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因:终败在体力上 事必躬亲致积劳成疾

诸葛亮死因:终败在体力上 事必躬亲致积劳成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25 更新时间:2024/1/30 17:10:55

三国演义中,处处都是谋略,尤其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智谋过人,成了智慧的化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心愿未遂,就早早地病故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感慨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啊,一个智慧人物,竟抱憾而死,实在令人遗憾。

自出山归刘备以后,诸葛亮处处展示的,都是谋略,他一生多是靠谋略胜敌。用智用谋克敌制胜,是诸葛亮的特长,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他能够拼出一片天地,靠的也是智谋,他甚至欲用一身的智慧谋略,谋取天下。然而,与众多的英雄相比,他的体力,却有着很大的劣势,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诸葛亮在指挥作战时,都是被人用车推着的。

与司马懿五丈原对峙时,诸葛亮重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智谋方面,他每每算在司马懿前面,至少胜过司马父子一筹,但在体力方面,就熬不过司马懿了。司马懿也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故意采用拖延战术,坚守不出,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诸葛亮再有能耐,连活的力气都没有了,凭什么胜过别人呢?

可见,他最终败在自己的体力上,若能够再多活十年,虽一两次战役败于司马懿,凭他的智慧谋略,也会休战调整,以期从别的方面谋取魏国。

诸葛亮之所以急着用兵伐魏,在有生之年恢复汉室,一统天下,也正是因为他觉出了自己的体力不可能支撑太久。

网络配图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体力、国力不支的情况下,越是求胜心切,越是于己不利。

智慧的诸葛亮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体力,这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很多人没能够走到一定的高度,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多是因为体力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一个身体弱的人,经常头痛,腰痛,感冒,等等,怎能更好地工作呢?怎能竞争过别人呢?

诸葛亮一生操劳,事必亲躬,这是他的优长,也是他积劳成疾、体力不支的因素之一,如果适当地放手一些杂务,为自己多节省一点儿体力,多活些时日,岂不是为蜀国做出了更大贡献吗?[$HR getPages$

1、有人认为在刘备定益州(成都)前,诸葛亮的地位比张、赵低。

理由是赤壁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赵云为牙门将军。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注意:此时诸葛亮为“督”三郡,有人因为“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就认为此时诸葛亮只管后勤,显然欠妥。此时,零陵太守为郝普、桂阳太守为赵云及长沙太守为廖立。廖立为诸葛亮所荐。而赵云的地位显然并不比军师中郎将高。《赵云传》中“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而在《张飞传》中却是“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为成都之战中,赵云是由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统属。而且,在《张飞传》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定益州的一等功臣是“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

身为牙门将军的赵云确在诸葛亮之后了。

网络配图

由此可知,此时身为牙门将军、桂阳太守赵云、零陵太守郝普、及长沙太守廖立确为军师中郎将所统属,所“督”。至于“调其赋税,以充军实”,须知此刻刘备入川,荆州为根据地,其核心作用就是充军实。

《诸葛亮传》“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三国志·蜀书·廖力传》:“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备入蜀,诸葛亮绝不仅仅是“后勤部长”而是实际掌握荆州大权。否则,为何孙权何必“通好于亮”。

2、诸葛亮和法正。

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诸葛亮传》。而法正此时却为“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法正传》又言“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以次说明法正此时地位比诸葛亮高。

与此相反,我却认为此时,法正刚刚助刘备得到益州,蜀中士族与其有怨者只能求助与大权在握的诸葛亮。

此时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既代理左将军府事(左将军即刘备)。

董和传》: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刘备晋汉中王后,其府称为大司马府)诸葛亮有言“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身为掌军中郎将的董和为诸葛亮的下属,否则为什么要“十反,来相启告”。而董和的职务是“掌军”中郎将。《杨洪传》中载“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刘璋时历部诸郡。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刘备急书发兵,而诸葛亮要问杨洪。诸葛亮是掌兵权,并且有决策权(这里说的是国策,即是否拼全力攻克汉中),即是否发兵,否则何须“问”。而汉中前线的兵权和大政决策权显然在刘备之手。

另外,诸葛亮发兵的同时,建议刘备任杨洪代理法正蜀郡太守之职(表洪领蜀郡太守),获得批准。而且由于“众事皆办”,杨洪就因为事情办的好,正式继任蜀郡太守(遂使即真)。须知此刻法正正在汉中军前,日日与刘备相对,但诸葛亮仍然使其失去了京畿太守之职,而法正却没有什么办法。

网络配图

彭羕为法正所荐,刘备定成都,任治中从事。因为诸葛亮对此人不放心,于是降职使用。“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羕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可知,此时法正还活着。也就是说,对于法正举荐的人,诸葛亮不满意,刘备就将其贬谪。

刘备晋汉中王后,

“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而关羽知道刘备拜黄忠为后将军后,竟不受拜。(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作为假节钺的前将军权利要较张、马、黄高。)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刘备晋汉中王后,诸葛亮同样参与了人事任免决策。

以此可知诸葛亮从刘备定成都到刘备晋汉中王这七年间,虽然官职似乎不高,但却掌兵权,能决策国家大政,同时对人事任免有相当大的权利。当然,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官职不高,却一言九鼎,就是诸葛亮的死敌——司马懿。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梁武帝萧衍: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衍

    导读:梁武帝,名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是南梁朝的开国皇帝。他博学能文,精通音乐、书法,在年轻时曾与谢眺、沈约等名士一起被誉为“竟陵八友”,是当时文化界的名人。登上帝位后,他在执政前期曾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他矫正前朝的诸种弊端,鼓励学术,减轻人民负担,勤政爱民,虚心倾

  •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贵妃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

  • 刘邦当断则断大英雄?还是抛妻弃子真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主公,项羽军队已经从西面入城,守城将士无力阻挡,现在已经退到内城了。”“什么?”看到面前气喘吁吁跑来报信的下属,正在和美人饮交杯酒的刘邦,吃惊地吐出了这两个字。项羽怎么这么快就打回来了?自己刚打下他的老窝彭城,这位子还没有坐热,现在就要撤走?网络配图想到这里,刘邦看了看眼前貌美如花的美人,心中颇有

  • 哪位造就盛世王朝的开国帝王被野史丑化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渊

    北周天和元年,即公元566年,是群雄割据的中国南北朝时代,掐到十分乱的一年,人们茶余饭后说起来,说多了就不住叹气:这里外掐的狼烟四起的糟烂时代,到底啥时候是个头?然而,就是这一年的4月8日,北周都城长安的一户公爵家族里,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这个生在名门的新生儿,此后历经半生浮沉厮杀,终于彻底结束了

  • 揭秘刘备凭借一张名片而三分天下有其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刘备由于在《三国演义》里的出色表现,让大家对于这个“爱哭”的刘备有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戏称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但这肯定不符合史实,按照《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哭的次数比孙权和曹操都少,但是由于《三国演义》太出名了,所以很多人拿《三国演义》来当历史了,包括鲁速君有的时候也不敢保证不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

  • 元顺帝脱欢铁木儿竟然是宋朝皇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顺帝

    历史真真假假,野史杂陈,难辨真伪。因此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帝王是他人私生子的趣闻,诸如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不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而是文明太后的私生子。网络配图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清朝乾隆皇帝是汉人。诸如此类,权当民间传说一看,不足为信,但元朝

  • 宋朝:大英雄狄青竟然因烧纸未报被贬官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消防灭火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法典,凡触犯条例者,轻则杖笞、监禁或流放洪荒地带,重则斩首且抄没家财。不过,大多数的王朝都是对犯有“失火罪”或“放火罪”的个人进行惩戒,一般不处罚相关的官员。但是,独有宋代是个例外。宋代的火灾比较多,据《宋史·五行志·火》记载,两宋三

  • 揭秘慈禧太后死后口中的夜明珠到底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

    “(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盗取慈禧口中夜明珠的军阀孙

  • 咸丰帝的另一面:上台之初就打掉了这两只老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丰

    在世人的眼中,咸丰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平庸皇帝。面对内忧外患,他不思进取,一心扑到酒色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以至国家更加混乱。其实,在咸丰帝即位之初,也有一颗雄心壮志,也誓言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且,为此他还在即位一年之内,除掉了两个手握实权、但却假公济私、不干活的权臣。这两个权臣分别是内阁首辅穆

  • 他的实力不下于诸葛亮 死法却窝囊至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瑜

    在三国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英雄却层出不穷。周瑜和诸葛亮同为这个世道的杰出人物,敌对的同时,却也惺惺相惜,我想,周瑜的死,诸葛亮也一定很伤心吧!但是周瑜的死却受到了后人们截然不同的评价,很多人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争议的背后,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赤壁一战所引发的中心问题就是决议荆州归属问题,夷陵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