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代废后孟氏如何两度垂帘挽救宋室江山

揭秘:一代废后孟氏如何两度垂帘挽救宋室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54 更新时间:2024/1/20 1:52:22

一代废后孟氏:北宋靖康之难,至今想来,犹让后人感觉屈辱。当时汴京所有值钱的人和物,几乎被金人一网打尽。在这场被后人称作“靖康耻”的文化浩劫和资源掠夺中,仅有两位皇室成员得以幸免,一个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一个是宋哲宗第一任皇后孟氏。赵构的故事,人们多耳熟能详,然则孟氏的传奇人生,就鲜为人知了。

孟氏(1073—1131),洺州(今河北永年)人,出身世家,眉州防御使马军都侯孟元的孙女,被选入宫后,高太后和向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宋史)。元佑七年(1092),孟氏因“能执妇礼”,被册立为皇后。宋哲宗从小就是个色鬼,看到孟氏姿色平平,且比自己大三岁,心里非常不满。高太后看出其中端倪,便对宋哲宗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能娶到这么好的贤内助,不容易啊,要好好珍惜,教导宋哲宗以国家社稷为重。

想到宋哲宗一贯的脾气秉性,高太后还是对孟氏放心不下,忍不住哀叹“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意思是说,皇后虽然贤淑,可惜没有福气啊,将来国家一旦发生大的变故,她恐怕要担当其祸了。正如高太后所预料,孟氏的命运接下来一波三折,相当坎坷。

因为不喜欢孟氏,宋哲宗除了偶尔应付一下皇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御侍刘氏身上。刘氏比宋哲宗小三岁,年轻貌美,能诗善文,“艳冠后庭,且多才艺”,比孟氏更具女人魅力。同时,刘氏还是一个恃宠成娇,泼性十足的女人,整天想着将孟氏整倒,自己好取而代之。

孟氏生有一女,即福庆公主。绍圣三年(1096)九月,福庆公主染病,百医无效,孟氏的姐姐便“持道家治病符水入治”。由于“符水”之事一向为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将“符水”藏了起来。宋哲宗来看望女儿时,孟氏主动坦白,说明原委,并当着宋哲宗的面将符子烧掉。宋哲宗认为此乃“人之常情”,并没有怪罪孟氏。

不久,福庆公主夭折,丧女之痛让孟氏哀伤不已。然而,孟氏还没有从悲痛中挣脱出来,一场横祸便从天而降。

女人的妒忌之心最可怕,一旦发作,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何况是对皇后宝座觊觎已久的刘氏了。果然,刘氏却抓住这个把柄,先是四处造谣,指责孟氏偷偷搞“厌魅之端”;接着又将孟氏的“养母听宣夫人燕氏、尼法端与供奉官王坚为后祷祠”一事,添油加醋地报告了宋哲宗,诬陷孟氏居心险恶,用道符做佛事,意在诅咒皇帝。

宋哲宗本来就不喜欢孟氏,一听孟氏居心叵测,不禁大怒,立即派专人调查此事。刘氏趁机指使专案组“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在严刑逼供和恶言威胁下,造成了冤案。当时,北宋正处于新旧党争之际,孟氏是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和向太后所立,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极力排斥旧党,打击高太后党羽。赵炎认为,这也是孟氏轻松遭馅的一个重要原因。

旋即,宋哲宗下令将孟氏废黜,“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一代皇后因为宋哲宗的政治私心和刘氏的苦苦相逼,成为一名带发修行的尼姑。瑶华宫的名字带着几分华丽,不过是坐落在汴京街坊内只有几间破屋子的小院落。地位和待遇一落千丈,且日常生活受到严密监视,孟氏的处境可想而知。

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病逝,宋徽宗即位,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重新抬头,孟氏被接回皇宫,恢复皇后名号。因刘氏已被封为元符皇后,为了加以区别,孟氏被称作元佑皇后。不料,次年向太后病逝,继而又发生了元佑党人事件,宋徽宗任用新党,贬谪旧党,失去了向太后这座靠山的孟氏再受牵连。崇宁元年(1102)十月,孟氏二度被废,重回瑶华宫,名号改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之后的二十五年,孟氏一直在瑶华宫过着清苦的日子,虽然惨淡,倒也平静。然而,靖康元年(1126)的一场大火,却将瑶华宫化为灰烬,孟氏只好迁居延宁宫。不久,延宁宫又发生火灾,孟氏不得不搬到位于大相国寺附近的弟弟家中居住。

靖康二年(1127),宋钦宗闻悉孟氏的遭遇,便和近臣商量,想再次把孟氏接回皇宫,重新尊为元佑皇后。然而,诏令还没有发出去,金兵就攻陷了汴京。金兵在金太宗的授意下,决定对大宋采取最恶毒的手段,即将整个大宋皇室全部掳往金国,企图彻底灭亡大宋。为此,金兵在汉奸的指认下,将京城内外所有皇室成员统统抓捕。孟氏被废为庶人,甚至被人们遗忘多年,因此幸运地逃过此劫,不仅避免了被金人俘虏北去、客死他乡的灾难,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享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氏在“靖康之难”中得以幸免,就是很好的诠释。

金人撤回北方后,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由于人心思宋,且孟氏在内,赵构拥兵在外,宋王朝的大旗并未完全倒下。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张邦昌一面将孟氏接入皇宫,尊为宋太后,“政事当取后旨”,一面派人将传国玉玺送到赵构手中。不久,张邦昌又尊孟氏为元佑皇后,让她垂帘听政。

五月一日,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孟氏于当天撤帘还政,赵构尊她为元佑太后,后又改为隆佑太后。建炎三年(1129)三月,在杭州刚站稳脚跟的赵构遭遇了一次兵变,被迫退位。乱军头目要求赵构“禅位元子(按:赵构之子赵旉),太后垂帘听政”。孟氏不谙政治,不知所措,但迫于形势,只能硬着头皮对叛军曲意抚慰。不久,在韩世忠等人的支援下,叛军溃败,孟氏久悬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赵构重登皇位后,孟氏再次撤帘,赵构尊孟氏为皇太后。不久,金兵大举南侵,赵构逃往东南滨海,孟氏逃往西南洪州(今南昌)。孟氏好不容易熬过惊心动魄的兵变,又踏上了颠簸流离的路程。金人退兵后,赵构想念孟氏,派人四处探访,最后将她接到越州(今绍兴)。从此,孟氏算是安定下来。从靖康之难到赵构即位,孟皇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北宋到南宋过渡时期的政治动荡。没有孟氏,赵构不可能当上皇帝;没有孟氏,赵构也不容易再度掌权。鉴于孟氏在国家两度危难之时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赵构对孟氏非常孝顺,“虽帷帐皆亲视;或得时果,必先献太后,然后敢尝”。

长期沦为庶人的遭遇,使孟氏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以她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随意支取钱帛,但她每月只肯领一千生活费,能够度日即可。孟氏喜欢喝越酒,赵构认为越酒酸苦不好喝,可以让外地进贡好酒,而孟氏却自己派人拿钱去买,孟氏的品行大抵如此。

绍兴元年(1131)春,孟氏患风疾,赵构悉心伺候不离左右,接连数日衣不解带,“帝旦暮不离左右,衣弗解带者连夕”。四月,孟氏病死,享年五十九岁,她的灵牌不仅放在宋哲宗祀室,还位列刘皇后之上,“附神主于哲宗室,位在昭怀皇后上”。后来,赵构将孟氏改谥昭慈圣献皇后。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并二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孟氏经历之离奇,之曲折,之大起大落,之悲喜交织,在中国后妃史上实属罕见。

往事越千年,每当读到这段沉重历史,赵炎都要对这位曾历经离奇曲折沉浮、遭遇人生大起大落,并在南宋建国之初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传奇女子感慨一番。祸,福之所倚;失,得之所在。道学哲学中的这个辩证法真谛,如果用来形容孟氏命运多舛而又因祸得福的传奇一生,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标签: 一代废后孟氏垂帘宋室江山

更多文章

  • 揭秘美女貂蝉的最后结局:貂蝉是被关羽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貂蝉,关羽

    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怎么死的呢?吕布兵败死于白门楼,貂婵后被人送于关羽军中。关羽于军帐中招见貂婵。貂婵跪于帐下,粉首低垂,一女子在这千军万马之中身影却安然如岳,关羽很是奇怪,如貂婵这种以容貌取乐于男子之女何以如此。关羽命貂婵抬起头来。关羽凤目微睁,不禁后悔万分。只见貂婵桃面杏目,秀眉微锁,朱唇轻启一

  • 康熙到底活了多少岁:揭秘康熙皇帝是如何养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

    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再为61年,活到69岁,康熙一生与医学有不解之缘,日常也是非常注意保健养生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康熙皇帝的养生之道。注重养生,不滥用补药古之帝王,大多偏爱补药,而康熙对补药则有所戒。对补药,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服补药大

  • 飞将军李广:一个被性格决定命运的悲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广,飞将军,性格

    悲情飞将军李广: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攻略的战争。景帝、武帝时曾任陇西、北地、右北平等郡太守,匈奴畏之称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卫青攻匈奴,因无向导迷路失期,自缢身亡。李广的儿子李敢、长孙李陵,也都是一时名将。我对李广有一点偏好,因为书上说:“李广老

  • 真实的贞妃:中国最后一位为皇帝殡葬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贞妃,顺治,董鄂妃

    1661年2月5日,顺治帝龙驭上宾,享年24岁,是一个短命天子。顺治一咽气,居然有两个人自愿为之殉葬。一个是他的妃子:贞妃。其实,顺治帝并不喜欢她,因而,她也没有生育,默默无闻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封号。她自愿殉葬,应该是一时急火攻心所致。另一个是顺治帝的贴身侍卫傅达理,傅达理以身殉主后,朝廷特准他葬

  • 窦皇后传奇:阴差阳错被送错人却时来运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窦漪房,阴差阳错,传奇

    窦皇后传奇:窦皇后就是着名的汉武大帝的奶奶,窦氏本是赵国的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出身穷困,由于生计艰难,也是为了让家里能得到一些钱,遂以“良家子”的身份到吕后的宫中当使女。窦女在吕后手下过了一段时间,赶上吕后为收买刘邦的各个儿子,便把自己手下的女子调出一些,给刘邦几个为王的儿子每人分五个。

  • 揭秘:正史中完美的大都督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瑜,正史,完美

    东吴大都督周瑜: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 一代名妓柳如是:求爱被拒痛骂男神反获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柳如是,名妓,爱情

    一代名妓柳如是:为什么史上许多美丽而坚强的女子,最终却让一些懦弱的男子成为她们的爱情归宿呢?如果这也是一种互补的话,那真是太残酷了。这种残酷,在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的身上也上演着。柳如是身上涵括了美女、侠客、名士、才子等多重元素,她美貌而有才情,她温柔而又坚定,而柳如是的最后一任男朋友钱谦益

  • 历史上曹操的妻妾:二救青楼女子后相恋终成正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青楼女子

    曹操是一位枭雄,当然选妻妾也是很有才能。能与他结为秦晋之好的女子,当然也像鸟中凤凰一样,总有一股侠肝义胆的气息。不免就说这位女子,卞氏。她本是青楼卖艺女子,可别看她的身世低下,却是九五之尊的正牌老婆。同时,她也是魏文帝曹丕和曹彰、曹植、曹熊的母亲。可是她一名娼者,怎么就成了曹操的正牌皇后呢?说到这里

  • 解密:唐高宗为何默许武则天屠杀他的亲舅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宗,武则天,亲舅舅

    武则天杀长孙无忌:我们先来看看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对反对派进行大清洗的时候,长孙无忌在干什么呢?他在着书立说。中国古代政治家的传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被重用的时候就胸怀天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被任用的时候,就退回书斋之中,加强自我修养,着书立说。这叫进可攻,退可守。自从武昭仪被立为皇后

  • 揭秘:希特勒最想除掉的美女间谍 能顶5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希特勒,美女间谍

    希特勒最想除掉的美女间谍:一个战友后来描述南希说:“她是我见过最有女人味的女人,不过,一旦战斗打响,她能顶5个男人。”南希曾说,她希望历史记载的自己是“拒绝了7000个‘饥渴的’法国抵抗军男兵的女人”。“我憎恨战争和暴力,但如果它们来了,我想不通为什么女人只能挥手送别男人上战场。”这几乎是贯穿南希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