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的养生之道

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的养生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94 更新时间:2024/2/4 18:49:36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或思考的呢?

一治身与治心并重

网络配图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养生问题上,曾国藩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总结。他力图做到身心并治、口体兼防,要旨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他曾在家书中指出了具体的治心与治身之法,“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曰慢。治口之道,二才交惕,曰慎言语,曰节饮食。凡此数端,其药维?”“不药”二字始终贯穿他的一生。治心的关键在去忿去欲,治身关键在去暴去慢,治口之道在慎言节食。

曾国藩本人患有牛皮癣、耳鸣、失眠、眼疾等多种常见慢性病,但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吃药。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体弱多病,然而,他仍然告诫他们不要随便吃药。同治五年四月十日,曾国藩给两个儿子写信,“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宜宾施攻治。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生之法。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又说,“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

网络配图

所谓“在宥”,是指自在宽容。这是庄子无为而化的思想,曾国藩以此来教育孩子养生在养心,养心在于自在宽容,即他所说的“广大”。相反,随意吃药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妄施攻伐”,从外部干预身体内部。他又用苏东坡的诗来进一步阐明其理:“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窃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以尔之聪明,岂不能窥透此旨?教尔从眠食二端用功,看似粗浅,却得自然之妙。尔以后不轻服药,自然日就壮健矣。”

苏东坡一生历尽曲折,然而,他却能笑对这一切,故而得养生之道。曾国藩亦希望孩子们以苏东坡为榜样,不要轻易吃药,只要心存自在宽裕,自然就能健壮。

同样,他对几个弟弟也是以“不药”二字相劝。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而又喜欢随意服药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

九弟曾国荃处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需心药医。

网络配图

俗话说,药到病除,然而,曾国藩始终相信,良药难治该死的病,许多时候,病在心间,不去除心病,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失眠是困扰曾国藩的一个长期病症,他认为失眠主要是因为心气不平和的原因,很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重视之表现是用调养心气平和的方法来治疗。

二养生与为学并进

曾国藩养生治心之二法,是养生与为学并进。同治十年十二月五日,曾国藩正式提出“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又说,“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标签: 曾国藩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家诸葛亮竟自创八卦阵的到底有多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八卦阵,三国时名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

  • 解析历史上汉文帝刘恒究竟是什么时候驾崩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恒

    历史上的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个皇帝,高祖刘邦的儿子,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当时吕雉为后,刘恒与他的母亲薄姬在宫里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结束这如履薄冰的日子,薄姬母子才想到般出汉宫,封地为王。这才有了历史的刘恒。网络配图刘邦一生共有八子,而吕后仅生了一个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之后,吕后为了自己

  • 昔日宠妃温僖贵妃遭康熙冷落多年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昔日宠妃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为康熙帝在位时的宠妃之一。她出身满洲镶黄旗贵族,与孝昭仁皇后同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家世十分显赫。温僖贵妃图据清宫档案记载,温僖贵妃于康熙早期入宫,曾在康熙二十二年时,为康熙诞下皇十子胤䄉,继而被晋封为贵妃,一度得康熙帝爱幸。后因秉性桀骜,干涉朝政,及其子胤䄉谋反事宜而遭致康熙厌弃

  • 三国里人人喜欢的英雄刘备竟是个奸诈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人人眼中的英雄刘备,恐怕许多人都认为刘备是一个仁义,善良的人,他没有野心,不像曹操那样,野心勃勃。可是我对他的看法不同。一,其实刘备这个人很聪明,但是他的野心确实是不比曹操要小,只是那时的人们眼拙看不出来罢了。网络配图首先就是在被曹操追杀的时候,他几乎是带着全城的百姓,因怕曹操屠城

  • 当过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贺

    无论是“昌邑王”还是“海昏侯”,在西汉诸多的王侯公卿中,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但是,打开西汉的帝王世系谱,在汉昭帝刘弗陵的后面赫然发现了第二代“昌邑王”,同时也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大名。这位无庙号、无年号、无在位年期的“三无”皇帝一生犹如升降机一般的跌宕起伏。他本可偏安一隅,在富

  • 明朝最会玩的两个奇皇帝 顽皮皇帝一生就知道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纵观中国古代二十四朝,明朝的君主最为后世称奇,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的其他皇帝可谓个个都是奇才,有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有促织天子明宣宗,木匠皇帝明熹宗、贪玩皇帝明武宗等等,其中两个最会玩。网络配图嘉靖皇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很出名的皇帝,原因有很多。第一,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明朝排第

  • 清朝雍正皇帝反腐查及子孙 致使无官不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

    回望历史,在清代雍正一朝,反腐工作开展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查及子孙,穷追猛打,搞得贪官胆寒心惊,有效地遏制住了反腐之风,“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之说,熠熠闪光,彪炳史册。康熙年间,官员的贪污现象已相当严重,一些大权在握的大官僚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

  • 揭秘齐桓公为什么一定要遣散后宫三千佳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富国强军,使得齐国逐步崛起,开始六合诸侯,雄霸天下,气势何其恢宏,何其壮烈。但另一面来看,英雄都爱美人,在那个时代,普通中等国家君主就有后宫佳丽三千,更何况是霸主齐桓公。但是,你知道么?齐桓公曾经打开宫门,主动遣散了后宫佳丽们,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微服私访

  • 刘秀与阴丽华爱情故事之阴丽华为何不愿当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阴丽华

    刘秀娶了阴丽华之后,便继续奉命南下远征,所以一对新婚夫妻只能被迫分离。刘秀在外面捷报频频,渐渐地功高震主,让更始帝很是不安。但是聪明的他一直韬光养晦,竭力向更始帝表明自己的忠心,并偷偷地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势力。阴丽华独守空闺,怀着对丈夫的思念日日祈祷,希望能够早日团圆。网络配图更始元年年底,刘秀占

  • 逞小勇而不顾大义?揭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

    且不说曹操,只说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