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功臣为何总是逃脱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揭秘功臣为何总是逃脱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4/1/18 16:00:53

自古帝王欲坐稳王位,不是有意为之,就是不得已为之,必然会除权臣或功臣而后快。因此,许多读史的人均对帝王“卸磨杀驴”的做法表示万分鄙视,或者人们便以“功高盖主”的理由嘲笑权臣的不识时务。

尽管许多帝王明知道会因做尽“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会遭受千古的唾骂,却依然喜好为之,原因究竟为何呢?其实可以总结出三点因由。

其一,臣子功高盖主,帝王胆战心惊。这一点用来解释刘邦对付韩信,便是再好不过。刘邦立国前后,张良萧何,韩信毋庸置疑是最有功劳的人,若论智谋,张良、萧何自然无人可及,不过若论军功韩信当遥遥领先。

网络配图

大汉建立伊始,刘邦便封韩信为楚王,赐其县邑,任其手握重兵。如果韩信聪明一点,出行时不去搞太大的排场,平时作风不要太招摇,也不会被有心人在刘邦面前说话坏,招来刘邦的猜忌。

于是刘邦假借出行巡狩的机会,暗中将陪同的韩信俘虏,将后者软禁起来。倘若此时韩信能安守本分当个淮阴侯,说不定可得善终。

可韩信毕竟是韩信,自然无法如张良那般聪明地隐退,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联合巨鹿郡郡守陈豨造反,被吕后识破阴谋,诱而击杀。

回过头来再看,还是淮阴侯的谋士蒯通临死前对“主子”的评价最中肯:“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

有机会作为时不作为,该安守本分时不本分,韩信死就死在了自己的愚蠢上,无怪乎刘邦会轻松将他烹煮了。

上演“走狗烹”游戏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功臣盲目自大,皇帝不得不弃之。因这类原因不得好下场的臣子有很多,唐代的尉迟敬德就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宽宏大量的君主李世民,才不至于落得悲惨的结局。

尉迟敬德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衷心追随,几次救了后者的性命,在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敬德也是最支持李世民的人。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以军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的理由,封右一府统军,有封地和军权。

网络配图

尉迟敬德一介武人,性格耿直,颇有些蛮横。因成了大功臣,所以一时间不可一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别人碍于李世民的原因不敢得罪他,但李世民看在眼里,心中有数。杀尉迟敬德的事情,李世民自认做不到,他也不想如刘邦对付韩信那样,这并不是明主的行为,于是故意在尉迟敬德面前讲了韩信的故事。

尉迟敬德又不是蠢人,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暗暗冒了冷汗,从此之后再也不敢胡作非为,去追求黄老之道,以避开朝廷的锋芒。

从某一方面来说,尉迟敬德比韩信聪明,而李世民比刘邦英明,所以避免了血溅朝廷事件的发生。但是,此等好事并没有给后人一个很好的榜样,反而“走狗烹”的事件发生的更多,犹以明代初年为甚。

如果说韩信“死有余辜”,尉迟敬德“自找麻烦”,那么如明朝胡惟庸、刘基这类的名臣,死得可是太冤枉了。当无辜臣子遇上凶残多疑的帝王,第三类“走狗烹”游戏就会堂而皇之地上演。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甚至是所有帝王当中最多疑、最好杀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几乎所有助他建立大明根基的臣子都被他尽数除去,少数因为英年早逝避免了冤死。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熟谙进退的刘基,也被朱元璋冷遇,最后病死榻上。

网络配图

千百年来,帝王无情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但多少臣子未能参透伴君如伴虎的规律,只好沦为刀下亡魂。在帝王眼里,天下之大,率土之滨,皆是王土,任你有再高的功绩,都不能忘了这规矩。

范蠡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出“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此番良言,早应该点醒时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存活之道。

一旦不能与帝王相与,功成身退正是最好的权责。历中国漫漫史海,或许真正懂得权衡之道的人,应该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班臣子如石守信等人,乖乖交出兵权,无论何时何地都悄然无声,才能过个富足的余生。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干部是谁?3岁就当大官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蔡伯俙

    唐朝著名神童刘晏8岁便授秘书省太子正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干部;其实不然,还有比他年纪更小的干部,那就是宋朝著名神童蔡伯俙,3岁就做到与刘晏同一个官职——秘书省太子正字,也算是大官了。可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人才,最后竟并没有做到宰相呢?因为像刘晏、晏殊等与他一样的神童,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的。蔡

  • 中国古代死得最惨的战神竟然是他 张飞只排第5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

    中国史上死的最凄惨9大战神:壮志未酬身先死!九大战神第九名 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奉袁必输,哪怕是三千部队对强大的十万大军,袁承焕还是守住了江山,让敌人望尘莫及!袁承焕驻守边疆上十年,支撑了明朝国防的半边天,可结果却中了皇太极的

  • 姜子牙曾因何事被媳妇赶出门出走当杀猪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

    姜子牙曾为何事被媳妇赶出门?《战国策》毫不留情地用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总结了七十岁之前的姜太公: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这是啥意思呢?网络配图《史记》记载,太公生在今山东东部沿海,东夷之地。鉴于太公辅佐文武二王成立大周证监会后,被封在齐(今山东淄博),那么周武王让太公荣归故里、衣

  • 和珅竟是贵妃转世?乾隆与和珅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

    乾隆则处处袒护和珅,让他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去抄和珅的家,以白绫赐死。网络配图对乾隆这位一代英主为什么会特别宠幸贪佞的和珅,历来有很多说法,一说乾隆和和珅间有暧昧的同性恋关系,和珅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非常俊美,传说君臣两人常在御书房里同榻而眠;最少御史钱沣就曾经公开指责和

  • 赵匡胤年轻时投奔一人被拒 当皇帝后责问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年轻的时候是个游侠,没有啥正经职业,终日游游荡荡,有一天路过泾州长武镇,长武镇有一寺庙,庙里主持法名守严,一看赵大侠骨像,非同常人,就悄悄的请画家把赵大侠的尊容画在了庙里的墙壁上。当时赵大侠头上裹着一条青色头巾,身上穿一皮褂子。显贵之后,守严大师又请人给赵官家穿了一身体面衣服。网络配图赵

  •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仅登基一个月就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常洛

    说起明光宗朱常洛,众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短命。作为明神宗万历皇帝庶出的孩子,他一直都没有得到朱翊钧的喜爱,甚至在朱翊钧的内心深处,并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这个儿子;在朱翊钧的生活中,郑贵妃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神宗皇帝也十分喜欢她,对于两个人的儿子朱常洵更是喜欢的不得了。网络配图但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

  • 马皇后有多爱朱元璋?为朱元璋藏馒头烫伤胸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皇后

    刘邦没有一个好的皇后,朱元璋的后宫却很幸福,自然是因为皇后马秀英的仁慈。因为马皇后的出现,中国帝王的后宫里才多了一位值得称道的女性。在与马秀英认识前,朱元璋不像刘邦那样有前科,既无情人,也不游手好闲。他放过牛,做过和尚。因为瘟疫,家里的人全死光了。因为贫穷,父母哥兄死后只能用草席埋了了事。朱元璋成了

  • 刘彻当了皇帝,谁是真正赚大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

    汉景帝驾崩,他生前立下的太子刘彻当了皇帝,这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啊。在这欢喜的人群中,包括他自己,他妈,他舅等等和他同坐一条船的人,但其实真正赚大发的,应该是他外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人生,和他外婆的投机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网络配图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当然咱得长话短说,说起他外婆臧儿,是汉初项羽分

  • 清朝唯一没有谥号的皇后 因截发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乌拉那拉

    乌拉那拉氏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乾隆二年她从侧福晋册为娴妃,乾隆十三年,乾隆的富察氏皇后突然病逝,七月,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贵妃,代行皇后职务,管理后宫事务,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她被册封为皇后。她一生生了两个皇子、一个公主。网络配图她四次陪乾隆下江南,但渐渐的因她年老色衰,乾隆不再宠幸她,夜夜光顾年轻妃

  • 靠脱了上衣痛哭获得皇位的五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从珂

    李从珂原来姓王,出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随李存勖出兵征讨时路过平山,遇到李从珂的母亲魏氏,就将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后将李从珂收为义子。李从珂长大之后,才貌雄伟,骁勇善战,李嗣源更加喜爱。跟从李嗣源出征打仗时,他勇猛善战,名震三军。连李存勖也说:“阿三像我一样敢于死战啊。”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