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失败原因: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李自成失败原因: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6/23 18:04:25

谈及明末农民战争,人们在赞扬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的同时,也感慨其溃败之迅速。细究起来,李自成败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说到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妨先从他任用的谋士谈起

李自成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他带领村里一批饥民投奔起义军,不过直到崇祯十三年攻入河南之前,他都不曾吸纳一名儒士,遇到重大问题,只能同身边的起义将领商议解决.

崇祯十三年秋,李自成率少数人马攻入河南淅川、内乡一带,起义队伍也从50骑迅速发展至数万人。随着起义势力的复兴,牛金星等几个失意知识分子前来投奔,李自成随即任命他们充当谋士。他们对农民军军纪的整顿、人才的招聘和政权的建设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特别是帮助李自成制定“均田免粮”的口号和“五年不征”“不当差,不纳粮”“平买平卖”的政策。

不过,李自成起用的这些知识分子,大都是下层的失意文人。如牛金星,天七年(1627年)举人,“通天官风角诸书,亦颇讲孙吴兵法”,曾做过塾师,因儿媳之死,与姻翁王士俊反目兴讼,被官绅合谋诬陷,逮进大牢,革去功名;河南人宋献策,连个秀才都不是,但粗通文墨,“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学”,崇祯十四年经牛金星引荐加入起义队伍,向李自成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还有一位流传很广的所谓李自成的“谋主”——河南杞县人李岩,但自清代以来就有不少人考证其为“乌有先生”,就算实有其人,也不过是个举人。

后来,随着起义势力的不断壮大,李自成还任用了其他谋士,但层次都不高。这些下层知识分子,长期生活在乡野或江湖之间,不仅缺乏带兵打仗、从政治国的经验,而且视野狭隘,不能准确把握全国形势及其走向。他们的出谋划策,也就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与失误,从而为起义军的日后败亡埋下祸根。

比如说,“均田免粮”的口号和“不当差,不纳粮”“五年不征”的政策问题。在当时,这些无疑会赢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但绝对平均主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赋税是国家机器存在的基础,不征赋、不派役,大顺政权的机器就无法运转。因此,农民军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但大顺政权的解决办法却是追赃助饷,即严刑拷打迫使官绅交出财产,以充军费。在河南,大顺政权的官员“下车即追比助饷。凡有身家,莫不破碎,衣冠之族,骚然不得安生。甚则具五刑,而死者比比也”。这种做法造成的后果,就是将明朝的官绅乃至士大夫推向明王朝或清王朝一边。吴三桂之所以在投降大顺政权后又叛顺降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父吴襄在北京城破后被逮捕“索饷二十万”。

再比如,这些谋士对当时全国形势及其走向的把握也不够准确。当时,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存在着农民军及其建立的政权(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明王朝和清王朝三股互相角逐的势力。不论农民军与明朝哪一方获胜,最终都还得与清王朝展开一场生死搏杀。然而,不管是李自成本人还是其身边的谋士,都缺乏这种统揽全局的眼光,根本没有预料到将来清军入关、问鼎中原的可能,结果终致败亡。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要用低层次而不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充当谋士呢?这就触及到李自成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了。

李自成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没有受过教育,没什么文化,也不熟知以前的开国皇帝如刘邦朱元璋等任用知识分子夺取天下的历史。加上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读书人一旦高中做官,就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李自成对此不免心生厌恶。因此在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知识分子都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崇祯十五年甚至还发生过劓(削去鼻子),刖(砍去双足)襄城诸生的事件。这种粗暴的做法,无异于为渊驱鱼,把知识分子都推向敌对营垒。

后来,李自成虽依靠牛金星等人陆续招募了一些明朝进士,但也只是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行政职务,未曾任用他们充当谋士,这说明他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还是心存疑忌的。即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也只录用四品以下的明朝降官,三品以上独用原明朝侍郎侯恂,那还是因为侯恂被崇祯关进了监狱,李自成认为他必定恨透了明王朝,可为农民军所用。

不仅如此,李自成还规定,所有大顺政权的文官一概受武将即起义农民将领的节制。就是这些被任用的明朝降官,李自成也从未认真征询过他们对天下大势及治国治军的意见。其实,这批降官中不乏对全国形势有清醒认识并具治国治军才干者,有的后来降清,就被清廷擢任六部尚书甚至大学士,为清廷剿灭农民军和南明的抗清武装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李自成能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站稳脚跟之后,广泛网罗知识分子特别是有真知灼见的高层知识分子,那么他在制定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时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大顺政权也可以稳定下来,击败清王朝的进攻,进而统一全国。

当年农民军、明王朝与清王朝的角逐早已随风而逝,现今重温历史,我们不应忘记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深刻教训: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任何革命都将走向失败;没有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任何政权都会走向败亡。

标签: 李自成

更多文章

  • 关羽留下的六个传世千古的美名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

    关羽字云长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叱咤战场所向披靡。有关关羽的事迹极多,今天小编挑了六个传世千古的美名事迹,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一、温酒斩华雄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

  • 赤壁之战中孙刘取胜曹操:鲁肃当居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市抗击曹操的一场重要战役,最终曹操大败。很多人都认为,这场战役最大的收益者是诸葛亮,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网络配图从史料上看,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鲁肃,鲁子敬。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曹操带兵南下攻打刘备,荆州的主人刘表病逝,其儿子投降,由于刘备就依靠着荆州

  • 袁崇焕遣使吊唁努尔哈赤背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晚明的重臣之一,但其结局凄惨。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谈谈袁崇焕派使者吊唁努尔哈赤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隐,一起来看看吧。皇太极在沈阳即位。十月,袁崇焕派遣僧人李喇嘛、都司傅有爵等人前去吊唁努尔哈赤,同时祝贺皇太极即位,表达议和的意愿。网络配图实际上,袁崇焕还有更深的用意,即努尔哈赤一死,他的儿子们凶狠

  • 太宗不爱媚娘:李世民竟没有碰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

  • 探秘千古一帝康熙的宽与仁:终出一代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

    康熙皇帝可谓千古一帝,名垂千古。同时康熙活着的时候就很重视自己的名声,始终推行宽仁,在文献上面是有详细记载的。比如他常说:“天下当以仁感,不可徒以威服。”网络配图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更是下诏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表示将“与中外臣民共适于宽大和平之治”。意思就是说他要以宽仁的态度治理天下。在康熙

  • 史上最大贪官和珅是如何惹恼了嘉庆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和珅

    乾隆死后不久,嘉庆皇帝就以和珅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为名,革职入狱。仅过了八天,嘉庆帝便宣布了和珅二十大之罪状,罪其中贪污罪条占到了三分之二,可见后人以此评价和珅是“史上最大的贪官”,丝毫不为过。那么,究竟是谁绊倒了这位“位高权重”的和大人呢?网络配图揣测对象比较深入人心的可能就是《铁齿铜牙》中的纪晓岚

  • 解密中国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

    在中国古代,这种有几个老婆的现象根本不叫做事儿。虽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的法律都明文规定“一夫一妻制”,可在实际生活中,“一夫一妻制”原则遭到破坏,“一夫一妻多妾制”成为常态。特别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换言之,一个皇帝,他老婆的数量最低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 三国历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世人提起诸葛亮总是回想起刘备当初三顾茅庐请其下山,草船借箭........等等,从而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情的绪,而关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更是被广为流传,但是,关于诸葛亮之事情还有一事而被广为人知,那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杀马谡呢?这是惺惺作态还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诸葛亮为何要斩杀

  • 揭秘三国时魏延造反的原因:诸葛亮逼其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

    魏延,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但是,魏延最出名的原因不是他有多会打仗,而是魏延因为魏延他是个发贼,都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脑后有反骨的人早晚要造反。而魏延,是在诸葛亮死后造反的。那么,魏延为什么要造反呢?关于魏延造反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关于魏延造反的原因魏延是个将才,勇略过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可

  • 老婆多不是好事 刘聪拥有三皇后却被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聪

    靳月光,汉国昭武帝刘聪的皇后,是刘聪另一个皇后靳月华的姐姐。昭武帝刘聪非常好色,后宫佳丽无数。不仅如此,他非常荒唐地封了许多皇后。在封靳月光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有皇后刘娥了,并且将刘娥的姐姐刘英也封为了皇后,只是刘英已经去世。网络配图靳月光和靳月华姐妹是靳准的女儿,靳准是个野心家,他早就对他的两个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