飞夫人夏侯氏的图文资料,以在云阳张飞庙内重塑张飞娘娘塑像。”昨日,云阳县文管部门向全国多家历史文物研究单位求助,希望文物和史学专家提供有关张飞娘娘夏

  • 曹操爱子称象的神童曹冲为什么这么早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冲

    曹冲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是曹操和其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曹冲从小特别的聪明可爱,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当其他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曹冲在屋里刻苦的读诗书,在曹冲五岁的时候,基本上智力已经完全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曹操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网络配图曹操曾经多次在大臣面前称赞曹冲,并且很想要曹冲继承自己

  • 令人震惊:明朝一百多名宦官群殴朝廷命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宦官

    明朝宦官当道。宦官气焰嚣张,连朝廷命官都敢动手打之,实在令人震惊。明嘉靖年间就曾出现一百多名太监群殴连皇帝都忌惮的官员,行径之张狂可见一斑。我们一起来看看此事的来龙去脉吧。嘉靖年间,有一个小宦官因事前去拜访御史,可小宦官在御史家门口等了半天,御史也没有出来见他。小宦官职位虽小,脾气却不小,见御史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