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貌兼备的薛宝琴为什么进不了金陵十二钗正册?

才貌兼备的薛宝琴为什么进不了金陵十二钗正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3/12/15 15:04:20

薛宝琴才情与美貌不在黛钗二位之下,又得贾母赏识,想给宝玉说亲,知道已许给梅瀚林之子后又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才作罢。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没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

如题,首先要得明白,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是指哪些人。

宝玉所看到的十二钗册子,其实是“太虚幻境”“孽海情天”中“薄命司”之“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女子(详见于第五回),而薛宝琴算是薄命人吗?从现有的八十回文本里,本人没有看到她有半点薄命痕迹,反而在那个时代,她是幸运的。

为什么说薛宝琴算不上薄命?这要从她的成长环境讲起。薛宝琴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薛家,但自小便离开家乡,随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不同于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们,更像是个意气风发的女侠。所以论见识学识都不是处在深闺侯门大院、只从书文戏文上认识世界的姐姐们能比。书中有例,宝琴所作的十首怀古诗,暗含十件物品,但大观园中人无一能解开一二。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一个香菱学诗品诗也要回想旧年上京时岸上的景色,才能深入体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个中味道。诸钗之中,在书中明明白白写着有过出远门经历的,只有钗黛二人,宝钗跟香菱一道随同母兄乘船从南京来到长安都中,黛玉小时从扬州来至长安,后因父病重回扬州,再送父回苏州,再回长安,在船上可以饱览沿岸各地风士人情。探春姐妹等,出门不是坐车就是坐轿,即使好奇经常掀开车帘,能看到的也只能是街景和各色看热闹的市井人物。

她们都不能与走遍大江南北的宝琴相比,她们的命运被四大家族牵拌着,而且掌握她们人生命运的都是一干置她们性命不顾的封建家长们,他们为各自的利益牺牲子女的前途。十二钗的婚姻,在现存的八十回(实是七十九回,当代红学家按所述内容将第七十九回分割为两回)中已知的如元春迎春,一个是依例不得已进宫,一个被父亲抵债卖给孙绍祖,据判词等暗示两人都不得好死。元探之父贾政是典型的“好官”,唯皇帝是从,若上头要他奉献小女儿,他断不敢不从,更不用说贾赦贾珍贾琏之类,惜春巧姐等若非年纪尚小恐怕也要步元迎的后尘。黛玉的前途只在贾母的手中,一旦贾母去逝,也只能任人摆布;湘云的判词及曲子都暗示了夫婿将早逝,到时她孤身一人若遇上大风暴,无人可依托,也只能任凭贼人处置。

宝琴有一个优势是谁都不能比的,就是他的亲哥哥薛蝌。从宝玉和宝钗的口中可得知薛蝌之为人。第四十九回,薛蝌带宝琴进京发嫁来至贾府中,“宝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像是宝姐姐的同胞兄弟似的……’”。宝玉的眼中,薛蝌是如同宝钗一类的人物,其形容举止,待人接物是再好不过的。五十七回,薛蝌已与岫烟订亲,宝钗因岫烟处境而愁眉叹道,“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话语中表明薛蝌若不把他妹妹安顿妥了是不会考虑自己的事情的,宝琴能有这个这样为自己着想的哥哥实在是幸运至极。

在当时,既能出闺门走天下,又能得到至亲全方位关心的女子,几乎没有,而宝琴拥有这两样,不能不说是她的幸运,也是当时社会的幸运。

第二,宝琴的父亲是普通商人还是皇商?她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

五十回,在薛姨妈,即宝琴大娘的口中,透露出宝琴一家人的情况:“他父亲且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第四回,介绍薛蟠一家时,并没有提到他还有一个叔叔,而且薛家的皇商地位是从他父亲的手里直接由他继承的:“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又有:“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亦见消耗。”可见薛家早在薛蟠父亲时便已经分家各过,在京的一切店铺买卖与皇商地位已经由薛蟠父亲继承,而薛蝌宝琴的父亲则继承了商人本分——云游四海,各处买卖,可见并没有固定的店铺,与一般商人差不多。

当然,蝌琴之父又不同于一般商人,从五十二回中所透露的“西海沿子上”“通事官”等,是专门四处搜奇货珍货异货的商人。同时由于祖辈积下的财产丰厚且见识不同一般,薛蝌宝琴便有机会随同父母广游天下,其父把买卖当作乐趣,同时把海外珍奇带回中国。

自从薛蝌之父死后,大概他们母子三人便回至金陵,而薛蝌作为长子需要照顾病中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也不便四处买卖了,直到他送宝琴来京发嫁。薛蝌来到贾府后,便协理薛家在京事务,并准备迁出贾府事宜;而他的大娘薛姨妈也开始准备他与邢岫烟的婚事。如果他们已在上一辈分家而过,那么作为另一家的大娘为什么还给侄儿张罗婚事、堂姐宝钗也对未来堂弟媳说勤俭持家的事(五十七回)?

这一点,本人始终无法得到统一的答案。

但,如果如前段所述,薛蝌一家已从皇商薛家分出独过,宝琴便是商人之女,一同平民女子。如果她算得上是薄命人,那么她与尤三姐一样应是小家碧玉,应该排在副册。

第三,宝琴的综合素质是贾府、甚至金陵省第一,但单项才华却不及钗黛湘。

一、论急才不及湘云。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湘云以出句12次、双句6句、单句6句,共18句居首;宝琴黛玉分别以出句9、8次居次。可见宝琴之急才略逊于湘云,与黛玉相当。

二、论宽宏大气不如宝钗。在大观园中,除去守寡的李纨,宝钗是最年长的,她处处爱护弟妹、处事老练、观察入微。她时刻留意着身边周围的一事一物,关心着弱势者,如湘云、黛玉、岫烟,都受过宝钗的照顾和资助。宝琴自小虽随父母四处“逛”,但回到家仍会与宝钗相伴,贾府人亦看得她有宝钗的风范,但毕竟年小,又加之天真活泼,难免有时不能顾到大体,如七十三回,姐妹正在迎春房中,探春正在审问仆妇,平儿进来,琴便“拍手笑道:‘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当时气氛相当严肃,她却来了个“取笑”,黛玉亦再深入阐述一番“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策也。’”“二人取笑。宝钗便使眼色与二人,令其不可”,从这几十个字中,既可以看出宝琴活泼机智,又可看出她看人看事不及黛玉深入,再,审时度势总不及宝钗。

三、其诗悲悽感受、诗才不及黛玉。

曹先生善于在细节处点出人物性格区别,在桃花诗处,我原以为《桃花诗》是宝琴所作,差点被宝琴骗过,直至众人推黛玉为社主方恍然大悟。而后宝琴填的桃花词竟类同黛玉的语调,但毕竟感受未及黛玉“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七十回),所以其词《西江月》不及黛玉之《唐多令》,但也是好词。百度一下,这首《西江月》词条颇多,在红楼诗词中算是相当受欢迎的了。其中“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更是被许多网友当作网名或签名。

所以宝琴只能说是顶尖的地方稍不及三美,而十二钗中,每一个的特点性格都极为突出,甚至偏为一极。宝黛不用说,元春是家族中位权最高者,探春的才干及野心只怕举世无二,湘云的急才不必多说,妙玉“过洁世同嫌”,迎春懦弱之极,惜春孤僻之极、凤姐聪明之极,巧姐命运之巧之幸运之极,李纨贞之极,可卿“淫”之极。

综合来说,宝琴确实很美很有才华,看上去没有缺点,但没有缺点在曹先生眼中或许就成为了缺点,也就有了不美之处,所以不备选入十二钗。

综上三点,但凡有一点都足以将宝琴挡在十二钗正册之外,宝琴后来的遭遇会是如何,八十回后面的内容我们无从所知。而关于宝琴的一切预告,竟无有一处暗示明示,群芳夜宴没有她的花签,第五回更无她的影迹。但她的出现对于贾母就像神仙下凡,降临在她家里,使得对与之同来的岫烟及宝黛等人有所忽略。对于她不在“十二钗”之列,许多读者“愤愤不平”,是可以理解的。

更多文章

  • 汉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敢向吕后公然发难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吕后,刘章

    导读: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改制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提拔她老吕家的人,毕竟刘氏是她婆家的人,与她没有血缘关系。这要动了真格的,还是靠娘家的人往前冲。所以,哪家人手里握有枪杆子,哪家就永远掌握了主动权,吕后必须留条后路。尽管刘邦生前留下遗嘱“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可谁当家,谁做主,眼下是

  • 西汉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权势之争下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权势之争

    霍成君(前87年—前54年),西汉名臣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位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汉宣帝的元配许平君皇后被霍成君的母亲霍显毒死后,霍光将霍成君送入宫中为婕妤,次年本始四年(前70年)正式册封为皇后。婚后帝后感情燕好(刘询迫于霍家权势只好装作十分宠爱霍成君),但一直未有生育。霍成君任性

  • 历史上真实的霍光是怎么样的人?霍光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霍光,汉朝

    导读:权力是个怪怪的东西,无数人为之倾倒,舍命争夺,成为权力的奴仆。人也是个怪怪的东西,没权时想权,有权时还要费尽心机地用权管权弄权,甚至死了还想把权力传给自家人。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为权所累,热心为奴,其典型代表当属霍光。、对于霍光而言,权奴绝非贬词。泛泛地说,在一个高度专制的国度,生而为人、继而

  • 史上第一女将秦良玉:白杆雄兵杀的敌人魂飞胆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良玉,张献忠,女将

    张献忠攻四川,秦良玉受四川守将邵捷春节度,邵公为人清谨,但是良玉认为其不知兵,指挥不当,而且不虚心听劝。她说,我一个妇人,受国家恩荣,死了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要和这位邵公一起战败而死,会含恨抱屈。明末的秦良玉一直是让我感到非常好奇的女性。清代张廷玉修《明史》,在《列女传》的开篇提到:明代《实录》和各种

  • 明熹宗朱由校:光论木工技艺远超三皇五帝的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木匠皇帝,崇祯,魏忠贤

    万历帝一开始就看不起宫女出身的朱常洛母子,万历帝一心想立爱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却屡屡遭到众大臣的强烈反抗,从而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国本之争”。于是,万历帝以拖延战术、消极倦怠来对抗满朝文臣和发泄内心的不满。万历一朝,破了其祖父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他本人曾长达二十余年不视朝。当群臣建议立

  • 林黛玉和梦露谁更美 欧洲审美标准成世界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黛玉,梦露,审美,标准

    导读:关于美,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个让人深思的话题。当今城市,无论贫富,每个成年女性都拥有自己的美容用品,大瓶小罐,或是昂贵的舶来品,或是低廉的雪花膏,涂抹于面,便多了几分自信。事实上,从古至今,女人们就寻找各种美容用品,可谓孜孜以求,乐此不疲。一部美容史,也是一部药物史。在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古人

  • 清朝皇室最美的格格仪态万方令人惊艳!【图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格格

    最美的满清皇室格格盘点:众所周知,“格格”是历史上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是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据《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

  • 揭秘小说中与潘金莲偷汉子有关的那些水浒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潘金莲,水浒传,小说

    导读:水浒里施耐庵先生虚构了四个红杏出墙的女人,即是武大郎的妻子西门庆、宋江的二奶闫婆惜、杨雄的女人潘巧云、卢俊义的夫人贾氏。明眼人一看便知,把武大郎和宋江杨雄卢俊义相提并论,武大郎没有任何优越性,只有老婆偷汉子可谓是轰轰烈烈。 那么潘金莲为何要红杏出墙,首先看看武大郎的自身条件:其一,和卢俊义相比

  • 解读:史上唯一历经八个皇帝的传奇皇太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皇帝,传奇,皇太后

    导读:这是史上唯一历经八朝的传奇皇太后,她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四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她的父亲是郭子仪之子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而升平公主与郭暧驸马之间的故事,也十分精彩,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戏剧,到处传唱

  • 揭秘道光帝的三个皇后 道光帝的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清朝皇后,孝穆成皇后

    导读:道光帝怎么会出来三位皇后呢?原来是这样的,当皇帝的大老婆皇后死后,二老婆或者其他的女人就会被皇帝再次封为皇后,成为大老婆。这是因为皇帝不仅是这个国家的政权代表,还是这个国家的男性代表,而皇后则是女性代表。道光帝的慕陵地宫自从关闭以后,已有150多年无人问津,如今,里面依旧长眠着当时中国响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