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继光世袭父职,官居四品,为什么他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戚继光世袭父职,官居四品,为什么他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32 更新时间:2024/1/8 16:09:3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戚继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戚继光自己不仅刻苦训练,还时时监督和教导弟弟。

弟弟戚继美,很听哥哥的话。

兄弟俩就像西晋末年的大英雄刘琨祖逖一样,同床而卧、抵足而眠,每天早上闻鸡起舞,勤练武艺,打熬筋骨。

某天,戚继光就告诉了弟弟自己的一个决定——参加科举考试。

戚继美一下子就愣住了。

要知道,人们参加科举考试就为了博取功名利禄,但哥哥已经世袭父爵位官居四品,为什么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

戚继光的理由很简单:证明自己。

当然,戚继光所要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指武科举考试。

通过考核武艺以选取武学人才,先秦时已经出现。

构建武学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则肇始于唐,兴盛于宋。

唐承隋制,开科取士,且到了武则天朝,又增设武科,选取武学人才。

当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以战斗中的各种技能以及体能素质为主要项目,仅试武艺,不试策论。

唐朝最有名的武举人就是郭子仪

宋代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学体制,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始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武举考试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插一句,大家受《说岳全传》影响,以为岳飞是武举出身,其实不是。

到了元代,元统治者不愿意看到汉人习武,终元一代,没有举行武举。

在明王朝建立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可是,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连试了三年,朱元璋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罢科举不用。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开科,但只从文科取士,未开武科。

其后的建文、永乐两朝,也都沿袭了朱元璋的思想,未开武举。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国已不复洪武、永乐两朝的威风霸气,也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蜂起,边患频仍。

监察御史朱鉴于是上《请设京卫武学疏》,以唐代武举挑选出裴端、郭子仪为例,说就因为唐王朝得到了这样的盖世大材,从而收到再造奇功,提出开武学,以典武科的建议。

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朱鉴的奏请,下令在南京、北京各办一所武学,立武学学规。

不过,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挞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伟烈雄风,听说瓦剌犯边,便轻亲征之举,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立也因之搁浅。

到了天顺八年(1464年),也就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九十六个年头,英宗病逝,宪宗即位。

宪宗深以“土木之变”为耻辱,而西北边防也已成为了明王朝的心腹之患。再者,武职世袭弊窦丛生,八股取士又难录得全才。于是,于该年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

经过从天顺八年(1464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近四十年的发展,武科考试程序与项目算是初步完善了。

到了武宗朝,明武宗对国家武备建造极其重视,武举制度趋于成熟,所受待遇越来越高。

比如,正德二年(1507年)四月,明武宗诏令:该年武科考试结束,自己将在是府赐宴武举人,该宴就赐宴中府,称“会武宴”。

此举,开明代武举赐宴的先河。

武宗朝的武举人许泰,做官一直做到左都督,被武宗收为义子、赐国姓(朱)、封永定伯。

嘉靖年间“倭患”渐烈,时代呼唤名将。

这个背景下,武举人俞大猷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

俞大猷是嘉靖十四年的武举人,武功高强,曾到少林寺踢馆,横扫少林寺僧众。

戚继光毅然决然地去参加了武科举考试的这年是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他先参加乡试,毫无悬念地录取了武举人,第二年,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到北京去参加会试。

不过,在京师举行会试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戚继光扬名科场的梦想破灭了。

这件大事就是俺答集结起十万人,自古北口进犯密云、顺义、通州等处,兵临京城城郊,对北京就形成了包围之势。

这场变故,史称“庚戌之变”。

俺答来势凶猛,京师震动。

科举考试也就被迫取消了。

但戚继光也不必因此而沮丧,很快,他就在战场上获得了比科场上更光荣、更耀眼的声誉。

当时的京城内只有三四万老弱残兵,难以抵挡十万来寇,大明兵部经过讨论,迅速制定了两项应急措施:

一则是火速驰调大同、河南、山东等地兵马来援;

二则是全民皆兵,把京城里的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参与“京师保卫战”。

戚继光作为参加会试的武举考生,被重视程度自然要高于其他普通老百姓,被安排到第一线防守。

俗话说,是金子终究是要发光的。

戚继光的才华因为敌人的远道来袭而大放光芒——他在俺答肆虐京畿地区期间,作《御虏方略》,提出了十几条克敌取胜的切实良法,上交兵部。

兵部的一位主事读后,惊喜若狂,不但迅速向朝廷举荐了戚继光,还派人刊刻《御虏方略》,分发给各层将士学习,用以制敌。

戚继光也被任命为京城九门提督的总旗牌官,而当俺答退去,再被兵部以国士的名义推荐给嘉靖皇帝。

山东直指刘公瑶在推荐疏里说戚继光是“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扣衷富有甲兵,投笔深通章句。允闲军旅之事,卓有乃父之风”。

而在兵部主事计士元在推荐疏里,戚继光被说成是“才猷虎变当收儒将之功,意气鹰扬可望干城之寄”——预言他将来会成为大明王朝倚若长城的人物。

事实证明,计士元的眼光很准。

标签: 戚继光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赵合德有多美?称得上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合德,汉朝

    赵合德到底有多美?比姐姐赵飞燕还要略胜一筹,称得上红颜祸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环肥燕瘦”这个词大家肯定都知道,而其中的燕指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飞燕。历史上对于赵飞燕的说法一直是国色天香的美人,赢弱的身子让人心生爱怜,似若天仙,传说赵飞燕有一次给皇帝跳舞,突然吹了一阵风

  • 张士贵是唐太宗时代的名将,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士贵,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士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代小说家如莲居士在经典通俗名著《薛仁贵征东》中,将唐朝名将薛仁贵塑造成了一位智勇双全、能打硬仗的史诗级人物。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突出薛平贵的高大形象,如莲居士把张士贵塑造成薛仁贵的对手和敌人。被艺术化了的张

  • 光绪年轻时期生活究竟有多惨呢 连小小太监都没有放他在眼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光绪

    还不知道:光绪年轻时有多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末年,慈禧独揽大权,皇帝只是作为一个摆设,被慈禧用来执掌朝政的工具。可是不管怎么说,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一国之主,也应该是受到万民的敬仰的。可是到了光绪这里,他却受到了许多非人的待遇,因为光绪登基的时候不过

  • 历史上真实的赵姬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姬,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被秦始皇痛恨一生的母亲赵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姬是嬴政的生母,赵国邯郸人,出身卑贱,却因一次次的再嫁,最终登上了皇太后的宝座,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她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后,她又成了王太

  • 长安君成蟜叛变的原因是什么?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安君,战国

    与嬴政兄弟反目结局是被嬴政杀死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成蟜[jiǎo]是秦庄襄王的次子,他和秦始皇嬴政是同父异母,两人关系非常好。前239年,秦王政命成蟜率军攻打赵国时,他被人怂恿谋反叛乱,最后叛秦降赵。有网友好奇:长安君成蟜为什么叛变?成蟜的

  • 张昶身为前朝大臣坚持穿旧衣服,刘伯温为什么会说他留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昶,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前朝大臣坚持穿旧衣服,朱元璋夸赞勤俭,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在做吴王时候,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求贤若渴,不惜用各种手段笼络人才,收服人心,这个时候朱元璋,心胸宽广,所以在这个时期来投奔他的能人很很多,像刘伯温,李善长等都

  • 他胸无大志流亡列国!但是上天就是不放过他要他成为一代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重耳

    他胸无大志流亡列国!但是上天就是不放过他要他成为一代霸主!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他本胸无大志,历史给他开了玩笑,他被人推上了国君之位,本无心插柳,却成为了一代霸主,他重情义、讲信诺,他就是晋文公——姬重耳。颠沛流离的生活: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太子申的弟弟,后来晋献公宠爱骊姬,重耳的地位受到威胁

  • 中国史上的第一位才女妃子,失宠后差点被陷害!靠机智躲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班婕妤

    中国史上的第一位才女妃子,失宠后差点被陷害!靠机智躲过一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历代后宫的妃子中,总是有那么多姿多彩的神仙人物。除去颜值高的,性格好的,痴情的,命运离奇的女子外,哪朝哪代都有才女嫔妃作为点缀。比如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的徐慧妃,又比如明朝时崇祯皇帝的田贵

  • 李广难封?李广一家的下场究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李广

    李广难封?李广一家的下场究竟有多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飞将军李广,一直以来以命运多舛、悲情英雄的形象存留在历史之中。仅仅看他个人的遭遇,就会使人感叹命运弄人,但悲惨的命运不只作弄了李广一人,更作弄了其子孙后代。李广,清朝人的蜜汁肖像画先来简单聊聊李广自身的遭遇。李广的先

  • 雍正的那些妃子之中 他较为宠爱的妃子到底是哪一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的妃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在清朝皇帝中应该算是上位时间最晚的,因为他爹康熙寿命太长了,可以说是清朝少有的长寿皇帝,所以客观来说他的儿子还是有些倒霉的,历史上的九龙夺嫡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毕竟谁当太子当了几十年也是非常的崩溃的。所以雍正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