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居然是位行侠仗义的侠客

揭秘: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居然是位行侠仗义的侠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4/30 12:23:15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

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三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大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辽”。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国号(后)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

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佑。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

在那样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倒是军人的家庭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人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一位强壮的年轻军官。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游荡。后来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赵弘殷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做双龙潭,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游荡。

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阀,机遇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适合的差使。

不过有一篇叫《赵太祖飞龙记》的话本小说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

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被逼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

网络配图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

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强。

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 《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着名的一部。

宋朝的开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娱乐场所。

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

从北宋中期起,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还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现了有关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说话。这些说话的底本,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几种着名的话本集。

可惜的是,当时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明代初期有一本写朝鲜人的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短篇话本,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话说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王法,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

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遇到了叔叔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

一次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人,被强盗抢到这里。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但大侠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最后终于平安地将姑娘送回家乡。

姑娘的父母亲喜出望外,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赵匡胤毅然拒绝,当即离开。

姑娘的父母亲未能如愿,十分纳闷: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同行千余里,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可这个青年却抛弃自己的女儿,自顾自地走了,这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责问女儿,要她如实说出和这个青年的关系。女儿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属于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姑娘感到十分悲痛,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便投井自杀了。

网络配图

有一位日本的学者认为,这篇话本的中心意思是说明,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汉、唐,但其君主在不贪女色这一点上却大大胜过汉、唐。

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一帮出身高贵却又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一般人会认为这或许只是曲艺作家虚构的艺术形象。

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和这些话本描绘的相距不远。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比如经常是大碗喝酒,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并且特别喜爱独自一人微服私行。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扶不起的阿斗?解读蜀汉后主刘禅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

  • 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刘邦为何将皇位传给最无能的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刘盈

    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刘邦与她们共生育了8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列为:齐悼惠王--刘肥(曹姬生);汉惠帝--刘盈(吕后生);赵隐王--刘如意(戚夫人生);代王/汉文帝--刘恒(薄太后生);-梁王刘恢——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共王;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幽王

  • 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儒将

    孙武:春秋吴国将军,可谓世界级的军事鼻祖人物,一部《孙子兵法》已开全世界军事理论之先河。最牛比的则是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经典战例——五战五胜,直取郢都,更是让后代无数军事专家为之望尘莫及。应名列中国古代战史十大儒将之首。网络配图李靖:唐初开国名将,正统文人出身,有军事理论著作《李卫公问对》传世,最辉煌

  • 揭秘: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国馆君按“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是曾国藩给自己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这十二条中,又有八法可供现代人借鉴。常常谨记并严格执行,必事有所成。一、

  • 中国"福尔摩斯"狄仁杰:破案神功是怎样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狄仁杰

    狄仁杰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主角,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也被一次次地演绎出来。那么历史上的狄仁杰又是什么样的呢?狄仁杰出生于630年,卒于700年,是唐朝宰相,也是武则天面前的红人。早年时期,狄仁杰因审理案件迅速公正而得名。狄仁杰为人刚正,敢于犯颜直谏,素来以不畏权贵而闻名

  • 秦桧遗嘱大公开:曾力保岳飞甘为江山毁清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桧

    中国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发现,终于随着引人争议的拆迁开发工程而诞生。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宋代古墓,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桧亲笔遗嘱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该份被专家初步认定为秦桧“政治遗嘱”的文物,书写在一块长达2.2米、宽约50公分的绸缎上,据消息人士透露,初步鉴定秦桧该份遗嘱作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5

  • 名将白起:活埋敌人40万 奇将还是罪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

    白起(?—前257年),郿(今陕西眉县)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杰出将领。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有一个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由于白起卓越战功,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网络配图白起一生为秦国征战无数,指挥的战役高达70多场,竟然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实属罕见,想当

  • 一位死后买不起棺材的高干 竟是曹操的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桥玄

    看一个干部是廉是贪,最简单的莫过于清查他的家产:你的固定资产加上手中存款多的吓人,总数甚至超过了你工资的总数,就算是你全家都是在喝西北风延命也攒不这么多,你把廉政喊的再响也就失去了意义。甭犹豫,先把你双规了再说!东汉时还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比今天,想的这么周到的防贪措施,层层的反贪机构,那时候见

  • 安史之乱时王维身事贼心背异:立场坚定威武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维

    说起王维,凡是读过点书的,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等等,脍炙人口。但是,最让人感动的,应是王维的气

  • 唐宣宗傻了36年却创造盛世成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