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秀的大哥刘縯最后为什么死那么惨?

揭秘:刘秀的大哥刘縯最后为什么死那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3/11 0:16: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昆阳之战中,除了刘秀立下奇功外,刘秀的大哥刘縯也功不可没,因为他拿下了军事重地宛城,不但给自己留有后退的安身之地,而且还给新军以心灵上的沉重打击。因此,随着这一场世纪大战的结束,大家看刘和刘秀的眼光早已变了。

那些道貌岸然的绿林军,以及那个平庸的更始皇帝刘玄,视他们两兄弟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刘秀知道,只要他心态保持得好,拥有一颗超乎常人想象的平常心,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闲看眼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别人怎么看他,他毫不在意,因为他正在放眼苍穹。世界在他心中翱翔,他心怀天下。

刘縯却没有体悟。毕竟他的性格是属于那种豪爽型的,他做事向来喜欢我行我素,认为是对的,认定的事,就会雷厉风行地去做。因此,即便是有所感觉,他也不会往深里想,从而慎之又慎地为人做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快,刘玄手中的“屠龙刀”,就对准了刘縯。而在绿林军的眼里,绿林军将领王匡王凤、陈牧、朱鲔等人认为刘縯一天不除,他们就一天不得安宁。因此,他们交头接耳一番后,更始皇帝刘玄的办公桌前小报告便如雪花般飘来,今天这个人说刘的坏话,明天那个人说刘不好,到后来干脆联名上书,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杀刘縯,保江山社稷。

刘玄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开涮的对象是刘縯手下一个叫刘稷的将军。

刘玄选择拿刘稷为突破口,自然有他的理由。

刘稷和刘同是宗室子弟,是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深得刘的喜爱,两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刘稷一直视刘为皇帝的不二人选,但结果却大跌眼镜,让刘玄拣了个便宜。对此,刘稷相当不满,刘玄登基当天,他便以公开发表演讲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最先起兵革命的是刘縯、刘秀兄弟,再怎么也轮不到你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刘玄来当皇帝,这是什么世道啊!”

都说祸从口出,刘稷为了逞一时口快,被刘玄抓住了把柄,他虽然当时气得有找块豆腐撞死的冲动,但想想自己刚刚黄袍加身,想想自己贵为革命军之首,理智战胜了冲动,他没有选择“冲冠一怒”,而是选择了“隐忍”。因为刘稷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后,便马上打下了鲁阳。

刘稷立了大功,刘玄表现得很大度,马上就封他一个头衔——抗威将军。刘玄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刘稷你有功,封你为将军,但你竟敢公然在背后骂我,违抗我的龙威,那就叫你抗威将军吧。

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刘稷应该收敛自己,好好反省思过才对,然而,性情刚烈的刘稷这次不再是“抗威”了,而是“抗旨”。他撕毁诏书,拒绝刘玄的封赏,将来使乱棍打出。

都说冲动是魔鬼,刘稷已经冲动一次了,心胸狭窄的刘玄早已对他怀恨在心了。但因为刘玄刚登基,根基未稳,再加上也不能因此就以“莫须有”的罪名直接给刘稷定罪。因此,刘玄收起了手中的屠龙刀。然而,这次刘稷继“言”之后,来了个“行”,公然抗旨,已犯了滔天大罪。

这一次,手握刘稷“把柄”的刘玄,没有再选择隐忍,而是利剑出鞘了。他立马派了几千人马把刘稷捆了个严严实实,押回宛城。拒绝封赏,那叫抗旨,撕毁圣旨,那叫谋反,殴打使者,那叫无法无天。因此,抓捕、定罪、砍头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证明,刘玄只做了“三部曲”中的抓捕和定罪,并没有直接砍刘稷的头。

这不是说刘玄不想砍刘稷的头,而是刘玄不能直接砍刘稷的头。

那是因为刘稷后台硬,他有刘撑腰,刘玄不敢一意孤行就直接砍了刘稷。聪明的刘玄想到了一石二鸟之计,他要利用刘稷这个“食物”,引刘这条“蟒蛇”出洞。

果然,刘縯听说刘稷被抓后,心急如焚,立马找到刘玄求情,刘玄显得很为难的样子,说了一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高论。刘縯不吃这一套,强硬地来了个“据理力争”:“必须马上给我放人,不然后果自负。”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已毫无回旋余地了。刘玄的脸上没有一阵红一阵白,而是铁青,铁青得可怕。因为他的眼睛早已透露出一股杀气。

而直接引导这股杀气爆发的是大司马朱鲔和李轶。朱鲔就不用多提了,这个权倾朝野的新贵,因为有“拥立”之功,官位排名榜首。他早就视刘縯为眼中钉肉中刺了,想除之而后快。因此,他站出来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也在情理之中。但李轶也反戈一击就让人看不懂了。毕竟他和李通当年是最早联合刘氏兄弟举事的哥们之一。但如果你明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俗语就能理解,为什么李轶自刘玄当上皇帝后,会离开刘縯的怀抱而改投刘玄的怀抱了。

关键时刻,朱鲔和李轶两人合力将了刘一军,大概意思是说刘造反之心昭然若揭,不杀他,不足平民愤。

这哪儿跟哪儿啊?居然跟民愤扯上关系了。符不符合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因为这对刘玄来说已经足够。他终于抓到刘的把柄了,找到杀他的理由了。

当下刘玄直接终止了跟刘縯的这场激烈的辩论赛,进行了总结陈词:“刘縯,你的部下抗旨谋反,乃是你放纵所致。”意思就是说你犯了包庇罪,之后,刘玄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直接把刘縯和刘稷送上了断头台。

可怜的刘縯到死时也不明白,声名赫赫的他怎么说被砍就被砍了呢?只留下恨意绵绵无绝期。

标签: 刘縯汉朝

更多文章

  • 刘秀能成功称帝,少不了这三大地方势力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光武刘秀称帝其实并不容易,他也是遇到了重重阻力才坐上最高的权力金字塔。在刘秀的麾下,曾有三大集团,他们都对刘秀称帝帮助很大,正是有了他们,刘秀才得以一统全国。汉光武刘秀麾下有三大集团,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例,这些

  • 盘点曹魏历史上的五位车骑将军,个个都是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三国

    魏国历史上曾有五位车骑将军,他们都是魏国内部数一数二的猛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魏国历史上曾经的五位车骑将军。曹仁是魏国的第一任车骑大将军,其是曹魏的宗室大将。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曹仁就作为本族子弟加入其中。其在曹操征讨诸侯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可以说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宗室大将。曹仁以善

  • 张松助刘备三分天下,最后结局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趁着赤壁之战胜利的优势,孙刘联盟抗曹,局势一片大好。刘备此时手中已经掌握了武陵,桂阳,荆州,长沙四处重地。向西望去,沃野千里的益州横亘在那,似乎召唤着仁义皇叔前去收取,以此达到诸葛亮保岩阻,战

  • 诸葛家族的神童,诸葛恪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恪,三国

    你真的了解诸葛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家族还有一人也可称得上三国中的独秀一枝,此人就是诸葛恪。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的权臣,是吴国大将军重臣诸葛瑾的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儿,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诸葛恪这个官二代成年后才得以被拜为骑都督。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继承了诸葛氏家族的某

  • 除和珅外清朝最大贪官,奕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奕劻,清朝

    你们知道奕劻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和珅凭着语言天赋,深厚的国学知识,聪明的头脑,再加上会揣摩上意,深受乾隆信任,从此一路青云直上,竟然兼任了首席大学生,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等朝廷十个核心部门的总管,和珅成了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实权人物,这也为他日后贪腐提供

  • 李定国:明末抗清名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定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定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农民起义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各地饿殍遍野,农民起义也渐成燎原之势,逐渐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此时年仅10岁的李定国,正在这片土地上挣扎求生。当然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张献忠,张献忠见李定国聪明伶俐,便将他带到军营,抚养其长大。和

  • 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其实此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崇祯,万历,李成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于应天府。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过了俩月才登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史料的记载,李世民即位是在武德八月初九,“八月甲子,(李世民)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此时距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既然李世民已经采取非正常手段来夺取皇位,为何还要等待两个月的时间呢?其实这件事的原因并不复杂,简而言

  • 他是北宋第一名将,狄青为何最后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狄青,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狄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宋一朝,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朝廷统治,宋朝的历代帝王对武将都是多加防范。并经常更换统兵将领,设置枢密院来负责军务,以把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从而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可谓位高权重,一般

  • 嘉庆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儿子

    还不知道:嘉庆的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帝接过来的是乾隆留下的烂摊子,嘉庆也是一个平庸的天子,他既没有政治胆略也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开拓的魄力,嘉庆朝是清朝由盛及衰的时代。嘉庆帝一共有五个儿子:皇长子无名氏,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