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个开创出了盛世,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的帝王

一个开创出了盛世,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18 更新时间:2024/2/10 11:28:58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更多人愿意相信他是一个的好皇帝。但是在其统治中期中国开始走下坡路。贪腐似乎成为主流,出了古今第一贪的“和珅”。朝廷富庶,官员奢侈糜烂,而百姓却苦不堪言。你以为真的是他开创了盛世,其实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康乾盛世”大家耳熟能详,康熙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十四岁灭鳌拜;平三番之乱;收复台湾;降服葛尔丹;两战雅克萨;与沙俄签订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平等的《尼布楚条约》;亲自设计实施治理淮河,发展农业;同时,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与梅文鼎等人编著了集乐府,数学、天文之大成的巨著《律历渊源》等等不一而足。

康熙的儿子雍正帝大力整治吏治,清查官员积欠国库库银,推行‘火耗为公’,‘摊丁入亩’等政策,使国库充盈起来,待一切走上了轨道之后,才把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清局面交给了乾隆皇帝。乾隆在位的前二十年,且不说他毫无功能,但是大多还是靠他爷爷和父亲勤恳一生,兢兢业业,致使国泰民安。乾隆初期发展农业,国库充盈,封建王朝达到了鼎盛。为何说他是个败家子,所列如下:

其一,官僚系统在他手上已经彻底腐败。乾隆是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喜欢听好话。所谓的忠言逆耳对他而言就是摆设。在重用官员上喜欢长相英俊又能左右逢源的人。投其所好,就能得到重用。古今第一贪的“和珅”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贪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想连皇上身边位极人臣的和珅无所不贪都能容忍,上行下效,下边官员自然是趋之若鹜。其二,乾隆大兴园林建设,几乎耗光了国库库银。

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于康熙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雍正皇帝励精图治,暂停修建。乾隆帝在位时期,于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

其三,乾隆好大喜功,喜欢花钱,挥金如土。乾隆和隋炀帝杨广一样,喜欢到江南繁花似锦烟花之地游历一番。他去游历可不是像我们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家下江南可谓是声势浩大,一走不要紧,浩浩荡荡走的可是上万人。这么多人出门游玩,又是皇家,为了显示尊贵,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但是哪一样不是贪官在百姓搜刮的民脂民膏。

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江苏学政(教育厅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大为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被乾隆封为“满清第一才子”的皇家教师纪晓岚曾趁便透露江南人民的财产已经枯竭,乾隆怒不可遏:“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不过当作娼妓豢养罢了,你怎么敢议论国家大事?”看看今天的影视剧将乾隆塑造成怎样的圣人形象,和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

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就因为“微服出巡”,去秦淮河上瓢妓彻夜不归,皇后在伤透了心的情况下把万缕青丝一刀剪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截发皇后。六下江南,所谓的体察民情只是个幌子,实则满足他逐渐膨胀的皇权欲望。致使民不聊生,所谓的乾隆盛世的时候也爆发了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山东因为饥荒人口仅剩下三分子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综上所述,乾隆都不算是个好皇帝,即使功过相抵,也实则是一个妥妥的败家子。

标签: 乾隆和珅纪晓岚清朝

更多文章

  • 风流帝王乾隆最爱的女人是孝贤纯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和珅,纪晓岚,孝贤纯皇后

    提到乾隆皇帝,大家想到最多的词汇一定是风流二字。在我们所接触的电视剧或电影中,乾隆皇帝无疑是古代君王中最红的一位,他的风流情史为如今的影视剧提供了不少素材。诚然,乾隆皇帝武艺非凡,兼长诗文,又擅书画,本身就才华横溢,加之又是性情中人,而且高坐金銮宝殿之上,也就免不了宠妃如云。那么,乾隆如此一个风流的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皇帝,清朝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虽没取得进士功名,但花钱买了个知县。先后任甘肃山丹、皋兰等县知县,后升为云南省武定府知府。乾隆帝引见后,命他仍然去甘肃,等待分配,后任宁夏府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就是副省级,并暂署

  •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谜大揭秘 沈阳究竟有何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努尔哈赤,清朝,沈阳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3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但是,3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努尔哈赤

  • 正值盛年的光绪帝为何突然死了?是谁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皇帝,清朝

    和同治帝一样,光绪帝正当盛年时却突然死去,成为慈禧垂帘听政之下的第二个牺牲品,而且他的死与慈禧的死仅相差一天。因而,关于他的死因也就引起了世人的种种猜测。第一种观点认为光绪是患重病而死。在废立风波中,光绪依旧做他的皇帝,但他的实权却丢了,精神也备受打击。光绪帝重重的顾虑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健康。另外光绪

  • 自古帝王皆好色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不再另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马皇后

    放眼有明一代,不少皇帝在即位之后,就抛弃了糠糟之妻,另宠新欢,而朱元璋却始终如一坚守着马皇后不放,这其中有何奥妙?通过史料分析,粗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在起作用:其一,朱元璋结婚前的处境让他珍惜家庭幸福。在认识“大脚”马秀英之前,朱元璋不像刘邦那样有前科,既无情人,也不游手好闲。他放过牛,做过和尚。

  • 揭秘:一代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马皇后

    作为一个皇帝,朱元璋是成功的。没有当皇帝的老子,祖上也没有十分显赫的地位,甚至没有一点助力,如此一个身家薄弱之人,却成了开国皇帝,不能不说是时事造英雄。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汉人更是无比煎熬。作为无父无母的孤儿,在这乱世之中生活更是困苦,为了生计,朱元璋什么都干,乞讨,偷窃,甚至出家

  • 曾国藩左宗棠失和是怕遭清皇室猜忌故意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左宗棠,晚清,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一个“锋颖凛凛向敌矣”,两种类型截然相反,甚至有点冰炭不同炉。左宗棠极受时人推重,潘祖

  • 一代敢作敢为的传奇女性领袖:大辽萧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太后,辽景宗,契丹,韩德让

    公元916年,中华大陆再陷军阀割据、混战,唐朝政权名存实亡,原本被唐太宗赐姓李的契丹人,借此机会挣脱对唐朝的依附关系,在酋长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对立,掀开了辽国200余年的历史。而且辽国还出过一个很牛逼的女人萧燕燕,俗称“萧太后”,跟武则天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在她的治理下,辽国走向

  • 揭秘:“老实人”朱高炽是怎样争得太子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炽,明朝,太子

    朱高炽在后方留守,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与朱棣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朱棣也曾许愿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

  •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之后秦朝跟着也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蒙恬,李斯,秦始皇,赵高

    他是秦朝名将,率领30万大军将称霸北方1000多年的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去后,他也蒙冤自杀。他就是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蒙恬长于武将之家,从小心怀大志,而且天资聪颖,熟读兵书。蒙恬最初只是一个审理案件的文书官。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立下战功,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