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封神榜太姒有怎样的魅力让周文王一见钟情?

封神榜太姒有怎样的魅力让周文王一见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1/10 14:49:21

《封神英雄榜》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影视传媒共同拍摄的一部古装大戏,在这部戏中讲述了殷商后期商纣王如何被周王室打败的故事,在这部戏中当然不能少了贤德的周文王夫人太姒

太姒画像

太姒,姓氏为姒,是夏朝的君主夏禹后代,据说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见到了太姒,被太姒貌似天人的美貌所惊呆,后来又知道太姒生活简朴,仁爱明理,于是深深的爱上了太姒,据说《诗经》中的《关雎》就是讲的太姒与西伯侯姬昌的爱情故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了迎娶太姒,姬昌亲自跑到渭水之滨,但是渭水上面没有桥,于是姬昌用船搭成一座浮桥将太姒迎娶回自己的属地。

与姬昌成亲之后,太姒效仿自己的太婆婆和婆婆,以德治理后宫,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被尊称为“文母”,据说当时姬昌治外,文母治内,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政治效果,姬昌的属地成为了许多人才向往的地方。

太姒与姬昌一共生育了10个儿子,长子伯邑考被纣王与妲己害死,所以后来第二个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周武王。太姒对于儿子们采取以德服人的教育方式,使得自己的儿子们从小就没有做过任何的错事(觉得有点夸张,可是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可以说其教育是相当成功的。

公元690年,武则天将太姒追封为文定皇后,陵墓成为德陵。

太姒嗣徽

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正室夫人,传说与周文王在渭水之滨一见钟情,后来周文王将太姒娶回家做了正室夫人,太姒贤良淑德,可以称得上是有德行的女性的典范,太姒一共生育了十个儿子,并且被太姒教育的从来不做任何的错事,十个儿子中包括武王姬发和周公旦。

太姒画像

《太姒嗣徵》就讲述了太姒贤德的故事:周朝的时候莘国有一个女子叫做太姒,在没有出阁的时候在父母家做着女子应该做的事情,很简朴,也很尊敬自己的女老师,后来做了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继续学习婆婆太任的美好德行,遵守着作为一个妻子应该遵从的德行,没有一点的过失,告诉文王自己一定要学习婆婆与太婆婆的德行,并且常常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太姒的德行感化了天下的妇人,使得这些妇人都不失妇道。周朝的人做了一首诗赞美太姒,诗中说,我受到了女先生的告诫一定要遵守妇道。还有一首诗里说,常常思念尊敬的太任,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因为太任非常爱慕她的婆婆的德行,所以可以做到京师里王室的贤妇。太姒竟然可以继续学习婆婆的好教化,做到一点都不去嫉妒,所以文王有了一百多个儿子。

从上面关于太姒的描写可以看出,太姒在当时那个社会来说是妇女们的典范,可以说其德行已经感化了很多人,自己身体力行的作出的事情,得到了当时许多妇人的学习。

太姒有几个儿子

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正室夫人,据说长的非常的美丽,也非常的贤德,太姒与周文王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定下终身,《诗经》中的《雎鸠》据说描写的就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爱情故事。太姒与周文王一共生育了十个儿子,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太姒的十个儿子。

太姒画像

大儿子伯邑考,据说周文王十三岁的时候生下了伯邑考,后来妲己诬陷伯邑考说伯邑考轻薄于她,于是伯邑考被纣王杀死,并且被剁成肉泥,纣王还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肉丸子送给被囚禁的周文王姬昌食用。

二儿子姬发,据说周文王十五岁的时候生下姬发,后来姬发被立为王,带领军队打败了殷商,武王伐纣就是说的姬发带领着军队战胜商纣王的故事。姬发具有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建立了周朝。谥号“武王”,所以被称为周武王,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

周公旦是周文王与太姒生育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姬旦,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参与了推翻殷商的军事行动,并且代理成王治理天下,但是自己没有任何的野心,始终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出现,并且参与了周礼的制定。可以说是儒家的先驱,儒家思想的发源就是从周公旦开始的。

太姒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这三个儿子,特别是武王姬发与周公旦最为知名,其他的儿子在周武王获得天下后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也是一代诸侯王,但是历史上记载的不是很多。

周文王与太姒

周文王天生就非常聪明,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品德,据说这得益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对其胎教的好,据说周文王与太姒相识于渭水之滨,文王对太姒是一见钟情,其实我们想一下就可以知道,文王生下伯邑考的时候据说是十三岁,那么与太姒的相识必然是在十一二岁,还是时候孩提时期,可以说太姒是其初恋。

周文王与太姒

周文王与太姒相识之后,就对太姒念念不忘,周文王姬昌后来又听说太姒非常的贤德,非常的简朴,并且对自己的父母老师都非常的好,可以说在未出阁的时候其美丽与贤德的名声就已经传播的很远了。听到这些周文王姬昌对于太姒更加的倾慕,于是亲自到渭水之滨迎娶太姒,可以说对太姒是相当的看重的,据说当时渭水上没有桥,于是文王用船首尾相连搭起了一座浮桥,将太姒娶回西岐。

周文王姬昌与太姒婚后过着神仙眷侣一样的生活,太姒管理着内宫,姬昌管理着外朝,两个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姬昌管理的西岐成为了天下有志之士向往的地方,太姒用自己的美德教化着妇人,两个人都获得了人民的赞誉,太姒被尊称为“文母”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周文王姬昌与太姒一共生育了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在母亲的教育下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错事,特别是姬昌成为了一代明君,周公旦成为了后代争相效仿的贤臣。

标签: 太姒

更多文章

  • 端妃和华妃的恩怨 端妃和敬妃之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端妃和华妃的恩怨

    端妃是谁?风靡许久的《甄嬛传》不仅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就连日本观众也对《甄嬛传》表示了极高的赞誉,在这样一部口碑极好的电视剧中,端妃这样的女子又有什么特点来让人记住呢?恐怕就要得益于她的深沉,每一次出场总是显得端妃善解人意也是厉害的。端妃,娴淑温良,不仅如此,对待甄嬛也是很好的,要知道,当时的甄嬛还

  • 王翦父子是大秦战刀的锋芒但却有人说他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秦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感觉有点激动,我曾经想拿王翦和白起比一下高低,作为一个比较喜欢战神的我不太想去在生活或者其他方面去比较将军,所以我只是从战场上的表现来分析了他俩的优秀之处,最后也难下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评价,我感觉称呼他俩为大秦荡平六国的刀锋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在战国这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诸侯国互相

  • 孙权为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在磨叽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

  • 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谁是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猛然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也许会产生怀疑。因为众所周知: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刘备)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为蜀汉的开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起了的。刘阿斗(刘禅)是由他父亲向诸葛亮托孤,由诸葛亮长期辅佐,最后还是不免当了亡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不起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说起颠倒了,不是。要让这父子二人一比高低,刘

  • 比戚继光更狠的角色:斩杀倭寇14万人威震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倭寇,是我们对明朝犯我海疆,杀我同胞的日本浪人、武士的称呼,倭寇一直伴随着明朝的大部分时期,在大明建立初期,为了防范敌对分子和我哭勾结,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谁承想这个政策反而激化了矛盾,让倭寇最终成为威胁统治的祸患。因为海禁政策一出,活不下去的渔民纷纷加入倭寇的行列。网络配图晴空一声霹雳响,降下英雄

  • 康熙帝哪位皇后因为难产而去世 年仅二十二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诚皇后

    自古以来,女人生孩子都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很多女人还为此而丢掉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实,不仅古代平民女人生孩子风险高,就连皇家也是如此,康熙帝的一位皇后也是因此而去世的。康熙帝一生共立过三位皇后,因难产而去世的,是他的原配皇后——孝诚皇后。孝诚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她的祖父乃是康熙初年四大辅

  • 有勇有谋的英雄赵朔是被他人陷害而丢命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雄赵朔

    赵朔,嬴姓,赵氏,名朔,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赵朔是赵衰的孙子,赵盾的儿子,他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妹妹庄姬。赵朔的儿子是赵武,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大夫。历史上的赵朔是一个坚守忠义、有胆识、有智谋的英雄人物。前601年,赵朔的父亲赵盾去世。赵盾去世后,将他的赵氏公族大夫的位子让给了赵姬的儿子赵括,赵括继承父

  • 放牛娃意外当皇帝 啼笑皆非的汉朝皇帝刘盆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盆子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连博主刘继兴都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网络配图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赤眉农民起

  • 草根皇帝刘邦,将贫弱的中国带向了黄金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

    2月28日,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天。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一位草根老汉登上皇位,开创了中华历史新篇章!秦朝末年,在严刑峻法、急政暴吏的逼迫下,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从南到北的广大农民蠢蠢欲动,磨刀霍霍随时随地准备举起反抗大旗。终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 揭秘宋徽宗执政时期为何是船难频发的高危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徽宗

    爱好这事儿,本是一己之私,可若是发生在皇帝身上,就可能牵扯到百姓的身家性命了。宋徽宗最喜欢奇花异石,平日里有事没事,都在捣腾这个。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花石“搜刮处”,负责把从各地搜刮来的奇花异石,一船船运往都城。负责运送的船只,十艘船组成一组,是为一纲,这就是“花石纲”了。网络配图在古代,运输还是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