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97 更新时间:2024/1/8 13:31:04

朱文正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文正虽然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是他的亲侄子,在洪都之战死守近三个月,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大功,可以说是老朱家的千里驹。那为何朱文正最后被朱元璋囚禁而死呢,

一,投奔叔父

朱文正是朱兴隆之子,朱元璋之侄。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发生大旱,粮食短缺,朱兴隆与父亲朱世珍等人都因此活活饿死。朱文正因此幼年丧父,与母亲王氏相依为命。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反抗元朝。他凭借过人的胆识,迅速崛起为红巾军中的名将,还逐渐脱离郭子兴自立门户。王氏于是带着朱文正投靠小叔子朱元璋。

朱元璋与妻子马氏对侄子朱文正十分喜爱,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抚养。在朱元璋的细心教导下,朱文正成长为博览群书,有勇有谋的名将。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文正随叔父朱元璋南渡长江,夺取集庆,因功升任枢密院同佥。一天,朱元璋问侄子朱文正说:“文正啊,你以后想当什么大官?”朱文正回答说:“等到叔父成就大业,我还担心没有富贵吗?如果叔父先封赏自己的亲戚,恐怕难以服众。”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对朱文正更加喜爱。

二,洪都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封朱文正为大都督,让他节制各地兵马。不久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夺取洪都。由于洪都为江西重镇,是抵御陈友谅东下的重要屏障,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朱元璋知道洪都非常重要,必须得由十分亲近且有勇有谋的人镇守自己才能放心,于是他想到了朱文正。为了确保洪都的防守万无一失,朱元璋还派大将赵德胜,名士郭之章、刘仲服辅佐朱文正。

朱文正到了洪都,积极加固城防,使得洪都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另外朱文正还招降附近的流民与土匪,严肃军纪,使得敌军畏惧。不久陈友谅调集六十万大军东下,包围洪都。朱文正率领所部将士,奋勇作战,加固城防,多次打退汉军的进攻,使得汉军主力被牢牢牵制在洪都附近。

陈友谅率军围攻洪都多日,多次摧毁洪都城墙,但还是无法拿下,只得命令部下攻打吉安、临江等地,准备彻底切断洪都与外界的联系,以迫使洪都守军丧失坚守的信心。朱文正见吉安、临江等地失陷,自己孤立无援,但仍然保持信心,激励将士誓死守城,同汉军作战到底。

朱文正坚守洪都八十五日,终于等来了朱元璋的援兵。陈友谅见自己攻城不下,损失惨重,而敌军援军到来,只得下令停止攻城,全军退到鄱阳湖。朱元璋则率军追击,与汉军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粮草不足,于是派部下到附近抢粮。朱文正于是派兵焚烧汉军粮船,使得汉军粮草不足,为鄱阳湖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然后朱文正率军扫灭汉军残余,控制整个江西。

三,郁郁而终

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主力,消灭了自己最大威胁,为一统江南扫清了障碍。然后朱元璋重赏立有大功的常遇春廖永忠等人,但唯独没有赏赐朱文正。朱元璋认为朱文正识大体,不贪图功名,准备等到以后再赏赐他。但朱文正素来性格急躁,对叔父没有封赏自己感到不满,于是心怀怨恨,竟然纵容部下骚扰百姓。

按察使李饮冰上奏称;朱文正骄横不法,心怀不满。朱元璋感到生气,于是派人责备朱文正。朱文正感到害怕,李饮冰则继续上奏说他怀有异心。朱元璋有些担心,于是急忙赶到洪都,责备朱文正胡作非为,然后将其带到南京囚禁。马氏于是劝丈夫朱元璋顾及叔侄之情,使得朱文正逃过一劫。然后朱元璋免去朱文正一切职务,将其关押在桐城。朱文正则不堪受辱,气愤而亡。

四,被囚原因

念文正前言知大体,锡功尚有待也,而文正不能无少望。性素卡急,至是暴怒,遂失常度,任掾吏卫可达夺部中子女。按察使李饮冰奏其骄侈觖望,太祖遣使诘责。文正惧,饮冰益言其有异志。(明史·列传六)

总的来说朱文正是明朝名将,在洪都之战与鄱阳湖之战表现出色,为消灭陈友谅立下大功。但是朱文正性格急躁,年轻气盛,认为自己立了大功就应该得到重赏,于是在朱元璋没有封赏他后情绪失常,故意纵容部下抢掠百姓以发泄不满。结果按察使李饮冰趁机诬陷朱文正谋反,使得朱元璋气愤。朱元璋担心朱文正功高震主,不受控制,便将他囚禁至死。

标签: 朱文正明朝

更多文章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禅,阿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他真的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皇帝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真的傻吗?我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指的就是刘禅。其说他傻无非就两件事,一件是蜀汉面对的邓艾的孤军,居然投降了。而另外一件指的就是乐不

  •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安世,汉朝

    张安世,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安世是汉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擅长书法被安排到尚书台供职。他“精力于职”,经常主动放弃朝廷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天道酬勤,凭着勤勉努力和超群记忆力,张安世得以脱颖而出:汉武帝巡幸河东时,随身携带的书箱不慎遗失三个

  • 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都没有孩子 跟李治为何却有6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世民,武则天

    还不知道:为何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没生育,跟了李治后却生了6个子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人生可谓是传奇之至,她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不过她在年轻的时候也并不顺利,她最初是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她在李世民后宫中当了十二年的武才人,才勾搭上了李

  •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晃,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打的樊城守将曹仁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樊城,与关羽交战。在战场上,徐晃对关羽说,壮年相从,多蒙教诲,

  • 韩信统领军队时能够抗衡其他两人 韩信为何没有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项羽,刘邦

    还不知道:韩信统领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什么道德、忠诚之类的鬼话,只有鬼会相信。真正的原因是,韩信并没有三分天下的实力。韩信打仗是天才,这不假。一个时代,产生两个军事天才,“既生瑜,何生亮”,真是上天弄人。除

  • 曹丕篡位是心腹力挺而成的 司马氏篡位为何能顺利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政是大臣的拥护,为何还能被司马氏代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十八路诸侯互相征伐,直到曹刘孙鼎立的局面形成。曹操死后曹丕篡夺江山,自立魏国,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建立吴国。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成立。可令人怪就怪在,曹丕篡夺江山之后,司马氏继

  • 如果魏延没有踢翻七星灯的话 诸葛亮能够续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七星灯

    对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本书写尽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之事,并且道尽了很多大浪淘沙出来的

  • 高阳公主为何会被处死?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阳公主,唐朝

    高阳公主,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唐朝贞观年间,长安街头捕快抓小偷的时候,从小偷身上搜出了一只宝枕。仔细一查,发现这只宝枕竟然是宫中之物。官府一见是宫中之物,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对小偷好一番拷打,又顺藤摸瓜,于是牵扯出一桩宫廷丑闻来。什

  • 明朝宦官问题那么严重 明朝灭亡和宦官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宦官

    对明朝皇帝重用宦官,宦官势力这么猖狂,是大明灭亡的原因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秦国说起,到清朝灭亡,两千多年,宦官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连朱元璋这种极度集权的皇帝都重用宦官可见一斑,宦官掌权可以风光一时风光不了一世,避免了篡位的风险,这对帝王来说是最后的

  • 崇祯继位之后 崇祯是怎么对待21岁的皇嫂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明朝

    对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他怎么样处理21岁的皇嫂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这位“木匠皇帝”仅仅活了23年就与世长辞,由于朱由校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所以只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临终前朱由校叮嘱了弟弟朱由检善待皇嫂张嫣,那么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