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清两个女人为何能一招搞定八个男人执政?

晚清两个女人为何能一招搞定八个男人执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1/23 4:11:00

中国古代是男权掌控乾坤、坐拥天下的时代,是女人听命于男人、服从于男人的时代。然而,在晚清时期,却有一段两个女人征服八个男人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那么,这两个女人是谁?这八个男人又是什么人呢?

清朝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这一年的七月十五日,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卧床。十六日,咸丰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时说:“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说:“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咸丰召见这八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也是上面所说的八个男人。

在召见这八个男人之后,咸丰又召见了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皇后钮祜禄氏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并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驾崩。那么,这两个女人为什么要同那八个男人作殊死较量?又为什么一招就能够搞定这八个男人呢?

说起来,当时咸丰死后,朝廷存在着三股主要政治势力:

其一,朝臣势力。其集中代表是顾命“赞襄政务”八大臣,即八个男人: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其二,帝后势力,就是六岁的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他们虽是孤儿寡母,在帝制时代却是皇权的核心。咸丰在临终之前,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符信。就是说,奏折“经赞襄大臣拟旨缮进,俟皇太后、皇上阅后,上用‘御赏’下用‘同道堂’二印,以为凭信”。这两颗印章,“御赏”之章,为印起;“同道堂”之章,为印讫。将“御赏”章,交皇后钮祜禄氏收掌;而将“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因载淳年幼,“同道堂”章实际上是由其生母懿贵妃掌管。咸丰的旨意是在他死后,由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与八大臣联合执政,避免出现八大臣专权的局面,也避免出现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专权的局面。

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实权在八大臣之上,因为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如果不加盖“御赏”和“同道堂”这两颗起、讫之章,那么八位顾命大臣是发不出所有“诏书”和“谕旨”的,顾命八大臣之议决均不能生效。相反,由内臣拟旨而不经过顾命八大臣同意,加盖“御赏”与“同道堂”两章即可生效。因此,帝后势力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势力。

其三,帝胤势力。咸丰死时,道光九个儿子中健在的还有五阿哥敦亲王、六阿哥恭亲王、七阿哥醇郡王、八阿哥钟郡王、九阿哥孚郡王等。在咸丰死时恭亲王三十岁岁、醇郡王二十岁,都年富力强。大敌当前,咸丰皇帝和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多逃到避暑山庄,几乎没有一个人身临前线。恭亲王、醇郡王都是空有爵位的闲散亲王、郡王,既不是大学士,也不是军机大臣,更不是御前大臣,却要挺身在第一线,处理那么一个乱摊子。恭亲王本来就对咸丰登上皇位心怀不满,且被免掉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八旗都统,要往承德奔丧又遭到拒绝,特别是他作为咸丰皇帝的血亲而未列入“御赏”、“同道堂”章顾命大臣,于情于理,都不妥当。旧怨新恨,汇聚一起。况且,恭亲王奕不是孤立的一个人,他同醇郡王等联合起来,同帝后势力联合起来,同朝中顾命大臣以外的势力联合起来,成为朝中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由此可见,在对待顾命大臣的态度上,帝后一方同帝胤一方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在朝臣、帝胤、帝后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力量对比上,显然帝胤势力与帝后势力占有优势。

反观咸丰苦心安排的顾命八位大臣,他们是满洲贵族与军机大臣结合。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权力平衡的结构,其实不然。因为咸丰没有把帝胤贵族的势力纳入到“顾命大臣”的权力系统内。比如说,用恭亲王“摄政”、或“议政”、或“辅政”、或“赞襄”,后来情况会不一样。当时恭亲王三十岁、慈禧二十七岁,咸丰可能吸取了先辈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引起叔嫂、叔侄矛盾的教训,才作出如此决定的。从后来慈禧一度重用恭亲王来看,这种结合是难以避免的。

如果单从人数看,顾命大臣是八个男人,而两宫太后是两个女人,即便加上同治和恭亲王,也不过是两女一男和一个孩子,且帝、后为孤儿寡母。然而,两宫太后与帝胤贵族却代表两个强大政治集团和两股强大政治势力。因此,咸丰的顾命八大臣的安排,无疑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只看到朝中的两股政治势力,而忽视了以恭亲王为首的第三股政治势力,也就帝胤势力,因此没有将朝廷三股政治势力加以平衡的可能,特别是咸丰对慈禧与恭亲王两人的政治潜能、对权力失衡形成的政治危局,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其结果是:帝后势力同帝胤势力的结合,发动惊动天下的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一举摧毁了“赞襄政务”顾命八大臣集团,代之以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主政,继而出现慈禧专权的局面。这是咸丰生前所始料不及的。顾命八大臣在“辛酉政变”中,政治力量对比处于下风,不可避免遭到一触即溃的失败命运。

咸丰皇帝临终前没能正确平衡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导致辛酉政变的发生。这也就是两个女人为什么能够一招高定八个男人的根本原因。八个男人的一触即溃,两个女人的从容主政,从而导致女人“垂帘听政”局面的出现,影响中国历史近五十年的时间。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的奇葩爱好:是有多不想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纬,朱由校,赵佶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我们知道的有不少,但是像下面这些奇葩的皇帝还真是少见。1.爱扮乞丐--北齐后主高纬北齐后主高纬喜欢玩扮演乞丐的游戏,在后宫建了一个贫儿村,让侍从穿上破烂衣服扮演乞丐,自己也扮演成乞丐混在其中,拿着一个破碗,到处讨饭吃,纯属无聊到极致的人了。如果如今有个家产上亿的人这么做,我们是不

  • 揭秘:三国最牛家族不是魏蜀吴三家而是诸葛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是诸侯争霸,魏蜀吴三家并立,成就一方霸业。但是在这个时代,最牛的家族还不是他们三家。但有一个家族,却能在三个国家中立足,且地位显赫,位居三公之职,在三国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这是哪个家族呢?虽说不是魏蜀吴三家君主,确实蜀汉丞相诸葛亮家族。网络配图诸葛亮兄弟三人,大哥诸葛

  • 花将军战太平:鏖战三日最终被乱箭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自濠洲(今凤阳)起兵,仅六年时间就攻占了江淮大片土地。位于安徽东部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也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许瑷为知府,花云为枢密使,王鼎为院判。花云(1321~1360),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投奔朱元璋

  • 冰激凌和涮羊肉是元朝一代“吃货”忽必烈发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中华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君主,还是一位美食家。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诣,还颇有点“冰火两重天”呢。说起蒙古族,大家的印象必定是蒙古包,悠远的长调,碧青草原上剽悍的驯马人。蒙古

  • 唐中宗李显为何会心甘情愿的为了老婆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中宗

    男人,给别人争执,无非是老婆孩子。俗话说老婆孩子不让人,不过历史上有个人却心甘情愿看着老婆跟别人私通,这个人不是别人,还是贵为一朝天子的唐中宗,此人叫李显。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儿子,母亲很强势,李显小时候没少受罪。那个时候,武则天一心向上爬,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挡我者死,李显本来就胆小,自然害怕成

  • 揭秘为何赵云和马超一直不被刘备“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马超

    三国里,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马超了,所谓一部三国史,前表吕布,后表马超;可是堪比吕布的马超,自从归降刘备后,就一直被雪藏,郁郁而终,实在是可惜。还有一个让人可惜的就是赵云了,赵云武艺高强,从在公孙瓒手中率领白马义从来看,赵云领兵能力也不弱;可是至少在刘备时期,赵云几乎没有独立领兵的机会,实在是太可惜了

  • 苏东坡苏轼竟然这样:将怀孕了的姬妾送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东坡

    古代由于法律以及社会观念影响,大多数男子也并不把自己的“姬妾婢伎”当一回事,与现代人的平等观念恰恰相反,假如他们表现得把姬妾平等相待的话,反而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认为他自甘堕落、没品没行。唐朝乔知之爱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由于她身份低贱,身为官员的乔知之不能娶她为妻,便甘愿不婚。结果窈娘被武延嗣强夺

  • 他是三国超一流武将 其远见卓识不输任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

    《三国演义》中将星云集,其中既有如吕布、关羽、张飞一类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将,又有如周瑜、张辽一类智勇双全的智将。但如果说到文武双全的将领,赵云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赵云的远见卓识在小说中独树一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备进军益州后,经过与刘璋之间数年征战,最终成功夺取益州。胜利之后,刘备打算

  • 惊呆!杨贵妃倾国倾城竟然只是一个人的代替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贵妃

    杨贵妃的生命中,出现过两个男人,这两个男人还是父子关系。但是这两个男人中也因为一个女人联系起来,那个女人却不是杨贵妃,而是武惠妃。杨贵妃一生都没有摆脱武惠妃的阴影,因为一个活人不可能与死人争宠。武惠妃姓武,没错她和武则天有亲戚关系。这个武姓既是武惠妃的幸又是她的劫。武惠妃的父亲早死,她被接入宫中抚养

  • 千古太后第一人:兵马俑竟然是她的陪葬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芈月

    芈(mǐ)八子也称宣太后,传说芈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亦自她而始,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秦始皇兵马俑是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最近却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兵马俑是为秦宣太后陪葬的——秦始皇兵马俑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