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被囚禁后 用哪些不为人知的方式消磨时光

光绪被囚禁后 用哪些不为人知的方式消磨时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4/12 6:24:23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谕旨,宣布光绪帝因为疾病不能理政,自己将再度“训政”。她的这次训政取消了之前“垂帘听政”的形式,直接与皇帝并坐,来面对群臣的上朝听证,可以说此时的她完全独揽了朝廷的大权。

网络配图

在群臣奏对的时候,光绪帝不能说任何话,只有在慈禧示意皇帝可以作答的时候,光绪帝才能勉强点头应答几句,但也绝不敢提半点意见。从此以后,光绪帝成为了真正的傀儡皇帝,囚徒天子。每次退朝之后,光绪帝就会被带到瀛台,囚禁在这座“水牢”当中,在侍卫的贴身监视下过着万般无奈的囚徒生活。

慈禧在选择囚禁光绪帝的地点上,其实是很有顾虑的,因为清朝历史上还没有过专门为皇帝安排软禁的地方。虽然曾经有过“冷宫”,但那是专门关禁嫔妃和皇子的地方,而光绪帝是在位的一国皇帝,慈禧既要选择一个与他身份相符,又要能限制他人身自由的地方。于是,位于西苑南海中的瀛台便成为了这个理想之地。

瀛台又称为南台,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从清朝顺治、康熙帝起,各朝清帝均喜居住于此。瀛台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亭台楼阁的琉璃瓦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会让人有恍若置身于蓬莱仙境的感觉。每年皇帝祭社稷坛,礼成后都要到瀛台这里更衣;上元佳节皇族也会到瀛台来观赏烟火;康熙帝和乾隆帝也都先后在此听证,赐宴。

网络配图

光绪帝被幽禁的岁月是凄凉,无聊的,在戊戌政变失败后,慈禧把曾经侍奉过光绪帝的贴身太监们全部处死或发落从军,让总管太监李莲英亲自挑选了20名太监来侍奉光绪帝,说是听从光绪帝的差遣,其实就在监视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以便回报给慈禧太后。后来为了更加便于看管,慈禧还下令拆除了瀛台与岸上唯一连通的板桥,只有在每天清晨皇帝被拉去陪慈禧上朝的时候才会重新搭上。

据记载,某年的冬天,北京天气出奇的寒冷,南海水面结了冰,一天,光绪帝微服出行,可是没走多远,便被崔玉贵等太监发现,赶紧把皇帝扯拉回殿。慈禧太后知道后,命人把水面的冰凿开,以防光绪帝借水面结冰的机会逃走,并且将陪同光绪帝南海游行的六名太监立毙杖下。此后,为了防止光绪帝的逃跑,瀛台岸边每日都不厌其烦的凿着冰。

涵元殿的窗户纸破了,也没有人给补一补,光绪帝在寒风中冻的浑身发抖,他找来内务府的大臣,大臣见状赶紧谢罪,理科派人裱糊好了窗户。慈禧知道此事后,第二天召集内务府大臣进行赏赐,所有大臣都有荷包,那位办了事的大臣也高高兴兴的来领赏,可是慈禧却赏赐他一只小狗,这个被羞辱的大臣还得向小狗叩谢圣恩。从此,内务府再没人敢关心皇帝的生活。可怜的光绪帝不仅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也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他自己称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

网络配图

瀛台的生活是乏味的,每天散朝以后,光绪帝会回到瀛台的屋子里呆着,他每天只有吃饭、读书、睡觉。无聊的时候就拿纸画上乌龟,在乌龟的背上写上袁世凯的名字,然后把纸粘贴在涵元殿的墙上,当做射击的靶子,用竹签向其射击,不一会纸就被射成了筛子状,光绪在取下来撕成碎片,抛洒在空中。在此后十多年的囚禁日子里,光绪帝始终诅咒着因出卖维新党而获得重用的袁世凯。

在没有礼仪活动需要他充门面的时候,光绪帝就在涵元殿读书。在被幽禁的十年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来打发这漫长的时光。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太后召清政府驻法、美等公使裕庚的女儿德龄入宫,德龄除了做慈禧身边的女官,还负责每天教光绪一个小时的英文,有时候德龄还会教光绪帝两人一起跳上一段西洋的舞蹈。德龄在宫中陪伴了慈禧两年,这期间,德龄和光绪帝亦师亦友的关系,也使光绪帝的幽禁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温暖,后来德龄还以她在清宫中的所见所闻用英文写成了《清宫二年记》、《瀛台泣血记》、《御香飘渺记》。

标签: 光绪

更多文章

  • 谁才是三国中最出色的帅才?智如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赵云是在《三国》第七回出场的。先从袁绍,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就在战场倒戈,救了袁绍的对头公孙瓒的性命,并且在公孙瓒眼里亮相:“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使袁绍的名将文丑也无法取胜,这一仗后就改投公孙,并为之立下许多功劳。网络配图见到刘备,虽甚相敬

  • 秦朝崩塌的最大推手赵高: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太监来服务,阉割去势的太监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太监制

  • 刘宏: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宏,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网络配图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全是一个意外的幸运。刚刚死去的汉桓帝没有儿子。他的窦

  • 孙策之死:号称小周瑜却又命途多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

    《三国》想必大家的看过,我最喜欢里边的诸葛亮,因为他是半个神仙。然而今天AK军事网小编不说诸葛亮,我们来谈谈孙策。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他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带兵打仗有一手,虽说汉末英雄辈出,孙策也算是群雄之一,同时他还是三国时期吴

  • 高力士一生只忠于唐玄宗 被誉为千古贤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恐怕是唐朝最有名的宦官,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也是沾了杨贵妃的光,于是才变得很有名。网络配图高力士,原名叫冯元一。高力士跟其他很多宦官的背景不太一样,他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是唐初的越国公,一个小封国。高力士的祖父也是大官,曾经当过刺史。但到了高力士父亲一辈就家道中落了,据说好像犯了什么错,被抄家了

  • 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何23岁就暴毙?真相如此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霍去病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无人能道个明细,因为史料少有记载,这也是千百年来难以释疑的问题。霍去病被称为战神,查看相关资料,你会被他的事迹震撼,甚至不得不感叹:此人莫非是来自星星的你!他十七岁领兵打仗,首

  • 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与和珅拜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

  • 中国历史上的惊天之骗假冒光绪骗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

    无论是达官富商,还是名流要人,多少年来,遭人假冒、被人蒙骗的事,不知有多少,而且被冒被骗还常常花样翻新,奇招迭出。这类事件一经披露,闻者无不为之愕然。然而比起假冒皇帝、蒙骗太后,前者所为可就小巫见大巫了。不消说,遭人假冒的皇帝即为光绪,被人蒙骗的太后即是慈禧。那么,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又是些什么人?假

  • 揭史上最冷血皇帝相继残害15手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

    翻阅史料,我们便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皇帝,从其即位当年到其去世前三年的12年里,竟然一共杀掉15个兄弟。这个皇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以猜忌和残暴著称的南汉中宗刘晟。刘晟,原名刘洪熙,南汉开国皇帝刘之子、殇帝刘玢之弟。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在“父传子”观念的影响下,刘晟自然无缘成为皇帝。但后来的事实却恰恰相反

  • 历史揭秘:传奇诸葛亮的风水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葬定军山是诸葛亮的遗嘱,这在《三国志》里也能找到记载。那墓址又是怎么定的?此址也是自己定的。诸葛亮生前点子多,死后"点穴"的方法也十分奇怪。民间传说,诸葛亮临死前,就死后葬于定军山。定军山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是块风水宝地。网络配图诸葛亮给南京看风水,是他智慧人生中众多传奇里的一桩。他在安排自己葬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