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杨文岳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败给李自成?

历史上杨文岳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败给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6 更新时间:2023/12/10 13:22:15

1629年李自成为反对明朝政府率领农民起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河南第三次围攻省会开封时,由于当地灾情严重,明王朝非但不想法赈灾救民于水火之中,而且还变本加厉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导致饥民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加入农民军,起义烈火顿有燎原之势。

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政治军事意义,都颇为重要。明王朝调集各方大军从四面八方进入河南,企图一举消灭农民军;这其中,就有杨文岳率领的军队。

当时,进入河南与农民军作战的明朝政府军,如杨文岳、虎大威、左良玉、杨德政、方国安等部,均与李自成农民军交过手,且败多胜少,特别是左良玉,虽然麾下兵多将广,但在作战时十分注意保存实力,不愿出力。

明军各部加起来十余万人齐聚开封南面不远处的朱仙镇,与李自成农民军遥遥相望,督师丁睿下令各部出战,将领们面有惧色,以“贼气方锐,未可击”来推诿搪塞,就是不愿出战,将丁启睿气得没脾气,这些丘八老爷打不得也骂不得,他真的指挥不动。

左良玉部实力最强,但他回营后,连夜率部当了逃兵。其他将领得知左良玉带头逃走,唯恐跑慢了被农民军包了饺子,纷纷争先恐后率部跑路。

但李自成早就料到明军会逃,提前已经埋下了伏兵,杀得明军死伤惨重、全线崩溃。

崇祯帝原指望这十几万援军能消灭农民军,解开封之围,救出封藩开封的周王,谁知就这样不战溃逃还被农民军打了个惨败,遂愤怒不已,处理了一批人,其中要保定总督杨文岳“戴罪防汝宁”。

就这样,杨文岳,明朝的这位封疆大吏来到了汝宁府城(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城)镇守,一为防农民军,二为保护封藩在此的崇王。

二、全力守城

这年十月,李自成、罗汝才两支农民军联合在河南郏县一带击败了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后,就想一鼓作气进攻陕西,但是考虑到河南还有一支明王朝的生力军杨文岳部驻守在汝宁府,恐其在背后偷袭,就想先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闰十一月十三日,李自成与前来投奔自己的农民军“革左五营”(即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老回回马守应、争世王刘希、治世王蔺养成)一起,分道由上蔡、舞阳向汝宁府城浩浩荡荡奔去。

其实,早在农民军来到的前几天,杨文岳就得到了李自成军进军汝宁的情报,明知自己手下这两万明军不是农民军的对手,但他仍决定固守:

一是作为传统的封建社会士大夫,他不能丢掉对明王朝的忠心而弃城逃命,何况这里还有崇王,崇祯帝令其在此护卫,弃之不顾,纵然逃走捡回一条命,最后也难免会被朝廷治罪诛杀;

二是河南大部分地区此时已为农民军所占领,即使他安全离开汝宁也实在是无处可逃了。

杨文岳召集部下,忧心忡忡地说:“咱们世受皇恩,现今李贼已至,战守皆可,成败勿论,惟有誓死上报皇上了。”

而后,杨文岳分配了作战任务,要求大家连夜加固城防。

城中的知府、县令等官吏,以及缙绅等也分配给防守任务,发动所有人来守城,指望保住这座明王朝在河南剩下的唯一府城。

杨文岳刚要去行动,一个噩耗传来:他派出去侦探敌情的都司康世德眼瞅着李自成军来势汹汹无法抵抗,为保命,他回城拉起队伍出城投降去了。

此事杨文岳还没来得及处置,一个更令他怒发冲冠的消息传来:崇王朱由樻见到农民军兵临城下,唯恐城破后自己会像封藩洛阳的福王朱常洵等明朝藩王一样,为农民军所擒,最后不得好死,决定派人去联络李自成洽谈投降事宜,争取宽大处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杨文岳立刻前去劝阻崇王,并当众拔剑击柱,发誓道:“有谁再敢说投降,本官必亲斩其首!”说完,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崇王见此,吓得浑身颤抖,与王妃、世子等抱头痛哭起来。

农民军当天便发动了攻城战斗,寒风凄烈,冬日昏暗,炮火齐鸣、硝烟弥漫。农民军首先猛攻城外东关寨,孔贞会率部死战,但是抵抗不了农民军的轮番进攻,不久便败下阵来,慌忙向府城逃去。

他在城下苦苦哀求城上明军开城让自己和部下残军进去,但是城上守军见败军身后紧随着追击而来的农民军,这阵势哪里敢开城门呀,只好放下绳索,让败军缒城而上。但是,绳索有限,能逃上去的败军很少,其余大多被紧随其后杀来的农民军给歼灭了。

杨文岳在城南沿着汝河、南湖与农民军作战,尽管他一再下令固守,但是明军士气低落,纷纷逃窜,有的无路可逃则投水自尽,冯副将率军死战不退,被农民军包围,自知难以生还,遂自刎而死。

府城北关、西关均被农民军击破,明军被迫退守瓮城。但由于败军争相涌入瓮城,唯恐跑得慢了被农民军追上,导致他们在城门口拥挤到一块儿,谁也进不去了。

尾随而来的农民军乘机猛攻,源源不断地杀进了瓮城,将这里的明军给全部消灭掉了。苦战一天的赵副将、王参将等人见此,不再逃了,也不想让自己落入农民军的手里,就相约各自杀掉跟随自己多年的战马,然后自刎而死。

第二天,农民军攻城力度加大,猛力炮击城上目标后,头顶门板运来砖土填充壕沟,架设云梯杀上城墙,与明军展开了白刃战。到了此时,双方早已杀红了眼,拼死力战、互不相让,杨文岳也率领自己的亲兵上城迎战,手刃数人。李自成在城下鼓舞士气,农民军一鼓作气,撞开了城门,一拥而入,占领了汝宁府城。

三、尽节而死

农民军在城上杀死了汝阳知县文师颐,汝宁府知府傅汝为见此,为避免受辱,遂投水自尽。杨文岳及佥事王世琮、通判朱国宝等人被俘。

李自成对杨文岳以礼相待,称之为“先生”,劝道:“先生乃朝廷重臣,按说不应该降服;但而今朱明朝廷气数已尽,形势至此,先生还能如何?”杨文岳怒道:“朝廷洪福无疆,但恨我部下不得天下兵马耳!若我掌天下精兵,灭尔等又何难哉?”

李自成志在夺取天下,正欲收罗天下人才,见自己劝降不成,便退下,让谋士牛金星等人对杨文岳百般劝降。但是,杨文岳却铁了心要为那即将灭亡的明王朝殉葬,不为所动,导致农民军劝降失败。

不仅如此,杨文岳还破口大骂,诅咒农民军,李自成被彻底激怒,遂决定处死杨文岳。孔贞会等人见此,投降了农民军。

李自成命人将杨文岳押到汝宁府城南的三里铺(又称三里店,今属汝南县古塔街道),用大炮口正对着杨文岳开炮,只听“轰隆”一声,明朝的这位封疆大吏被击中,顷刻间粉身碎骨、灰飞烟灭了。李自成认为杨文岳死忠明王朝,尽到了臣节,于是将其以礼敛葬。

封藩汝宁府的明朝崇王朱由樻携王妃、世子朱慈煇及河阳王朱由材、怀安王朱由札等王族投降了农民军。李自成封朱由樻为襄阳伯,带上他一家人离开汝宁府向西进发。

当农民军走到泌阳境内时,觉得带上这些平日里吸取民脂民膏毫无用处的王室贵胄行军打仗实在是累赘,也是安全隐患,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把崇王等人一并杀害,然后抛尸荒野山沟。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崇王等人想从内部买通农民军部分将士,放自己及家人一条生路,就是让他们一家人逃跑,结果被告发到李自成那,李自成果断地下令处死崇王亲族数十口,以绝后患。

标签: 杨文岳明朝

更多文章

  • 嘉靖帝朱厚熜为了能够获得长生,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嘉靖帝,明朝

    古往今来,许多皇帝为求长生,做出许多荒唐之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生老病死乃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也是人力所难以改变的规律。然而,对于死亡的害怕,使得很多人失去了本心,在自己垂暮之年转而追寻长生之道。古往今来,无数的人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但是却没有人成功。其实,倘若一个人只要求长寿

  • 李璘: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因谋乱被杀后得以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璘,唐朝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为郭顺仪。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法。初封永王,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之乱

  • 万寿公主:唐宣宗李忱之女,深得唐宣宗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寿公主,唐朝

    万寿公主(生卒年不详),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公主,唐宣宗李忱爱女,母为元昭皇后晁氏,唐懿宗李漼、广德公主同母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会昌五年,册封公主。下嫁右拾遗郑颢,生子郑韬光。唐武宗时,全力保护唐宣宗,深得宠爱。人

  • 历史上李怀光为何会被赐李姓?他之后又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怀光,唐朝

    我们经常说“伴君如伴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将军作为国家疆土的捍卫者,是一个国家中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实力的高低,甚至可以象征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优秀的将领,贤明的君主自然会大力封赏于他,并且给他常人无法享受的优待。但是却不是所有的人都稀罕皇帝的赏赐的

  • 三国曹魏名将于禁为何会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于禁,三国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曹仁不敌关羽,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于禁到了樊城前线,非常倒霉,遇到了一场秋雨,这场秋雨连绵不绝,下个不停,没完没了,很快,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的七军都泡在了水里。这时,关羽

  • 康熙和隆科多之间发生过什么 康熙临死前为何点名让他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隆科多

    对康熙和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驾崩前,为何点名要隆科多陪葬?极致的皇权之下,向来都是森森白骨做底,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宝座,曾引发过多少纷争和厮杀。帝王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手中所掌握的是绝对的权力,生杀予夺都不过是一念之间,凡事都凭天子的喜怒决断

  • 皇帝为什么要独宠万贞儿 历史上的万贞儿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万贞儿

    还不了解:万贞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万贞儿有多被偏爱?一个皇后因她被废,另一个皇后因她成为傀儡?被偏爱总是有恃无恐。万贞儿比皇帝朱见深大17岁,但是后宫佳丽三千,朱见深却专宠她一人,其中一个皇后因万贞儿被废,另一个皇后因她成为傀儡,其他的后宫佳丽无人敢招

  • 赵橞: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八子,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橞,北宋

    赵橞(1120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子。母亲是明节皇后·刘氏。生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四月。七月赐名为赵橞,并授封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的官职,封为英国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赐名进封赵橞,生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

  • 赵桐: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九子,靖康之变后北上入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桐,北宋

    赵桐(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十一月赐名为赵桐,并授封保庆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的官职,封为仪国公。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七岁。靖康之变后,与父亲宋

  • 孙策年纪轻轻却受到众多将领士兵们的爱戴 孙策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士兵

    对孙策和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为什么年纪轻轻便能受到众多将领士兵们的爱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用在孙策身上再合适不过,父亲孙坚去世时,孙策年仅十七岁,而就是这个十七岁的他,让军中无数士兵对其追随爱戴,甘愿辅佐他称霸江东。为什么孙策年纪轻轻便能获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