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刘邦狠毒:他的儿子和孙子竟比他还毒

都说刘邦狠毒:他的儿子和孙子竟比他还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1/27 3:59:34

刘邦,很多朋友说他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建立汉朝之后,诛杀了助其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异姓诸侯王。不仅如此,连他的同乡好友樊哙,都想杀。

刘邦狠毒,他的发妻吕后更狠,先帮刘邦杀韩信,后临朝称制,打压刘氏皇族等。这样的一对夫妻,却有一个善良的儿子刘盈。刘盈继位后,吕后打击排挤之前与她争宠的情敌,用极其狠毒的手段杀死了戚夫人以及皇子刘如意。刘盈心软,面对如此狠毒的母亲,彻底崩溃,不久之后驾崩。

网络配图

狠毒的夫妇,好不容易有个善良的儿子,却活活的被气死,可悲。接下来。刘邦的另一个儿子,代王刘恒登上了皇位,为汉文帝。

对汉文帝,大家都是了解的,“亲尝汤药”使他成为后世之人的榜样。他还与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刘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

提起汉文帝、汉景帝,大家都会赞不绝口。可是,正是这两位以“仁君”著称的皇帝,做事的手段比刘邦更狠。

文帝一生,几乎没有污点,孝顺、仁德、勤俭、低调等等。但是,他杀过自己的舅舅。

仁君也会杀人,所以文帝杀人也正常,舅舅犯下死罪,也得杀。可他的舅舅薄昭真该死吗?不。

当初在代地的时候,薄昭与刘恒一样,非常低调。自己的外甥当了皇帝,薄昭自恃皇舅爷,做了一些错事。比如,曾杀死了在外平叛的大臣,理由是这位大臣杀死了他的侄子薄贵,他让这位大臣替侄子披麻戴孝,大臣不从,薄昭一怒之下将他杀了。

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那位大臣杀薄贵一定对吗?不一定。所以,文帝可以将自己的舅舅打入大牢,囚禁至死。这样,既能伸张正义,也能圆了亲情。可文帝没有这样做,他在宫殿设了活人灵位,薄昭看到后,明白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然后自尽。

网络配图

薄昭明白了什么?文帝要推行新政,只有曾经阻止他施行新政的薄昭被杀或者自杀,才能明正法典,才能顺利的推行新政。

因此,薄昭不是死在自己怒杀大臣上,而是死在自己外甥要推行新政,需要“杀鸡儆猴”上。

文帝是仁义、是孝子,但他也是狠毒的,其手段不亚于自己的父亲刘邦。

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陪刘启喝酒下六博棋。刘贤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刘启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没有责备自己的儿子,只是把刘贤的尸体运回了吴国。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刘濞在吴地准备了几十年,想有朝一日叛乱,自己当皇帝。自己当了皇帝,就没人敢欺负他了。

刘濞有异心,其他诸侯王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汉景帝动了刘濞,其他诸侯王也会担惊受怕。就跟他爷爷刘邦当年诛杀异姓诸侯王一样,杀一个,其他都会害怕,都会造反。

网络配图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先削吴国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他也开始还击。汉景帝前元三年,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史称为”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平叛。

汉景帝聪明,但还是做了傻事。他想削藩,但能力有限,面对七国之乱,慌了手脚。此时,窦婴向刘启引见袁盎。袁盎说刘启杀掉晁错便可平息叛乱。刘启采纳了袁盎的计策,杀了晁错。可是,叛乱还是没有平息。

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仁君相反的汉景帝。与他爹一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不如他爹汉文帝,他爹成功了,可他杀了忠臣,还没起到效果。

汉文帝与汉景帝父子俩,都是仁君、明君,挨的骂没有刘邦多,但手段却比刘邦狠。薄昭与晁错,曾为汉室江山永固做出卓越的贡献,最后却成为了戴罪羊。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蔡文姬长得并不漂亮 曹操为何要花重金赎回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不仅是群雄皆起的年代,还有许多有才有貌的传奇女性,也在这段短暂的历史中大放异彩。蔡文姬堪称三国史上第一才女,她出生于书香门第,音律诗赋无一不通。但她的婚姻却并不平顺,曾被匈奴强掳,又被迫与骨肉分离。可怜这样一位多才多情的奇女子,一生却坎坷不安。她的不幸要从董卓十常侍之乱说起。网络

  • 清朝继位探秘:康熙竟选择雍正并隔代指定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

    清朝关于雍正帝帝统的合法性问题百年来争端不休,其实在小编看来,雍正帝是合法继位。康熙虽然有了比较满意的继承人,但是孩子选择,最终使他下定决心选择胤禛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弘历。话说康熙末年,两次废立皇太子,令康熙非常失望,其他的儿子又对皇储的位置跃跃欲试,让康熙一时拿不定注意,最终使他下定决心

  • 崇祯皇帝乞求百官捐钱 为何没能给明朝续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

    他是历史上最孤独的皇帝、最节俭的皇帝、最勤勉的皇帝、也是最倒霉的皇帝、都是亡国之君想比汉末的汉献帝、隋炀帝杨广世人对他的骂名多余同情。网络配图崇祯刚上任就要接收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明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剩下的皇帝要不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要不就是喜欢做木匠、要不就是荒淫无道没有一个能治

  • 霸占儿媳的流氓皇帝最后竟然死于儿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友珪

    唐朝末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王仙芝、黄巢先后率众起义反抗朝廷。从小不务正业,就爱打架斗殴的朱温一看,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因为朱温孔武有力,善用谋略,作战多次获胜,他很快就从一个小卒子变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网络配图等到公元880年,黄巢攻下长安之后,朱温已经是黄巢起义军

  • 揭秘人文初祖黄帝之死:成仙亦或是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文初祖黄帝之死

    黄帝和蚩尤都是上古时期的人物,并且俩人都是部落首领。公元2600年左右,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以优势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部落首领的亲睐。当时,黄帝为首的部落和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以及神农氏部落时三个最为强大的部落。后来,三个部落为了扩大本部落势力,便发动了争霸战争。黄帝部落位于神农部落和九黎部落之间,他担心

  • 慈禧的奢侈生活:这道菜估计只有慈禧吃得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的奢侈生活

    清朝光绪十八年,也是这样一个冬天,不同的是那个冬天还没有雾霾,雪花飘飘,一切都很和谐美丽。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颐和园里热火朝天,小太监和小宫女们来来回回,搬东搬西,因为我们美丽的慈禧老佛爷要游园赏雪啦~众所周知,慈禧老佛爷爱美,当然也爱一切美好的物,所以在这大雪飘飘的时节,老佛爷被雪中的红梅所吸引,

  • 慈禧太后下葬后口含夜明珠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太后下葬后口含夜明珠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太后口含夜明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慈禧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是如此,陪葬的珍宝不计其数,而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一颗夜明珠,慈禧太后口含夜明珠据说可以保尸骨不化。但因为1928年,孙殿英率军将慈禧的陵墓炸开,将所有的陪葬珍宝都盗抢一空,慈禧太后口中的那颗夜明珠自然是不能避免的被抢走。据说,当初孙殿

  • 崇祯为何守着宫中万两白银不用却把它留给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明朝末年,生灵涂炭,纷争四起,崇祯皇帝当时正在为筹集军费发愁,几年下来,宫中国库里面的白银已经花的干干净净了,没有办法,只好向各位大臣筹集,这些大臣平时收敛财产的时候恨不得全部都收入囊中,但是一听说崇祯皇帝要筹集军费,全部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这是你们朱家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网络配图万历年间,万历

  • 诸葛亮曾感叹此人非常聪明 世人却认为他“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禅

    蜀国皇帝刘禅在很多世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刘禅的治下,诸葛亮死后蜀就亡国了,刘禅无耻地做了亡国奴,最后还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账话来。可是,作为一个君主,刘禅真的昏庸至此吗?如果他是个愚钝的人,刘备又怎会放心让他接班?刘备没有其他儿子了吗

  • 朱元璋治贪污 剥下贪官皮放在衙门旁边警诫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红潮导语:剥皮之刑很惨酷,把人皮楦草悬挂则更加瘆人。塞满了草的贪官人皮袋子挂在哪里呢?有两处地方:一是官府衙门的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稻草的人皮袋,以警诫在职官员“好好工作”;二是把人皮袋子悬挂于特设在衙门左旁的土地庙中,用刑之各种器械列为庙中仪仗,用作警诫官员。我国古代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殷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