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逆臣王敦为什么要举兵谋反?原因是什么

东晋逆臣王敦为什么要举兵谋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21 7:52:25

东晋逆臣王敦为什么要举兵谋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当年吴三桂听闻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掳走,冲冠一怒,率铁骑临阵倒戈,挥师反击李自成。东晋权臣王敦,起兵谋反,也是因为与东晋元帝司马睿,心生嫌隙,心态调整和情绪管理失控的恶果?

公元318年,晋王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称帝,是为东晋元皇帝。在登基大典上,元帝司马睿诚心牵手王导,邀请他一起登上御床,共同接受群臣朝拜。这就是历史上“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王敦就是王导的堂兄。

王敦与王导两兄弟,出身于魏晋名门的“琅邪王氏”,早年与琅邪王司马睿关系良好,为其制定了脱离北方皇室混战的局面,转移实力,出镇建业(后改为建康,今江苏南京),全心经营南方。司马睿依靠“琅邪王氏”的家族势力和兄弟两人的社会名气,极力结交和收服江南门阀士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江南的士族逐步归附,江南的百姓逐步归心。同时,积极联系引导北方的名士贤臣,东渡江南,为司马睿所用,为东晋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导身居朝堂中枢,为司马睿贡献智慧,制定整体方略和规划。王敦则带兵在外征战,为司马睿讨平江南的各种叛乱,镇压流窜的流民造反。王氏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绝世功勋。

张良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一统大汉,诸葛亮刘备出“隆中对”的战略,三分天下建立蜀汉。但张良与诸葛亮,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只是为刘邦和刘备打工,顶多也只是个高级打工仔。而王敦、王导与司马睿的关系,就不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而是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王氏与司马氏共分东晋的江山,一点得不为过。

东晋元帝司马睿与王敦的关系也一直不同寻常,一路为王敦加官进爵。公元311年,司马睿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不久后又加任征讨都督。公元314年,擢升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东晋一大半的地盘和军事都交到了王敦手中。

虽如此,公元322年,王敦仍然在武昌起兵,正式宣布造反。王敦为什么要造反呢?有人可能会说,这还要问,想当皇帝呀!可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第一种理由:清除司马睿身边小人奸佞。

这种公开的说辞,历来是藩王权臣谋反的惯用口号,谁信呢?西汉时,吴王刘濞纠集七个诸侯王造反,打得也是“清君侧,诛晁错”的幌子,汉景帝刘不相信。明朝燕王朱棣造反,也是“清君侧”这个口号,建文帝朱允炆也不信。聪明的皇帝司马睿,自然也是不相信,明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王敦却说得非常认真,“朝廷早上将奸人刘隗的脑袋送来,我傍晚就退兵回营”。第二种理由:操纵朝廷权柄。

起兵造反,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响动,无非是为权力权势。可王敦还有必要为了权力造反吗?王敦出镇武昌,掌管六州军政大权,东晋大半个国土都在自己手中,刺史以下的地方宫员都由自己任命。弟弟王导,任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明白地说,就是相当于宰相或丞相。与王敦形成一内一外,共掌朝政大权,再加王家门生子弟遍布朝廷各个显要职位,朝廷的大权已经掌控在王氏的手中,王敦根本用不着再谋反夺权。

第三种理由:废皇帝自立。

王敦造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废黜司马睿,自己登基当皇帝。王敦想当皇帝的心思可能是有的,但他心里绝对是非常清楚,他没有这个胆也不敢动这个念想。天下人心仍然归于司马氏,从北方士族大批“衣冠南渡”和江南士人快速依附就可以看得出来,就连王敦的堂弟王导以及王家许多人,都是坚决的保皇派,只要王敦胆敢自立,亲兄弟立马就会变成生死仇敌。同时,王敦的军队一时得胜攻下京城,但要想征服全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从王敦死后,造反的军队非常迅速的溃败就可以证明。

王敦大军攻下建康,皇宫和朝廷的守卫都逃跑了,整个京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皇帝司马睿的一句话“王敦想当皇帝就早点告诉我,何苦兴刀兵让百姓受苦。如果他心中还有朝廷社稷,就早点罢兵回去,否则我就返回琅邪给他让路”。王敦听到这句话,诚惶诚恐,心有不甘地主动率兵回到武昌。再说,王敦起兵造反时,已经57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寿了,冒灭族的风险造反,即使成功了,自己还能当几天的皇帝,更何况自己又没有儿子,将来皇位传给谁?

如此说来,以上三种谋反的理由都不成立。王敦的起兵造反,只有一种理由,那就是与皇帝司马睿的关系已经有了隔阂和矛盾,互不相让,王敦心有不服,不甘心受人摆布,也不愿急流勇退,于是义气用事,刷存在感而已。

王敦出身名门,相貌俊秀,才识俱佳,成人后又迎娶了晋武帝之女襄城公主,完美的条件和出生,养成了心高气傲的性格。同时又颇具胆识,心狠手辣。当年西晋首富石崇,在家中举办宴会,请王敦一行人吃饭时,派家中美人敬酒,如果客人不喝干怀中酒,就杀死敬酒的美人。王敦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坚持不再喝了,石崇连续斩杀了三个敬酒的美人,一起参加晏会的人,都惊吓的面如土色,只有王敦仍是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王敦早年一心辅佐司马睿,南征北讨,同甘共苦。司马睿登基称帝之后,王敦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家族的势力,逐步显露出骄纵跋扈。皇帝也日渐表现出了对王敦的不满和憎恶,开始选拔任用北方南渡的有识之士,如刘隗、刁协等人,逐步取待王氏家族成员在朝中的职位,培养自己的心腹,打压和削弱王氏的权力。王敦由此越发不满,与皇帝之间的猜忌和矛盾更加突出。

皇帝司马睿信任的两个心腹之臣刘隗和刁协,偏又性情刚直激烈,崇奉君主权威,排挤豪强,匡正时弊,不懂权衡变通,越发激化了王敦与皇帝的矛盾,也为王敦的起兵留下口实。

吕思勉老先生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对王敦的起兵之因,也有一段精准的论述“然则敦实非夙有叛志,不过傲狠之习,为君所不能堪,君臣之间,因生嫌隙;嫌隙既生,既不肯屈己求全,又不能急流勇退,遂至日暮途远、倒行逆施耳。以睚眦之衅,而酿滔天之祸。”

王敦的造反,直接导致了皇帝司马睿忧心愤怒而死。王敦病死之后,也被朝廷清算,挖出尸体斩首示众,王氏家族追随王敦的王含、王应父子等兄弟子侄,全部被杀,半个家族垮了,王氏在朝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庾亮、苏峻等人,在平叛的战争中崛起,成为朝廷的新贵,又为东晋王朝的下一场叛乱埋下隐患。

如此说来,每个人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心理,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或急流勇进,或安于现实,都是避免祸患永保平安的良策。

标签: 王敦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怎样的?《宋史·潘美传》又有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史·潘美传》,潘美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是河北大名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维护大宋江山统一,抵御外敌立有汗马功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美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其父潘璘是后周时期一名普通军官。潘美从小受家庭熏染,酷爱研习历代兵书,有机谋勇略。面对当时的混乱局势,他发感慨说

  • 霍去病把肉放臭了也不给士兵吃,背后真相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去病,汉朝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这句振聋发聩的话就出自霍去病之口,很多人都觉得霍去病这句话说得十分的爷们儿,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霍去病。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对中原地区安全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一些游牧民族的侵扰,而这些骚扰中又以匈奴最为让人头疼。在中国古代实际上并不是一

  • 为什么说杨修必须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修,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杨修。在东汉末年,有很多出名的世家大族,除了我们知道的颍川荀氏之外,还有扶风周氏,弘农杨氏等等。而弘农杨氏也是名门望族,影响力极大,最有名的莫过于太尉杨彪了。到了后来杨彪的儿子更是鼎鼎大名,那便是杨修。杨修对他有所熟知的莫过于,汉中之战的时候他说的那句“鸡肋

  • 反对郭照称后的为何会是以曹真为首的宗族?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照,三国

    曹真为首的宗族为什么会反对郭照称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历史上,我们都知道曹丕建立了曹魏政权,一统中原地区,通商西域,使得在东汉末年之时残乱不堪的北方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曹丕登基后第一任皇后是美貌仅次于貂蝉的洛神甄宓,但是在甄宓被曹丕赐死后,曹丕就立了郭

  • 英布投降刘邦之后 英布后来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英布,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英布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英布这个人,之所以选择走向反叛的道路,其实这个事情也比较好解释,因为和他齐名的韩信和彭越都被杀了。英布害怕也步入两人的后路,所以选择了反叛。英布的反叛,简单来说,纯属是被逼的。关于英布这个人,史料上的记载并不清楚是那一年的生

  • 珍妃被推进井里是因为慈禧吗 换做是你也会这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珍妃,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珍妃和慈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近代历史上,慈禧成为了影响进程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她祸国殃民,打压异己,阻止进步,媚外欺下,从而让中国局势更加危急,然而从维护清朝利益的角度出发,大部分史学家,还是更加肯定了慈禧的能力,作为旧社会统治者,

  • 上官婉儿人生到底有多少个男人 其中谁才是她最爱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上官婉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的一位传奇女子,她和武则天一样,原本她也有机会登上皇帝宝座,然而,正是这个美貌与智慧皆存的女子,却死于非命,像她这样天资聪颖,才华过人,又在权力核心工作的女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情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和武则天一样的女人。她是上官婉儿

  • 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的高骈,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骈,唐朝

    高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

  • 历史上张辽一战斩杀了东吴名将太史慈,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辽,三国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一战斩杀了东吴名将太史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乱世之中,随着诸侯之间的征战动乱,战场之上出现了一众名声显赫的武将,这其中后世人们耳熟能详就是蜀汉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以及东吴十二虎臣,然而这一众骁勇善战的名将,其中部分在历史上英年早逝的结局,确实

  • 李自成为何会守不住自己的基业?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明朝

    你们知道李自成为何会守不住自己的基业,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先,对于朱元璋、李自成这种人来说,最难的不是打天下,而是坐天下,就坐天下这块来说,李自成不如朱元璋。首先就是进了北京城以后抄豪绅的家,这点是得不到地主豪强们支持的,之前李自成是农民军,那么进了北京城以后这身份就得转变过来了,但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