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超和曹操之间有什么过节 马超为什么和曹操不死不休

马超和曹操之间有什么过节 马超为什么和曹操不死不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84 更新时间:2024/2/3 19:59:3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超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超选择和曹操不死不休,还不是因为曹操夺了马超的地盘,灭了他的宗族?这种仇恨不共戴天,不管是谁,都不会善罢甘休,何况是极具血性的马超呢?

我们来一起分析,曹操是如何夺取了马超的地盘,杀了他亲人导致俩人不死不休的。

曹操为何要夺马超的地盘?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眼见孙权刘备在荆州形成了稳固的联盟关系,导致南下受阻,无法完成对南部地区的统一,于是将目光转向关中。

曹操将目光转向关中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关中虽然表面上服从曹魏中央,并且还派了人质,实际上还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割据的格局;另外一方面,曹操想从西线打开缺口,进而抢在刘备的前面夺取益州,占据长江的最上游,完成对荆州大纵深包围,这就需要先进攻占据汉中的张鲁,要夺取汉中就需要先过关中。

关中地区乱了很久,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来,曹操对于关中的这些来来往往的诸侯们一直采取羁绊的手段,让他们名义上服从即可,可是随着曹操实力的增强,统治范围的扩大,就需要实质性的完成对关中地区的直接治理。

同时,关中地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洛阳和长安的安定,这为以后曹操打算定都洛阳打下基础,因此关中必须完全彻底的掌控在手里,不能存在半割据的势力存在。

先前,关中诸侯已经将各自的亲人送到曹魏作人质,比如马超的父亲和兄弟就在曹魏任职,这就让曹操不好直接出兵夺取他们的地盘,于是就向他们借道关中攻打汉中张鲁。

曹操的行为让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侯们异常警觉,他们认为曹操的行为其实是假途灭虢之计,十余万大军通过关中去灭张鲁?这个要求不为马超等人的认可,认为曹操打算要消灭他们,因此联合十余个诸侯,共计十多万兵马,屯兵潼关发动叛乱,抗拒曹操。

曹操是如何灭了马超的宗族?

关中诸侯虽说有十多个,但是实力和反叛决心最大的是马超和韩遂。马超善战,更是勇力超强,因此俩人实质是以马超为主,韩遂为辅,共同领导了这场叛乱。

马超等人发动叛乱之后,曹操对于留在曹魏的诸侯人质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行动,只是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圈禁起来。曹操这样做其实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留有余地让马超不敢过于放肆;另外一个就是期望马超等人能够回心转意,可是马超等人一条路走到黑,誓不回头,坚决抗拒到底,把路走绝,完全不顾留在曹魏的人质的安全,拼死抗争。

曹操取得关中之战胜利后,马超等人狼狈逃往汉中,至此,曹操基本占领了关中,鉴于马超毫无悔改之心,留在曹魏的人质也失去了制约的作用,于是就将马超留在曹魏的父亲以及兄弟相关族人全部诛杀,也就是历史记载的“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马超失去了留在曹魏的亲人,但是会并不意味着马超的妻子儿女也被株连。他的妻子儿女不在邺城,一直跟在身边。

关中之战结束后不久,马超积聚兵马,趁曹操和孙权鏖战合肥之际,席卷凉州,并且先后占领陇上诸郡县,而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凉州治所冀城。

冀城刺史韦康开城投降,马超占据冀城,使张鲁部将杨昂处死凉州刺史韦康。韦康死后引起了其部下的愤慨,并且发誓为韦康复仇。

韦康部将杨阜和姜叙率先在卤城起兵,同时另外一拨人,如赵衢、尹奉等人劝马超亲自去攻打。马超听到后不加分辨,亲自带兵前去,结果梁宽、赵衢等人偷偷占据冀城,关闭城门。为了泄恨,公然在城墙之上诛杀马超妻子和孩子。

先是马超的父亲兄弟族人惨被曹操诛杀,接着妻子儿女也被曹操的部下杀害,这些血海深仇让马超铭记于心,怎能忘记?

马超的人生是如何暗淡的?

公元215年,正月初一,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没有想到引来马超捶胸痛哭以至口吐鲜血,他感叹说道:“我们全家几百口人,全部被曹操杀害,如今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庆祝的?”

然后,马超灰暗的日子紧随而来,在张鲁不愿意继续接纳马超之后,马超只得继续逃亡,奔向占领益州的刘备,期望借助刘备的力量为自己复仇。

张鲁在曹操强大的攻势面前选择了投降,而马超留在汉中的妾董氏和儿子马秋却遭遇不幸。妾董氏被曹操赏给张鲁的部下阎圃,而儿子马秋也被曹操强令张鲁摔死。

至此,马超留在世间最后一点血脉也没有了,这年马超刚好四十岁。归降刘备后的马超过得也是胆战心惊,无时不刻防备着被猜忌,因此心里异常郁闷。

正是在这个环境之下,马超最后抑郁而终,在留给刘备的上书中,他诚恳的说道:“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他伤感的说道:“我的家人门下有两百余口,全部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只剩下从弟马岱,我的宗族需要让他继承,那就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可以说了。”

因此,马超的一生是奋起抵抗的一生,也是历尽劫难的一生,同时也是悲凉的一生。作为那个乱世中的枭雄,他也想做一番事业,轰轰烈烈的鼎力天地之之间,可是那么多的儿女情长,恩情牵绊又是如何才能理得清呢?

总而言之,马超悲凉的一生无不是和曹操相关联,正是在曹操的残酷打击之下,马超饱受丧失亲人之痛,最后满怀忧郁而逝。

标签: 马超曹操

更多文章

  • 被低估的“草包”将军:李景隆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景隆,明朝

    李景隆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是明代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孙,是一员虎将,明史中记载,他19岁就参加军队,击败天完军,太祖称他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而李景隆从小就有美名,他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太祖在位的时候就十分赏识他。曾多次到湖广,陕西多处练兵。因为能力还不错,后来太祖又叫他负责茶

  • 罗士信:20岁战死沙场,李世民花重金找寻他的尸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罗士信,唐朝

    隋朝末年,统治者生活荒淫无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快就涌现出很多抵抗朝廷的团伙,罗士信便是其中的一员猛将,因为从小失去双亲,所以性格上格外要强,后来在遇上秦琼后,秦琼见他无人照料,便与他结为兄弟,并且每日教他枪法武艺,14岁的时候他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想要在沙场上有所作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

  • 司马懿靠什么熬死了曹魏三代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

    三国,可以说是中国最精彩的一段历史,也出了非常多的名人,最终曹魏政权被司马懿夺走,平定天下,建立晋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死对头,两人多次交手,诸葛亮在三国里面是近妖怪一样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说明了司马懿的能力!司马懿很能干,但是曹魏的掌舵人并不相信他

  • 吕布为什么是三国最倒霉的人 和谁合作,谁就会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可是有一个人,他可以算是三国的顶尖人才,不过只要拥有他的诸侯都免不了倒霉的命运。这些人不是被他所杀,就是被他所害,几乎无人生还。这个人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吕布。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故事。吕布是现内蒙古包头人,

  • 司马懿漏杀的一个人,此人后代夺取晋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司马懿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三分天下各路英雄好汉相聚一堂,魏蜀吴造就伟大时代,也孕育时代之英雄,三国期间也是中华历史上,数一数二乱世,也孕育出独特之文化底蕴。纵观中华历史,越是战乱的时代,越能创造出让世人铭记的历史,就如三国时期一样,魏蜀吴三分天下,各自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而在这样的局面下,也诞生出许

  • 瓦岗第一军师徐茂公,在凌烟阁排倒数第二,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茂公,唐朝

    徐茂公为什么在凌烟阁排倒数第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茂公是瓦岗寨大名鼎鼎的军师。《隋唐演义》当中,瓦岗寨之所以能在六十四路烟尘当中脱颖而出,不乏有他的指挥得当。军师在一个政治集团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诸葛亮由一代军师走向丞相就可以知道,军师是受到统治者看重的。可

  • 宋朝打压武将有多狠?来看看真实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宋朝

    提到宋朝,相信大家对这个时代标签就是“重文抑武”。而宋朝之所以执行这样的方针,主要是五代时期,武将专权,并且拥兵自重,甚至武将篡位的局面屡屡发生。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并且利用兵权窃取了后周的天下。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了防止武将篡位的事情再次

  • 铁铉:朱允炆手下的大忠臣,最后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铁铉,明朝

    “忠君爱国”是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什么朝代,忠义之士,都受到大众的赞誉。有时候忠臣的敌人也对忠臣另眼相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明朝就有一位忠臣,他誓死效忠旧主,根本不给新皇帝好脸色,乃至新皇帝直接以残酷的刑罚处死了他,这位铮铮铁骨的忠臣就是明朝时期的铁铉。铁铉在

  • 关羽一生最欣赏的三位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三国

    关二爷,知道三国的人,不知道有曹操,也必定知道有他关二爷,因为人家可以财神呢?作为一代名将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但是就是看起来近乎完美的关二爷,他的性格却给他带来了弱点,那就是自傲,关羽就曾经自夸到:“天下的人,听到本人的名声,全都变成缩头乌龟,不敢往前,单单我的名声就能退敌。”不能不说关羽是个很自

  • 李世民之名有何来历?他为何要将李家别院改名为“庆善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598年,唐国公李渊先后在陕西凤翔、西陇任刺史。李渊之妻窦氏有孕在身,窦氏出身名门,之前已经生了一儿一女,这是第三胎。李渊不愿让妻子跟自己在任上奔波,便将她安置在陕西武功县的李家别院里待产。当年腊月戊午日,窦氏产下一名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