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为何孔子后裔却没事?

秦朝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为何孔子后裔却没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9 更新时间:2024/1/7 18:26:37

公元前213年,秦朝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其中儒家书籍是重点,李斯上书曰:“有敢偶语诗、书弃市。”谁敢谈论“诗”和“书”这些儒家典籍的,就要将其暴尸街头。

网络配图

这对于儒家的代言人孔氏家族而言,是一大危机。反秦抵抗组织的成员,魏国人陈馀孔子的后裔孔鲋说:“孔老,秦现在要灭掉先王所有的书籍,而您家的书籍首当其冲,悬啊。”

面对友人的担忧,孔鲋倒是很淡定,说:“我做的尽是些没用的学问,了解我的是我的朋友。秦朝根本就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危险呢?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文化典籍藏起来,等着对它有需求的人出现,到那个时候,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网络配图

孔鲋对自己与秦王朝的安全距离有一个清醒的把握,而把握的标准就是“无用”和“非友”。孔鲋把自己的学问打扮成“无用”,秦要用也用不上,秦不用也人畜无害,秦始皇没心思跟那些“无用”的东西过不去。因此,虽然朝廷在焚烧儒家书籍,但孔鲋却能将它们藏在家中的夹壁里,说明秦朝的搜寻不够严密,不够用心,因为觉得它“无用”。

而秦朝觉得孔鲋“无用”,也是因为不了解和不理解,即所谓的“非友”。孔鲋也不凑上去被秦朝理解,不是甘心于寂寞,而只想要保全,越被理解可能越危险。其实所谓的“坑儒”,多是卢生、侯生这些喜欢和秦始皇做朋友的术士和方士。孔鲋正因为把握了这两点,因此能在秦朝历史文化大变局的时代,悠游于安全距离之内。

网络配图

然而,孔鲋又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一方面命弟子叔孙通积极入世,而自己一旦等到陈胜吴广出来,也勇敢地投入农民起义的洪流,最后以热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更多文章

  • 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袍军:孝文帝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庆之,孝文帝

    三国演义成书是在元末明初,作为小说,典型的眼球经济,老百姓喜欢什么说什么,然后通过说书唱戏的形式流传下来,人气王赵子龙,最经典的一场战役就是长坂坡,单人匹马在曹操军营中,杀了个来回,不仅没死,还救出了阿斗。史书里,这段并没有这么精彩,不过,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类似的人物,白衣白袍,带着七千子弟兵,护

  • 揭秘率先活过八十岁 却不得好死的可怜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

    中国皇帝寿多不长。然有人统计说,有生卒年可考者209人,平均年龄39.2岁,而中国古代之人,平均寿命35岁,相对而言,皇帝的寿命还是长的。光看数值,似乎如此。但皇帝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生病有最好的医生来治,他们的生存环境,与普通人不在一个层次,按说,活个五六十没问题,何以不到四十呢?其实,要怪,都怪那

  • 从隋炀帝的死法可以看出古人有多好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的死法

    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尤盛,他们为了维持“天子威仪”、“天朝中心”的面子,简直到了病态偏执的地步。公元前200年,刘邦继位第三年,以长安为都,萧何极尽财力,为刘氏王室大治未央宫。刘邦征韩信回来,见宫室太过奢华,心有不安,问萧何道:“百战之后,民生

  • 明朝皇帝:即使亡国也没有一个软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

    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绝不认输。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

  • 杨修在三国演义里的死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修

    众所周知,写下《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罗贯中是刘备的粉丝,也是曹操的黑子,全书基本上都在抑曹尊刘,而在所有剧情之中,杨修他就是罗贯中用来贬低曹操的一个存在,基本上杨修就是用来描述曹操嫉妒贤才、残暴虚伪的性格的。在《三国演义》之中,杨修出场的剧情不多,不过人物形象还算是比较鲜明,罗贯中塑造了一个非常经典

  • 苏东坡:旷达背后是坚毅 曾想到过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东坡

    苏轼44岁遭到逮捕时曾想到过自杀假设投水自尽,文学宝库中千篇文章就没了网络配图苏东坡一生丰富多彩,在短短的两小时内,从何说起呢?我想先从东坡生平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说起。公元1079年7月29日的夜里,太湖的南岸边停泊着一艘官船,船上押着一个朝廷重犯,一个44岁的中年汉子,他要被押往北宋当时的首都汴

  • 女娲的哥哥伏羲和文明始祖黄帝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伏羲和黄帝

    说到伏羲和黄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们是中国的神明,可以算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和女娲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他是早于黄帝存在的,所以感觉他的形象比较具有神话色彩,曾经我一直认为他和女娲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是想象出来的人物。而黄帝,我们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学过,他是真正存在过的,而

  • 诸葛亮家庭财产清单:不使内有余帛 外有赢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功高盖世,按理说应该有不少财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家庭财产清单足以让贪官汗颜,让清官受鼓舞,让百姓肃然起敬。网络配图关于诸葛先生的家庭财产,在《又与李严书》中有所表露。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这就是说,他的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在《自表后主》

  • 揭秘明英宗被俘为什么被释放还恢复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英宗

    《女医·明妃传》是一部由李国立导演执导,刘诗诗、霍建华等人主要的古装剧,这部剧是根据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励志剧,这部剧讲述了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因为对医学的热爱和痴迷,克服了层层困难,终于成为了一代女国医的经历。在这部剧中,霍建华饰演的是明英宗朱祁镇,那么明英宗被俘为什么被释放还恢复皇位呢?明英宗是明朝

  •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不愿意要也先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在他九岁时,他的父亲驾崩,年仅九岁的明英宗登基。因为年少无知,所以就宠信宦官,导致国力渐衰,他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之变后,被瓦剌俘虏,瓦剌想要拿明英宗向明朝索要财物,到最后都没有得逞,于是就派人南下求和,方朱祁镇回去。瓦剌太师也先在俘虏了明朝皇帝后,又喜又悲,喜的是他连明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