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枭雄曹操真的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吗?

一代枭雄曹操真的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3/12/27 14:58:33

关于曹操屠徐州一事,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杀了多少人,怎么杀的,为什么杀,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公论。

据《曹瞒传》载:曹操彭城坑杀男女数万。而《后汉书•陶谦传》则称,凡是杀男女数十万,而《资治通鉴》则说仅彭城一次就坑杀男女数十万!那么这些是事实吗?

网络配图

据史书记载,曹操的确有两次用兵徐州。第一次是初平四年(193年),下邳阙宣聚众与陶谦与共举兵造反,曹操征陶谦。

《三国志•武帝记》载:“四年春,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次是为公出征。曹操跟徐州城居民没有什么仇恨,不可能杀害无辜的老百姓。他昔日一直很爱护百姓的,曾经因为自己的战马受惊踩踏老百姓的庄稼就要自刎谢罪的他,怎么可能随意杀害老百姓呢?

《三国志•陶谦传》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这里的描述是陶谦兵败走,死了万人。这样看来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次是兴平元年(194年)春,曹操的父亲为陶谦所害,所以曹操为复仇东伐。这一次是为私复仇东伐。

《三国志•武帝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报杀父之仇,曹操的确杀了一些人,可能做得过分些。

网络配图

《世语》对这个事有个说法,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邵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遗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邵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邵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邵时已死。”

《曹瞒传》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客观地来看,这里面写的还是有些道理的。陶谦派去迎接曹操家人的士兵半路上起了贪财之心,杀害了曹操家人,上山为匪,给陶谦惹了祸端,连累了徐州城人。

由此可见关于曹操屠徐州之事,《世语》写的已经比较详细,但是,《后汉书》的作者弃而不用,而采用《曹瞒传》的说法,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陶谦说成正人君子,把曹操描述成屠城的恶魔。

《曹瞒传》正是曹操屠杀徐州百姓谎言之源头,而《后汉书•陶谦传》没能仔细考证,不负责任地照搬野史传说,才最终使曹操屠杀百姓的恶名从此流传天下。

网络配图

换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徐州无辜百姓数十万,那么,这个事肯定成为一个让他的政敌攻击他的把柄,但是,在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里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曹操屠徐州是无中生有,或者是小题大作。当然,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平民,确实应该批判,但不管怎样,不该无中生有、夸大事实。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秦琼年轻时候英勇无比死后被葬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琼

    秦琼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秦琼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年轻的时候英勇无比,打仗时也很拼命,曾立下过很多的战功。在李世民打下江山的过程中,他立下了大功。对一个大将来说,在战场上敢拼命是很值得人敬佩的,但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身体,随着年纪的增长,肯定是要吃苦的。秦琼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上阵杀敌时太过拼命,身

  •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个高情商高颜值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兰陵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的兰陵王。兰陵王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

  • 解密:曹芳为什么会被司马家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芳

    曹芳简介,曹芳是曹魏的第三任皇帝,当时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了,但考虑到自己不能没后,就认了曹芳当养子,曹芳从小就被抱到宫中养。网络配图景初三年(公元239年)的时候,魏明帝曹叡生了重病,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先是封了曹芳为皇太子,后来又召见了曹爽和司马懿,让他们共同辅佐曹芳。那么曹芳后来为什么

  • 揭秘北宋包青天包拯为何没有当上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包拯

    秦腔《铡美案》一剧,把包拯称为“相爷”,秦香莲有唱词道:“相爷替民伸屈冤……”然而,综观北宋一朝的官制和包拯一生的仕途,不难发现,包拯并未为相。网络配图在宋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仍居于核心地位,处于所谓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并不固定。这明显是在集中皇权、分散相权,以缓和皇权

  • 为了保全皇位 他竟然残忍杀死15个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晟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这些闹剧的发生,多半是在有着高墙大院的皇宫里。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足之情争得你死我活,则完全是为了夺取帝王之位。例如,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那么,谁

  • 揭秘:草根皇帝朱元璋对女人有着怎样的'家教'?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朱元璋死前碰过的女人不低于40名。具体见《国榷》中记载,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贵妃孙氏、淑妃李氏、安妃郑氏、庄清安荣惠妃崔氏、安妃达氏、碽妃、宁妃郭氏、惠妃郭氏、顺妃胡氏、郜氏

  • 细说伪满皇宫的'傀儡特征':溥仪被称'马桶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殖民政权。为了掩盖其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日本试图将伪满洲国打扮成一个独立国家的样子,在公开场合对伪满洲国的执政和皇帝溥仪非常尊重。可事实上,溥仪并没有半点实权。到了长春伪满皇宫,细细追寻下,才知道溥仪曾因在马桶上裁可文件被称为“马桶皇帝”;日本关东军派给

  •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即然这两个势力进入中原都有可能拥立皇帝,那么曹操在华容道死了,天下就会更早进入太平盛世,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则可以让乱世早一点结束,那为什么要让关羽放掉曹操呢?网络配图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华容道上不是关羽来守,让张飞、赵云来守,那曹操必定死路一条。曹操死后,北方大乱,北方又会回到群雄争霸的局面,

  • 跟错了人的谋士荀彧:拼尽一生助曹操却下场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

    荀彧在曹操手下发挥的作用,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发挥的作用类似,而历史声名,却远不及诸葛亮。主要是刘备早丧,给诸葛亮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诸葛亮是以谋臣的名义行霸主之事,所以易中天说三国英雄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二人身份不同,很难全面比较。但从谋臣的角度讲,荀彧绝对堪称第一。网络配图荀彧舍强大的袁绍

  • 萧何的结局:汉朝功臣自污以表忠心 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