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国军抗战英烈阎海文:高呼“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国军抗战英烈阎海文:高呼“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4/1/23 23:00:24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侵略军——关东军沈阳的中国驻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紧接着,驻在东北各地的日军倾巢出动,大举向中国驻军进攻,不到四个月时间,东北全境失陷。

从此,我国东北大好河山和三千万同胞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一九一六年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的阎海,当时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他目睹敌人的残暴,痛感国土的丧失,虽然怀着满腔愤慨,无奈赤手空拳,只有忍痛抛家弃产负复来到北平,就读于北平东北中学。时光在流逝,可他却时刻不能忘却家乡所发生的一切。

望着祖国的沉沦,他热血沸腾,暗下决心,一定要报那家仇国恨,把敌人赶出国土去。于是,他努力地锻炼着自己的体魄,等待时机。

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又武装进犯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驻守在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可是,这次抗战最后还是失败了。阎海文看到日本的飞机对我国进行狂轰滥炸,猖狂异,联系到世界各国爆发的战争,他从中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示和教训,认为近代的战争,已经从平面变为立体的了,一个国家缺少强有力的空军是万万不行的。“无领空便无领土”,这个思想,也是为当时世界人士所公认的。他对航空救国有了深刻的认识,昔日蕴藏心里已久的“乘风破万里浪”的抱负,如今要改换成“凌空复我旧山河”,他决心投笔从戎了。

正巧,一九三四年的秋天,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在各地召考飞行员。

机会难得,阎海文毅然前去报名应试。不料想报考的人数竟达万,但只招收一百名,竞争是相当激烈的。经过极严格的体格检验和考试,他被录取了,争取到了为国效力的机会。阎海文万分高兴,入伍后他被分到航空学校本部学习飞行。在学习期间,他加倍努力,胆大心细,各科目都完成得很好,甚至在睡梦中还在背诵教官指示的飞行技术。同学和教官对他都很敬佩。学习很快结束了,一九三六年十月,阎海文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四中队当见习官,一九三七年四月被任命为少尉飞行员。

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事变后,八月十二日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上海发动侵略。

这时,阎海文所在的空军五大队驻扬州,担当着战场空中支援和首都空防的任务。

九一八、一二八、七七事变的惨痛教训,激起了全国军民的极大义愤。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上海守军士气旺盛,斗志高昂,给了侵略者以迎头痛击。当时的战场集中在虹口、树浦市区一带日军占据的阵地周围。八月十六日,我陆军八十八师在扫清了日军前哨阵地后,发动了向虹口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进攻。但日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的支援,进行殊死的顽抗。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是一座钢筋水泥的堡垒建筑,非一般武器所能攻破;日军所占汇山码头一带大厦林立,易守难攻,使装备和技术都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进攻难以奏效,战争遂呈胶着状态。

在这样情况下,八月十七日,指挥部下达命令:要五大队立即派机六架,各带五百磅炸弹一枚,去轰炸上海虹口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次任务没有安排他,阎海文焦急万分,多次主动请战。他清楚地记得,在结业出征之前,战友们曾摆酒相送。

祝他马到成功,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他当时坚定地表示:“不会辜负你们的,为了民族生存,我决计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胜利是我们的。”现在,雪耻复仇的机会到了,他真是急不可待了。他对上司说:“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为东北三千万同胞报仇!”不得已,大队批准了他的请求,作为僚机随队出击。

接受任务后,他和战友们一起驾机到达了目标上空。敌人阵地上的高射炮火猛烈异常,连续不断的炮声,天空上像绽出朵朵木棉花,在飞机的四周炸开来,以至使机身不时震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飞行员们的杀敌决心。阎海文和他的战友们迅速将机身半滚旋转成倒飞状,然后垂直向下俯冲,三千磅炸弹向敌人倾泻下去。好,全部命中目标,严惩了侵略者。正在这时,敌军的高射炮弹打中了阎海文的座机,机身剧烈地摇晃起来,失去了控制,仿佛就要坠下了。阎海文被迫跳伞降落。不料,着陆后他竟落到敌人的阵地里。

阎海文降落在一个小土丘上面,举目四望,才知道自己误落敌阵。他毫不畏惧,迅速地一手拉脱降落伞的带钮,一手拔出腰间的手枪,一个箭步,跳到了沙袋旁边。

说时迟,那时快,数十个敌兵持枪从三面包围了上来,逐步逼进,并且齐声叫喊着:“支那飞行士投降!”“支那飞行士投降!”一个满脸横肉的敌军官一边叫一边在向他作着手势,示意让他放下武器,把双手举起来。

“想让我成为你们的俘虏吗?滚开吧!”阎海文愤怒了。他举枪射击,“啪!”

的一声响,一个日军应声而倒。敌人猛吃一惊,呆住了。“啪!啪!”又击毙了两名。其余的敌人卧倒还击,双方坚持着。日军的翻译又大声劝降,阎海文严词拒绝。

这样他一连又击毙了数名敌兵,这时,他的枪膛里只剩下两粒子弹了,他依旧兀立不动,当着敌人再次包围上来时,他对准当头的一个又射出了一颗仇恨的子弹,敌兵倒了下去,然后,他高呼:“中国无被俘空军!”从容地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而壮烈殉国,时年仅二十一岁。

阎海文宁死不受辱的节操,使日军丧胆,也受到他们的深深敬重。敌酋白川大将后来在汇山码头向全体海军陆战队训话时曾说:“过去日俄战争时,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现在已被中国的沈崇诲、阎海文夺去了,这值得我们钦佩!”

日本侵略者利用这件事来鼓励他们的士气,对阎海文厚加葬殓,并在墓前立一石碑,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一日,大阪的《每日新闻》还刊载了阎海文壮烈成仁的报道。该报驻上海的特派员木村毅化在通讯中感叹道:“中国已非昔日支那了”。同年十月,东京新宿区还举办了一个“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了阎海文的飞行服装、降落伞、手枪子弹带等遗物。尽管当时日本当局对此是别有用心的,但阎海文的这种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骄傲的。

更多文章

  • 功高震主的隋朝功臣高颖:杨广容不下比他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颖,杨坚,平陈,

    【被砍头的忠臣】高熲为隋朝第一名臣,唐太宗甚至认为隋朝的兴亡与高的辅佐、被罢黜及至冤死有莫大关系。高熲字昭玄,又名敏,少年时即展现出过人才华,文武双全,精明能干,被当时的北周宰相、亦即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延揽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杨坚称帝建隋后,高熲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

  • 刘邦被封汉中王之谜:汉中为楚地的汉中非汉中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中,刘邦,封王,

    战国楚汉中在哪里《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于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史记·秦本纪》、《史记·韩世家》、《史记·张仪列传》、《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战国策》、马王堆汉墓《战国纵横家书》也记载了

  • 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一生成名太早竟也是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围棋,大师,吴清源

    吴清源实在是成名太早了,以至于跟他同时代交往的大人物,很多都只是在历史书里才能看到,比如段祺瑞,吴清源7岁学棋,13岁已经成名,青少年时期,在中国棋坛中已无敌手,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曾经聘请他到府中与段下棋,他赢了段祺瑞的消息曾在当时的北京《晨报》上刊登。这个时代还有谁跟段祺瑞有过交往?又比如他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冷酷无比,极端务实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诩,张绣,曹操,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谋士贾诩以“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在一众谋士之中出类拔萃。贾诩给人一种“冷冷”的印象。1、贾诩的“冷静”。早年,贾诩登上政坛。只是,籍籍无名。干了一段时间,贾诩因病辞官返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反叛的氐人。唯独贾诩不慌乱,他对氐人的首领说:“你们不要活埋我,你们知道我是谁?我是太尉段颎的

  • 揭秘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给刘备出过哪五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刘备,三国

    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损兵折将的却是曹操,折掉的夏侯渊是曹操肱股。这么一看,似乎刘备是老大了!的确,此时的刘备,文有诸葛亮、法正、马

  • 历史上最“二”的才女皇后是谁?揭汉成帝许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后,汉成帝,许皇后,汉朝

    中国历史上堪称才女的皇后不算多,堪称很“二”的皇后也不算少,这个现象其实不难理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读书,自然难出才女,不读书,自然“二”女爆棚。那么,饱读史书、擅于文章的才女皇后有吗?有,汉成帝的许皇后算一个,她“二”不“二”呢?算不算最“二”呢?咱们读完了再说。对汉成帝刘骜,哥几个不会陌

  • 揭真实的凤雏庞统:正史与演义中的庞统大不相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庞统,三国

    正史和演义当中,对庞统的定位不同。在演义中,诸葛亮也好,庞统也好,都是张良一流的谋士,可在正史中,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在陈寿看来,诸葛亮是管仲和萧何一流的宰相之才——比起尊王攘夷的管仲、兴汉四百年的萧何还是要差一些。而庞统呢,“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

  • 历史解密:鲁迅之死是否和他的日本医生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鲁迅,肺结核,日本医生,

    整个民国时期是西医在中国开始流行的时期,在这一段时期里,由于中国西医医生的高度稀缺,也由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保驾护航,导致了大量的日本医生在中国行医……也客观地导致了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由于这些医疗事故的主治医生是日本人,所以,日本医生,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病病死,当

  • 揭秘:李光耀19岁时曾被日军逼下跪 险死于屠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光耀

    导读: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岁。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他当时根本不知道,日本控制新加坡后,要求所有当地人碰见日本兵都必须弯腰九十度鞠躬。李光耀若无其事地走过。日本人弯弯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吻别爱妻相濡以沫60余载2010年10月6日,

  • 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杨良瑶比郑和早620年 曾到伊拉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下西洋,杨良瑶,郑和

    六百多年前,郑和作为明朝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而郑和也一直被认为是下西洋的第一人。近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员在对泾阳县的一座神道碑研究时发现,早在唐代就有外交使节杨良瑶通过航海下西洋,这比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这座唐杨良瑶神道碑,80年代出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