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3/27 22:50:04

韩安国,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127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大臣,也是抗击匈奴的大将。韩安国历经西汉文、景、武三帝时期,初期任西汉统治的之下的梁国的大臣,后来被朝廷提拔,进入西汉的政权之内。

韩安国从小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已经是很著名的辩才了,后来又成为一个学问家。成年之后,被梁孝王招为中大夫,是梁孝王身边的重要谋士。正是因为有了韩安国这么个人,梁孝王才能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地做好王爷之位,韩安国在梁国期间,化解了好几次梁国与西汉政权之间的危机。韩安国不仅受到梁孝王的信任,还得到了汉景帝和窦太后的信任。

汉朝建元年间,外戚田蚡掌权,韩安国就拿了五百金孝敬田蚡,让田蚡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几句,后来韩安国离开梁国,来到了西汉这个大朝廷为官。刚开始他在一个地方担任都尉,领兵对越地进行作战,幸运的是他刚刚一上任,越地百姓就杀死了领兵的首领,归降大汉朝,韩安国白白赚了个军功,后来韩安国一路升迁到御史大夫之位,还差点成为了武帝时期的丞相。

武帝时期,匈奴派使团来西汉求亲,汉武帝和诸位大臣商量对策,当时有很多的主战派,主张同意和亲的大臣很少,韩安国就是少数大臣之中的人。恰好此时,汉武帝也认为以西汉现在的国力来说,还没到和匈奴死战到底的时候,所以也比较欣赏韩安国的识大局,对其进行重用。

韩安国在武帝对匈奴用兵的时候,分管大军的后勤,但是他中了匈奴人的奸计,以为匈奴已经撤军,于是他向汉武帝上奏,请求实行屯兵政策,让那些士兵都去进行农业生产。谁知,屯兵政策刚刚实行,韩安国驻扎的地方就被匈奴大军突袭,被抢走了很多的马匹牲畜。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生气,就将韩安国调的远离国都,感到人生失意的他没过几个月就生病吐血死了。

韩安国称得上国之大器吗

韩安国为人有大智慧,有着治世之才,为人也比较忠厚,他不仅文能提笔治国,武也能上马平天下,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这样的一个人能不能算的上是国之大器呢?

《史记》之中的《秦始皇本纪》记载,“国玺,国之重器也”,国玺,作为一国的立国之本,被称为国之重器,后世有人也将那些对国家有着大贡献的臣子称为“国之大器”,那么韩安国是国之大器吗?

韩安国,初为西汉梁国梁孝王刘武手下的谋士,后来被朝廷任命为梁国内史一职,然后又被召回西汉朝廷,被任命为都尉。又升为御史大夫,在丞相田蚡死后,代理丞相之职。韩安国在职期间,为西汉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初年,饱受西北匈奴的骚扰,边境动荡不安,中原大地成为了匈奴人的粮仓。

汉武帝想对匈奴出兵,但是那时的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和匈奴死磕到底的地步,韩安国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主张与匈奴和亲,用姻亲关系来稳定匈奴内部,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汉初的和亲政策,对西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汉朝在被匈奴压迫的时候,得到了喘气的机会。

正是因为前期的发展,才有而来后期的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才有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韩安国的政策,为大汉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韩安国还向西汉朝廷举荐了一大批名才贤士。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国之大器,那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国之大器了。

韩安国怎样认识汉高祖对匈奴的政策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统一了中原大地,但是却饱受匈奴外族的骚扰入侵。所以,刘邦当时对匈奴的政策是谈判和亲,刘邦制定这个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稳住匈奴,徐徐图之。可是,韩安国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了一定的曲解。

在韩安国的眼中,刘邦对待匈奴的和亲政策不是怕了匈奴,是因为刘邦拥有着广阔的胸襟,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有着一种个人崇拜的味道。韩安国本人胸襟是非常广阔的,他就将自己的性格强加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身上。古时中原大地之人,都对于少数民族不太看得起,当时的他们认为中原大地是天下正统,其他地方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韩安国才会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着不太准确的认识。

大汉帝国建立之初,中原大地刚刚经历过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国力衰弱,那时的大汉帝国是很难阻挡凶猛的匈奴铁骑的。虽然,大汉建立之初,有着很多著名的将领,但是这些名将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有着一身的本领,可是没有着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和匈奴大战,无异于痴人说梦。刘邦为了国家的发展,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

后来,汉武帝统治前期,匈奴来大汉求亲,韩安国也是利用高祖对匈奴的政策,曲解高祖的意思,成功的说服了汉武帝,最终同意和亲匈奴。

韩安国为何要主张和亲

韩安国是汉武帝前期和亲派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主张和亲,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个是韩安国认为出兵攻伐匈奴,汉朝军队长途奔袭,而匈奴大军以逸待劳,这是犯了兵家大忌,所以不可以。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韩安国本人的性格原因,他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喜欢冒险。

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路途遥远,第二个是地域环境恶劣,不适合作战。韩安国认为想要攻打匈奴,必然是要将其连根拔起,不能留后患的,那势必需要长途作战。大汉军队长途奔袭,士兵疲惫不堪,如果此时被以逸待劳的匈奴大军截杀,肯定会有灭顶之灾,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兵家之大忌。

另外,匈奴活动频繁的漠北地区,黄沙遍地,军队的后续补给也需要耗费很大你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要时刻提防匈奴轻骑兵的袭击骚扰,又分散了一部分的兵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出生中原大地的子弟兵的战力是要下降好几个档次的,反观匈奴这边,从小生活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这中环境之下战斗如鱼得水一般。

另外,韩安国为人老成持重,他虽然也能领兵打仗,但是他的进攻是明显不足的,这是一个防守悍将。汉初“七国之乱”的时候,韩安国也只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防守,硬生生的拖垮了吴国,才取得了成功。所以,攻打匈奴这么冒险的事情,韩安国是不可能同意的,他要的是大汉能够平和的发展。

标签: 大汉丞相韩安国

更多文章

  • 震惊:书法家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平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代着名书法家,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实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还是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祠堂正在修整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颜真卿曾任升州(今南京)刺史。在其任上,颜真卿上书唐肃宗,在全国设放生池81处,

  • 一生断送三个帝国:后燕悲情皇帝慕容垂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慕容垂

    论性格复杂,后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垂无疑是其中之一。作为惯战疆场的猛将,他的两次叛离,无一不对当时的中原格局造成了巨大影响。最后实现了大燕复兴后的慕容垂,北伐拓跋魏,最终让鼎盛的帝国走向了败亡,自己也落了个悲情愤懑、吐血而死的凄惨结局。细数慕容垂的一生,竟然直接或间接的断送了三个强盛的帝国。这在整个中国

  • 鲜为人知:嘉靖帝曾经差点死于宫女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嘉靖

    嘉靖皇帝重用奸臣严嵩,打击清官海瑞,政务上没多大的建树,而且非常信道教,最终因服用过多的仙丹而死。他在宫中相当暴虐,喜怒无常,因此在位时发生“宫婢之变”,几个宫女差点将他勒死,结果不仅参与此事的16名宫女被凌迟处死,而且连及二位妃子和其他200多人殒命。十三陵的无字碑底座四角的图形很有意思。无字碑是

  • 宫廷秘闻:古代皇帝选妃侍寝的独门绝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侍寝

    对于古代的皇帝,独享后宫佳丽成千上万,每天都在为选谁陪睡而烦恼。有好事的古代学者为此提出了“十五日轮回”之说:九嫔以下,每九人中进御一人,八十一女御占九个晚上,世妇二十七人占三个晚上,九嫔占一个晚上,三夫人占一个晚上,以上共十四夜,皇后独占一个晚上,共十五夜。但这套理论显然牵强附会,也不能为古代帝王

  • 皇后那点事——赵飞燕轻舞迷人 得宠封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飞燕

    赵飞燕出身平民,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为宫女,并非勾栏或者奴婢。父亲赵临家很穷,因为生的是个女娃,赵飞燕一出生就被抛弃,三天后竟然还没死,便把她抱回家中抚养。进宫长大后,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历史上真实的她非常

  • 诸葛亮火烧司马懿为何没料到天会突然下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火烧司马懿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大智大慧,天文地理求仙问道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司马懿阴险狡诈,诡计连连。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相比,谁更厉害呢?要比较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孰优孰劣,就先从二人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说起。司马懿先是在曹操手下默默无闻,因为在曹操帐下有郭嘉、荀彧和荀攸等谋士,武有曹

  • 汉武帝为何杀最爱的钩弋夫人 为保住汉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

    大家知道,汉武帝是一位非常多情的男人,一生之中拥有很多女人,仅史书上记载受过恩宠的就有七位,而钩弋夫人又是汉武帝晚年最为宠幸的女人。即便如此,汉武帝最后依旧忍心杀了她,那么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呢?钩弋夫人,本姓赵,因为入宫之后住在钩弋宫,故而被称之为“钩弋夫人”。网络配图说起钩弋夫人入宫的故事,还多

  • 日本战国时代名臣石田三成为何被人讨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本战国时代名臣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日本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武将。他是和族人,效忠于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丰臣秀吉,很得丰臣秀吉的喜爱,在日本的统治阶层任有很高的官职。而石田三成终其一生只忠于丰臣家族,应该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纵观历史,却发现石田三成却遭人讨厌,那么石田三成为何受人讨厌呢?石田三成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人物,不论是丰臣家族

  • 揭秘:咸丰皇帝为什么会迷恋漂亮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咸丰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寸”,真是名副其实的三寸金莲。她的鞋“以菜玉为底,衬以香屑”,更显得与众不同,“咸丰帝尤眷之”。网络配图其实,咸丰皇帝继位之初,与许多刚登大宝的皇帝一样曾有过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政治抱负,下过诏,求过言,惩处过因循敷衍的

  • 历史揭秘:秦始皇为何执着于长生不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乃秦王朝的创立者,更是中国历史皇帝第一人,他在位期间,灭六国,统天下,立郡县制,结束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封建制度的集权统治。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作为一名野心勃勃的封建君主,统一天下后不是施展雄才壮志而是一心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为此,他游全国,修阿房,妄图长生不老,更有臣子死于寻仙访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