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 孙权为何最后传位给十岁的孙亮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 孙权为何最后传位给十岁的孙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3/12 17:45:34

还不知道:孙权一共有七子,孙亮仅位居第七,孙权为何传位才十岁的孙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确立皇位继承人,又被称为“定国本”,为了确保统治稳定,一般皇帝很早就确立并培养储君,以防皇帝本人不测之后权力交接平稳。太平时期,皇位或可传承于幼儿,但群狼环伺之际,皇位一般都是传承于有能力的成年人,比如司马氏政变之后,掌权者司马师有一养子司马攸,由于养子年龄较小,无法掌控局面,所以司马师去世之前,将权位交给了弟弟司马昭,而不是司马攸。

三国晚期,风云激荡,魏国屡屡发动征吴战争,东吴岌岌可危,但这时东吴皇位传承却出现了奇诡一面:孙权一共有七子,孙亮仅位居第七,孙权去世之时孙亮才十岁,根本无法应对险恶局势,为何孙权却传位孙亮?

孙权一共有七子,即: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其中最大的是孙登,出生于209年,最小的是孙亮,出生于243年,两人年龄相差30多岁。

孙登是孙权长子,由孙权正室徐夫人养大,这是因为生母地位卑贱,于是连抚养孙登的权力都没有。虽然孙登母亲出身不好,但在孙权心目中,孙登才是东吴真正的继承人。

221年,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为孙登选择老师,并为孙登培养势力,最典型的是让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等进宫,为孙登侍讲诗书。其中,孙权认为张昭向白侯子安学习过《左氏春秋》,得到了名师传承,于是想出一个繁琐的办法,让其子张休先听张昭讲授,再回宫转授孙登,如此大费周章,表明了孙登在孙权眼中的地位。

225年,孙权为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当时,周瑜虽死,但周家是传承百多年的大家族,周瑜又还有余威,孙登联姻周家,非常利于未来掌控东吴,因此孙权为孙登可谓是操碎了心。

229年,孙权武昌称帝,即立孙登为皇太子。随后,孙权迁都建业(南京),就让孙登留守武昌,并派陆逊镇守武昌,辅佐孙登。之后,孙权一旦出征时,就让孙登镇守后方。

也就是说,孙权是100%的准备传位于孙登。可惜,241年孙登英年早逝,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已:“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孙虑是孙权第二子,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被孙权任命为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是东吴镇守一方的诸侯。但与孙登一样,孙虑也是英年早逝,早在232年就已去世,享年二十岁。

孙和是孙权第三子,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深受孙权宠爱。而且,孙和与孙登关系很好,孙登去世之前推荐孙和为太子,即“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242年,孙登去世第二年,孙权册立19岁的孙和为太子。孙和没有辜负孙登期望,为人和善,处事公平,严以律己,《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如果不出意外,孙和将成为东吴一代明君。

但孙和成为太子之后,孙权第四子孙霸非常不服,明里暗里纠集一帮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而且,孙和母亲王夫人与孙权长女孙鲁班(嫁给了周瑜之子周循)矛盾尖锐,于是孙鲁班与孙霸结盟共同对付孙和。比如,孙鲁班与孙霸散布谣言,说孙和暗中谋划夺权,对孙权不敬,王夫人在孙权病重时脸上露出笑容等。

经过数年谗言洗脑,孙权终于相信孙和是小人,于是将孙和软禁,250年降为彰王,被再封南阳王,安置于长沙。孙亮即位之后,孙和坐罪赐死,享年三十岁。

孙权第四子孙霸,之所以能与孙和分庭抗礼,与孙权宠爱密不可分。

242年,孙霸受封鲁王,更为重要的是,孙霸很受孙权宠爱,与太子孙和不相上下,于是孙霸萌生夺嫡争储之心,结交大臣和孙鲁班陷害太子,进而造成朝野动乱,史称“南鲁之争”。不过,孙霸尽管成功毁掉了太子,自己却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是双输,250年孙霸图谋害死孙和一事曝光,被孙权赐死,其党羽全寄等被诛杀。

孙霸虽说品行有亏,手段不太光明,但见识能力却是一流,所以时人赞之“德行内著,美称外昭”、“天挺懿德,兼资文武”等。

可以说,孙权前四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都能独当一面,都有一代明君潜质,可惜或英年早逝,或死于内耗。截止孙权去世之前,这四个儿子已经彻底退出皇位传承序列,那么剩下的三人之中,孙权为何传位年龄最小的孙亮?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妻子是袁术孙女,孙权在世时,史书对孙奋描述不多,主要是孙权去世这一年,封孙奋为齐王、迁居武昌。

孙休(生于235年)是孙权第六子,孙权去世时17岁,在当时算是已经成年。以孙休年龄推断,孙权去世之时,孙奋应该超过17岁。

既然如此,为何孙权不选孙奋或孙休,而传位才10岁的孙亮?原因非常简单,孙亮出身不凡,母亲是皇后,是孙权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

243年,孙亮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出现异像,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予她,之后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下孙亮。当时,孙权年岁大了,而孙亮年又最幼,因而特别疼爱孙亮,于250年将其立为皇太子,同时立潘淑为皇后。而且,史书记载孙亮非常聪明,《建康实录》记载“年七岁为皇太子,见傅相具师资之礼,大臣重之”。

与孙亮出身不同,孙奋母亲叫仲姬,从她被称为姬来看,地位应该并不高;孙休母亲是王夫人(孙和母亲也叫王夫人,但不是同一人),孙权的一位妃嫔,地位远不能与皇后潘淑相比。与此同时,孙奋与孙休出生时,都没有异像出现。

因此,孙权最终传位孙亮,而没有选择孙休、孙奋。

孙权去世之后,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诸葛恪(诸葛亮侄子)、孙弘、孙峻等辅政。但在第二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手里。三年之后孙峻病死,将执政大权交给了堂弟孙綝,而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挟天子之令清除了不少异己,成为东吴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孙綝夺权这一过程,让东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这是东吴越来越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258年,孙綝废掉孙亮,将其贬为会稽王、候官侯,据说孙亮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估计实际是孙綝将其毒杀。之后,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因此孙休成为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但并没有改变东吴国力下降的局面。

孙休这个人真比较仁义,给四个儿子起名用冷僻字起名,原因在于随便哪一个儿子登基,这样的冷僻名字几乎都不用世人避讳。汉宣帝刘洵,原名叫刘病已,称帝之后,民间就要避讳“病”与“已”,于是时人调侃“病都生不起了”,所以才改名刘洵。与之相似的是明朝皇帝名字,之所以奇葩,也与这一原因有关。

264年,蜀国刚刚灭亡,东吴完全处于魏的包围里,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孙休去世,内部形势又一次不稳,让东吴雪上加霜。由于孙休儿子年龄都非常幼小,于是博弈之后,权臣决定让孙和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就是东吴的末代皇帝。

总的来说,东吴之所以没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吴权力交接不平稳,夺嫡之争过于激烈,国内派系林立,互相内斗不已,陆逊等去世就与夺嫡之争息息相关,这些都导致东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否则,以东吴地理位置,庞大的疆域与人口,以及层出不穷的名将,东吴或许能与魏晋长期对峙。

参考资料:《三国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孙权孙亮

更多文章

  • 吕布联合王允杀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吕布是真的为了貂蝉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王允,董卓

    对吕布为何与王允合谋诛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里著名桥段,王司徒巧施连环计,吕布手刃义父董卓。可笑,董卓至死还不知道干儿吕布为何要背叛自己。一句“吾儿奉先何在?”得到的回应却是“有诏讨贼!”在王允的连环计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王允的养女貂蝉,她

  • 崔浩力赞征讨柔然北凉等国,最终为何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崔浩,北魏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

  •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恂,蜀汉

    刘恂(?—约311年),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洛阳。泰始七年(271),刘恂

  •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嘉,三国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

  •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琰,蜀汉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

  •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遵,南宋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

  •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庞统,道号凤雏。乃是刘备帐下首席军师,同时庞统先生也是公认的智谋双绝,其才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本人不但精通谋略,更知晓地理、天文等知识。但是像庞统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轻易死在落凤坡?这其

  •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晃,曹操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

  •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陆机,西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