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是中国文化衰颓的开始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是中国文化衰颓的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36

汉武帝为何被尊为千古一帝,想来有点讽刺,其实,和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关系其实并不是太大,为何?因为历史上,有此功绩的帝王并不少,而且有些帝王,甚至比刘彻更成功,最典型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

但是为何刘秀在历史上如今来看,并没有什么名气,而刘彻已经被神话,还超过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乃至文景之治在汉武帝刘彻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

究竟神话汉武帝刘彻的,是谁呢?

应该是觉得,将汉武帝刘彻推向神坛的,是董仲舒

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儒家一家独大,法家和纵横家之术成为了“帝王心术”保留了下来,至于其他的,更是不用说,全线没落。

后世的儒家,为了感激汉武帝刘彻,一步步放大刘彻的功绩,而将刘彻的刚愎自用等缺点隐藏。

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恢复,一个大帝国重新崛起,及至汉武帝即位,已足够牛逼,可以向长期挑衅的匈奴大喝一声“不”。与此同时,文化安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史学家范文澜指出“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了‘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

“文化的极盛”,换一种说法,就是文化大繁荣!撇开具体细节,为打造文化大繁荣,汉武帝推出了四项全局性的大举措。

第一项,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国策,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项文化政策,就是官办儒学教育,设立《五经》博士。

第三项文化政策,新设文化机构,搜罗“歌德”派文人学士。

第四项文化政策,倚仗国家权力与财富,大搞阔气排场的文化庆典。

但是,独尊儒术,就真的好吗?

儒生能做什么?如果说到治理地方国家等,儒家也远远比不上法家;如果说行军打仗,儒家远远比不上兵家;如果说促进农业发展,也远远比不上农家;论科技发展,更是对墨家望尘莫及;人际交往等也比不上纵横家。

太多太多,独尊儒术的唯一效果,就是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为何?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个儒家弟子,脱离了皇帝的统治,那么就什么也不是了,连稻谷都不会种。其实,这也是封建王朝,最终没落的真正原因吧。

一个由一群什么都不会,只会勾心斗角的人来统治国家,这样的国家究竟有什么出路?这也是为何,几乎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朝代,都是开国强盛,而后衰败的原因,内耗太严重。

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因秦朝暴政而戛然中止,及至汉初,思想自由乍露短暂的复苏之机,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最终扼杀了这一线生机。顾颉刚论及独尊儒术的负面影响时指出:“儒家统一实是中国文化衰老颓废的征验”,“于是专己武断,思想渐致锢蔽了”。范文澜说汉武帝时期“文化的极盛”,是其表象;顾颉刚说独尊儒术是“文化衰颓”的开始,是其实质。相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血与火来摧毁文化,独尊儒术下的文化繁荣,对中国文化的戕害,不啻是“软刀子割头不知死”。

或许,汉武帝刘彻功在一时,但是,却祸害千古,一个缺乏思想的民族,一个缺乏创新的麻木民族,在明清之时,已经积累到极致,造就了一个麻木不堪的民族,一个毫无血性毫无斗争性的民族,“东亚病夫”实至名归,丝毫不见秦汉之时和战乱民族危卵之时的强大民族血性。

也许,也只有将道家李耳当作自己祖先的唐朝李氏家族,勉强幸免,造就了一个强盛的王朝。

仔细通读刘彻的传记历史,可以反思出,汉武帝,刘彻,究竟做了什么对人民,对百姓有利的事?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帝王也无奈:刘邦晚年为何迷上了唱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

    假如你看到汉高祖刘邦四十五度角斜望天空,高声唱歌,吟诗作赋北窗里,你会不会觉得很怪异呢?我们习惯于把他戏称为流氓皇帝,习惯于他对人倨傲无礼、对臣子嬉笑谩骂,习惯于他把儒士帽当尿壶的不学无术形象。所以,我们很不习惯于一位会忘情歌唱、能吟诗作赋的汉高祖刘邦。但实际上,历史中真实的汉高祖刘邦,极有可能是一

  • 燕昭王为求得天下贤才究竟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昭王

    燕昭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三十九任国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35年,去世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的本名叫姬职,他是燕王哙的儿子,他也是继承了父亲君位的儿子,史称燕昭王。燕昭王画像燕昭王即位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燕国本来是一个大国,后来传到了燕昭王父亲那的时候,他竟然听信了坏人的话,学起了尧舜让位,没有将自

  • 解析忽必烈先后两次攻打日本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忽必烈军队进攻日本图片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

  • 刘邦害了戚夫人?他其实做了最佳的权术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我们研究史记,就会发现,刘邦的管理统御能力,千古独步,权谋能力,无师自通,皆让人叹为观止。但是晚年在处理自己的喜欢刘如意的时候,几经优柔挂断,貌似昏招频出,而让戚夫人和刘如意,都被吕后折磨致死。其实刘邦做出了最佳的权术安排,权谋网做如下的分析,大家就能看出来:1、派周昌监视刘如意。刘如意被封王在了赵

  • 揭秘战神韩信身世之谜: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

    可以说,韩信为了打胜仗,不惜加深刘邦对自己的猜忌,不肯去支援刘邦,宁愿养精蓄锐,想要抓住一个机会,一举击破敌军,造就自己百战百胜的战绩。为了取得战场上的胜利,韩信在打战前做了很多准备,尤其是侦查。深思熟虑韩信毛泽东曾说过:“战争是一种社会必然的现象,其带有不确定性,需要为将者根据诸方面因素做出判断。

  • 充满逆袭的时代——汉朝初年的民女皇后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薄姬,卫子夫

    秦汉之际,风起云涌,太多英雄豪杰起于草莽,现在就先来介绍一下那些平民、歌姬,甚至改嫁后逆袭为皇后、太后的了不起的女性。薄姬最早是项羽部下魏豹的妾,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魏豹被韩信击败,薄姬随即被收入汉王后宫。薄姬早先与管夫人、赵子儿二人非常要好,曾经有过“苟富贵、无相忘”的誓言。她们俩也一同被

  • 历史上真实的虞姬漂亮吗 关于虞姬的歌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姬漂亮吗,虞姬

    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像其他的英雄人物一样功成名就,然后一统天下,甚至因为他的自大傲慢和轻敌而被刘邦逼得只能在乌江自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人们对他的欣赏和赞叹。他可以轻松地举起千斤重的大鼎,他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用三万人马大败秦军二十万人马的统帅。正因此,一代

  • 辽太宗耶律德光暴毙后竟被腌制做成腊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太宗耶律德光,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生于公元902年,卒于公元947年,他是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的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至公元947年在位,当了整整二十年的皇帝,他是辽国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早年也是一位名将,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当时其父耶律阿保机对他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当时耶律阿保机对长子耶

  • 巫蛊之乱:汉武帝为何要对太子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皇汉武被相提并论。汉武帝一生大有作为,但在他在位时又上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称“巫蛊之乱”,它成为汉武帝一生洗不清的污点。公孙贺是当时汉朝丞相。为了替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捉拿阳陵大盗朱安世。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向汉武帝写了一

  • 出身卑微的卫子夫缘何能将陈阿娇扳倒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卫子夫

    汉武帝在一次看望姐姐平阳公主的晚宴上,见到的卫子夫,当时的卫子夫是作为一名歌女出现的,汉武帝见到人群中的卫子夫,一眼便相中了,当晚卫子夫侍寝,后来平阳公主趁机让汉武帝将卫子夫带进了皇宫。经过一段时间,汉武帝越来越喜欢卫子夫,就封她为夫人,当时的皇后陈阿娇见状,生怕日后自己的地位不保,被卫子夫抢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