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名将太史慈死于在什么战役中身亡

东汉末年名将太史慈死于在什么战役中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42 更新时间:2024/2/10 18:56:13

太史慈是那个国家的人?如果放入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太史慈出生于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形成初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来看,将他列为吴国人比较恰当,虽然他本身并非是一开始便投奔效忠于吴国的,但一度易主之后便誓死效忠于吴国孙策孙权两兄弟了。

太史慈一生机智过人,善于骑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东汉末年,也曾为官过,为当地破了一个长久难破的案件,成功地将恶人绳之于法,但也因为如此,把自己的前途给搭了进去,无法继续为官,只能带着老母避世了。

在安顿好年迈的母亲后,太史慈便开始四处找寻明主,以寻找自己的前程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太史慈是拜在扬州刺史刘繇门下的,当时吴国孙策来攻打刘繇,刘繇下属给他出谋划策,让他排出太史慈阻挡吴国的进攻,但刘繇却看不起太史慈,不肯命他为将出证孙策。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太史慈仍然碰上了孙策一群人,太史慈不畏惧孙策,与孙策大战三百回合,终于两人打成平手,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两人皆有交锋,孙策爱惜人才,几次三番的招降于太史慈,最终太史慈被感动,弃刘繇而投奔孙策而去,成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又一员猛将。吴国得其相助,可谓是如虎添翼。

太史慈的一生先后在吴国效忠孙策、孙权二人,在对抗刘备的战役中牺牲。

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终其一生,在这世上共走了四十一年,在他去世时,享年四十一岁,他的折损为孙吴的一大损失,在他死后,吴国越发的衰弱落末下去了。

那么太史慈究竟因何而死,是死于交战还是因病去世呢?

这里有两种说法,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是死在战场之上,另外一种没有仔细描述死因,只说了他死时的年龄并留下太史慈的千古名言。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谈谈这两种结局。

在正史中,对于太史慈的最后描述,是孙权为了防止刘磐的势力扩大,便派出太史慈长期对抗刘磐,太史慈幸不辱命,一直能够有力防守刘磐的进攻,然在太史慈四十一岁时去世,留下千古感慨如今我的志向未能完全实现,但奈何上天不肯多给我一点时间啊,太史慈死后,刘磐的势力便得以扩张。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死于与魏国大将张辽的交战中,此战役发生在现今的合肥。太史慈自从弃暗投明,归属于吴国之后,深受孙策的重用,拜为吴国的大将军,在孙策被谋害后,孙权继位,对太史慈也未有半分看清,仍常常将重任交于太史慈处理。后在赤壁之战中,吴国依旧派出大将太史慈,魏国当时派出大将张辽对战,太史慈在合肥一地遇到魏国的伏击,太史慈大战 ,但不敌于张辽,被张辽用月牙戟重创,最终重伤回营后,经过军医尽力抢救后无效,不治而亡。

太史慈墓

根据历史上的相关记载,太史慈是东汉时期一名著名的将领,更是孙权麾下一名有力的战将,参与了大小战役无数,协助孙权平定了不少战乱,维护了一方安定。然而可惜的是,在公元二百零六年间,这名威震四方的战将太史慈却身患重病,药石无效,在死前他还感慨自己的大志仍未完成便要死去。

在太史慈死后,孙权感恩于太史慈在世期间的战功无数,为其举办了风光的葬礼,将他葬在了北固山上,也就是现在位于江苏镇江市的太史慈墓所在地。

现在游人们所看到的太史慈墓并不是原来孙权为其所设立的,而是经过后来的多次重建翻新所致的。现今的太史慈墓与鲁肃墓同在一个景区内。太史慈墓高度为一点七米,直径约为三米,墓的北侧有一挡土墙,高度为两米左右,长度则为六点八米。墓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东来太史慈”,还画有太史慈的画像,威风凛凛的太史慈身着一身盔甲,右手紧握着刀把,目光凌厉,面容严肃,似乎是在等待着敌军的来袭,随时做好迎敌的准备,石雕将太史慈的面貌完整地展现在后人的面前。现今的太史慈墓已经是镇江市的旅游景点之一,然而当游人们来到墓前时,看到的不仅是风光秀丽的墓的周围的景色,更加从中了解到了这位有过出色战绩的太史慈的生平往事。

可叹的是太史慈直到自己的临终仍没有完成自己征战战场的志愿,想必这也是这位名将最终的遗憾。

标签: 太史慈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一代战神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网络配图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

  • 他拥立公子稷为王:最后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权势

    他是魏冉,战国时的秦朝大臣,是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长弟。当时魏冉的实力比较大,就拥立了秦昭襄王登上宝座,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网络配图秦昭襄王即位后,就任命魏冉为将军。魏冉也帮他平定了一系列图谋不轨的人。当时因为秦昭襄王还小,就由宣太后掌权,魏冉也执掌了大权。魏冉成为国相还有一段故事呢,当时赵国人楼缓来

  • 堂堂一代帝王为什么在心里最恨的竟然是姚启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一代帝王

    清朝康熙年间,姚启圣作为康熙身边最重要以及最为忠心的一位谋士,历史盛传康熙曾经对姚启圣有过千古一骂,只是真的有这么一骂吗?虽然说姚启圣是在康熙统治下为官,但是这一生却是着眼于满清的利益,在他身上并没有被种族的观念所蒙蔽,姚启圣在当官的时候,常常都有向康熙表述过自己对于满汉之间不平等待遇的不满,以及满

  • 古代皇帝都要立皇后看管后宫 唯独他是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皇帝

    古代帝王,我们都知道他们都有一个正妻——皇后,掌管着后宫之事。但是在我们中国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却一生都没有立后,他就是秦始皇,这是为何呢?秦始皇出生在赵国,其于其父当时是赵国人质,因此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其父回来,他们的境况也让人堪忧,不过真正难熬的日子,应该是在秦赵两国开战的日子,赵国想

  • 太监刘瑾下场如何?被凌迟处死割成三千多片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瑾

    明朝的一大特色就是宦官当道,明朝出现的宦官可真的是不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刘瑾这个著名的大宦官。刘瑾公元1451年在陕西兴平出生,去世于公元1510年,其本姓为谈,后来他六岁的时候被太监刘顺收养,因此改刘姓,后来刘瑾顺其自然的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听说死的很惨。早些年的刘瑾并不怎

  • 清朝最累皇帝不睡整宿觉 天下一人扛最后给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

    清朝最累皇帝是谁?除了雍正恐怕没有别人了。这位皇帝一天批阅10件奏折,处理40件题本。目前存档的雍正朝奏折有4.16万余件,其中汉文3.5万余件,满文6600余件,六部及各省题本19.2万余件。这么多批件,雍正还不是看完就得,还件件都写朱批,有的朱批多达几千字。另外,雍正还要处理各种军国政务,官吏任

  • 史上最离谱皇帝:在位27天干1127件离谱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最离谱皇帝,刘贺

    西汉有一位皇帝,在位仅27天,却干了1127件离谱事,让宫人脸红耳热,难以启齿。这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汉朝第九位皇帝——废帝刘贺。这位是史上最离谱的皇帝,没有之一。刘贺接的是汉昭帝的班,因为汉昭帝没有儿子,大臣们便想到了他。因为他是汉武帝之孙,汉昭帝哥哥。网络配图元平元年(前74年),18岁的刘贺被拥

  • 揭秘历史上只迎娶一个老婆的皇帝竟是明孝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佑樘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还真有一个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朱佑樘之所以会这样

  • 他是太上皇死后却遭顺治鞭尸 是顺治太狠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顺治

    顺治帝是幸运的,即名为“福临”,而果然福临。他父亲之死是非常突然地,突然到来不及确立传位的子嗣,这也是小福临的第一件“幸事”——他拥有了争夺皇位的资格。要知道,福临年纪幼小,且并非是嫡长子,所以如果皇太极早早的定下传位者,他可以说没有任何的胜算。当然,就算此时也不容乐观,他的竞争对手太强,而当时的他

  • 揭秘后唐第一名将刘仁瞻 苦守坚城绝不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仁瞻

    在民间演义中有杨延昭和戚继光斩子以正军法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并无此事。历史上真正为了保守疆土,阵前杀掉儿子的,是后唐第一名将刘仁瞻。显德初年,周世宗攻打南唐。两军争夺两淮之地。因南唐的援军都被打掉,寿州成为孤城,但刘仁瞻坚守不让,周世宗也亲临一线指挥。网络配图刘仁瞻见到周世宗的伞盖,挽起强弓射去,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