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

揭秘三国: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5 4:33:40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对照阅读《三国志》可以发现,诸葛亮其实并不曾明确姜伯约为唯一接班人,蜀汉也并非由姜维一个人领着“走进新时代”。起码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为了争位,魏延与杨仪进行了恶性竞争,杨仪对蒋琬后来居上也耿耿于怀,而费祎在魏杨之争、杨蒋之争中都扮演了阳奉阴违打小报告的角色。其中的是非曲直、经验教训,很值得探讨回味。

大家最熟悉,也是小说充分“演义”的,是魏延杨仪之争。

魏延觉得自己有韩信之才,劳苦功高,以为诸葛亮继承人非自己莫属,全不把杨仪等文官放在眼里。他素与杨仪不合,两人争吵起来时老魏还拿刀冲杨仪比划,杨仪被气得或吓得鼻涕眼泪一大把。

杨仪其实更觉得自己是丞相的最佳人选,觉得魏延乃一介武夫,不足成大事,蒋琬和费祎又都比自己资历浅,才能也在自己之下。

其实,老魏和老杨都错估了形势,高估了自己。诸葛亮常常公开说:“蒋琬是个忠厚高雅的人,不搞二人转之类的三俗,应该是和我一同成就皇上大业的人选。”(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他又私下给后主写密信说:“我若遇到不幸,蒋琬最适合继承我的事业。”诸葛亮活着时不明确自己的接班人是谁,是因他知道魏延杨仪都惦着这个位置,而魏延的骁勇和杨仪的才干他都离不开。他很遗憾两人的特长不能集于一人之身,二人又不和睦。他知道如果明确偏向其中任何一个,都将导致蜀汉权力核心的内乱。但诸葛亮对魏杨矛盾难题的搁置,也为身后留下遗患。

魏延的军事才能已得到历史检验,毋庸置疑。但老魏是将才而非帅才,因为他只懂军事不懂政治,只懂战术而不懂战略。特别是,他不会处理与文官的关系--当他拿刀向杨仪比划时,他不想想,蒋琬、费祎、董允是什么感受?

杨仪的致命缺陷是心胸狭窄,涵养不够。《三国志》说他“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就是说,当他屈居蒋琬之下时,那种不平不满完全写在脸上,发牢骚时声响特大,给人感觉是从五脏六腑发出的。这与他们先主刘备的“喜怒不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人怎么适合干政治呢?最要命的,是他“言语不节”,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发牢骚不看对象,见谁都嚷嚷,吓得别人都不敢接近他。

诸葛亮看中蒋琬,是因老蒋没有老魏老杨这些缺点。诸葛亮刚当上丞相,准备提拔蒋琬官职、推荐他为“茂才”时,当时的小蒋就表现出谦逊之美德,坚决想让给其他人。当然,诸葛亮不准,他该提的还是提了。以后老蒋不断升迁,直至大将军之职。诸葛亮刚病逝时,全国全军都很恐惧,而蒋琬既未露愁容,也不显喜色,就和平常一样,达到当年刘备的境界。众人觉得有这样的人做主心里踏实。老蒋这样,其实也是不得不如此:此时他若露出愁容,就会动摇民心军心;他若显出喜色,则会让人以为他想的是个人升迁做了大官。蒋琬后来果然完全继承了诸葛亮的位置,皇上让他建立了丞相府,第二年又兼任大司马。

蒋琬能胜任要职,还因他心胸豁达,能正确看待自己、估价别人。例如,有个叫杨戏的官员,比较有个性,上司蒋琬跟他说话,他居然敢默不作声。有人趁机挑拨,对老蒋说:“领导和他说话他不回答,这也太不傲慢、太不尊重领导了吧?”老蒋却说:“人与人心性不同,就像每个人与别人模样都不一样。当面应承背后议论,这是古人就忌讳的。杨戏如果赞同我,不是他的本心;如果反对我,则显出我的不对。因此他才沉默。这沉默反而显出杨戏的长处。”另一位官员杨敏曾背后议论蒋琬做事糊里糊涂,不如他的前任。有人向蒋琬打小报告,希望蒋琬将杨敏治罪。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我的前任啊!没什么好追究的。”拱火挑事儿的人还不死心,还是希望蒋琬追究杨敏到底为什么说领导糊里糊涂。蒋琬替杨敏回答:“如果不如前任,就做事做得不当;做得不当,不就是糊里糊涂吗?有什么可问的?”后来杨敏还是犯事儿坐了监狱,大家以为他必死无疑,蒋琬却免了他的重罪。

蒋琬在军事上虽也想有所作为,却没有太突出的谋略。他反思诸葛亮连年征战屡屡无功而返,认为是因陆路进攻山道艰险,运输困难所致,提出从水路进攻曹魏的构想,只是由于他自己旧病复发,没能按时发兵。大家认为取道水路如果不能成功的话,回来也难,并非上策。蒋琬又继承孔明原有战略,想联结东吴,成掎角之势以抗曹魏,提议姜维作凉州刺史联合胡羌。不过未等到这些战略构想实施,蒋琬就不治身亡。他算是得了善终。

费祎也算能臣,早年也屡屡显示过人之处,诸葛亮死后也被委以重任,也做官做到大将军录尚书事。不过他的丞相府刚建立不到一年,他就死于非命: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被一个魏国降将郭循砍死。费祎这人人品比较复杂,因为魏延杨仪被害都与他有关。魏延与杨仪不和,本来想拉费祎一起共事,费祎当面答应,随后却马上溜掉去告密,令老魏追悔莫及。杨仪因爱口无遮拦发牢骚,没人敢接近,只有费祎前去抚慰。杨仪觉得可遇到知己了,就对费祎表示后悔当初没有降魏,费祎又马上向皇上打小报告,使得杨仪被削职为民。费祎的行为,从官场操守说可以解释为国事为重,但从人际交往看,又难逃卖友求荣之嫌。

诸葛亮的四个潜在接班人,如果再加上姜维共是五人,只有蒋琬一人得以善终。魏延、姜维的结局众所周知,杨仪是自己作死:被贬之后,这老杨还“上述诽谤,辞指激切”,最后只能是被逼自杀。魏延杨仪之死都属于 “性格悲剧”。费祎最后死于他不曾对之设防的降将之手,则属现世报--魏延杨仪都间接死于对费祎的信任。他的死可谓“命运悲剧”

标签: 魏延诸葛亮姜维

更多文章

  • 谁才是三国中好色第一人?竟然敢从关公手上抢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好色,第一人

    杜远只是与廖化一起占山为王的卑微小寇,在将星如云的《三国演义》中如同沧海一粟般本该毫不引人注目,但他因劫持了关羽保护下的甘、糜二夫人,逼得武圣关羽几乎羞愧自杀的英雄壮举,从而声名鹊起于三国色狼之林,成为要色不要命的舍命色狼的代表人物。杜远趁着关羽和曹操卿卿我我的间隙,轻而易举地虏掠了刘皇叔的两位夫人

  • 水浒中八大吃人魔头都是谁?好汉背后的狰狞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魔头,好汉

    1、2、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张青孙二娘夫妻二人以开人肉黑店为生,名气传遍江湖,口碑遍及乡野,甚至都有了分号、子公司。抛开孙二娘的个人魅力和蒙汗药的神奇作用,买卖做到这种地步,人肉馒头和黄牛肉、水牛肉的口感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否则,张青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外卖,若无好的口碑,谁人肯买?3、揭阳岭李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值得令人敬佩的七位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历史,敬佩,母亲

    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成功的背后毫无例外的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母亲。一、孟母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使用方天画戟的英雄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方天画戟,英雄

    方天画戟是古代兵器名称,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方天戟上以画、镂等作为装饰,又称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属于重兵器,和矛,枪等轻兵器不同。方天戟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

  • 揭秘:历史上实力强大的陈友谅为何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陈友谅,朱元璋

    以打鱼为生的陈友谅,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做了元朝的一个小官,生活好了一些,但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不久就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造起反来。以狠毒著称的陈友谅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文书攀升为军中的重要将领,成为起义军的二把手。掌握了徐寿辉的军队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优秀的战斗素养,一鼓作气,攻占了很多城池,一

  • 无厘头的嗜杀君主北齐高洋:无论是谁都可能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洋,北齐,君主,

    说起皇帝杀人的故事,就不能不提到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疯子型的暴君,一个荒淫暴戾的人间恶魔。高洋为了一人的享乐,征发30万工匠在邺下大兴宫室,为他修筑了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此外还建起了大庄严寺等一批建筑物。就在这些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高洋肆行淫暴,不知做下了多少令人发指的罪孽。

  • 平灭数国的盖世雄豪拓跋珪:北魏因为他而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珪,北魏,灭国,

    拓跋珪在攻灭刘卫辰部的战争中,共获良马三十多万匹,牛羊四百多万头,奠定了国家繁盛的物质基础,周围各部落纷纷降服。天下大乱时大败燕国的出世英雄苻坚攻伐东晋失败后,北中国狼烟四起,从前的部族蜂拥叛乱,大家打得不亦乐乎。慕容垂乘苻坚败兵之际收复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称帝,恢复了燕朝(史称后燕)。慕容垂立国后,

  • 岳飞冤案的罪名分析:忠于国家有罪 忠于帝王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冤案,莫须有,

    冤案主角:岳飞(公元1103~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在南宋抗击金国入侵、恢复中原的战争中,凭借精湛的韬略,带领“岳家军”多次获胜;但因反对宋高宗欲与金国谈和之意,被宋高宗和相国秦桧以谋反罪置死。冤案特点:岳飞一心忠贞报国,在抗击金兵

  • 历史上娶外甥女为妻的三位皇帝:吕氏为方便掌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惠帝,张嫣,孙休,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中,皇帝娶近亲者为妻的事例有很多,他们认为近亲者结为夫妻,一来可以使皇家的尊贵血脉不被玷污,二来权力也不会落入外人之手,从而更好地去维护统治。虽然这种乱伦行为历来为人们所不齿,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活跃在政治的舞台上。其间,皇帝娶外甥女为妻的这种近亲结合事件也不乏有之

  • 司马迁为何看不起卫青?因为卫青是马夫出身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青,司马迁,马夫,

    卫青是西汉的著名将领,为人谦恭而且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司马迁并未对其做过高的评价,反而把他划归列传的行列。作为令西汉扬眉吐气的人物,本来在太史公笔下应该如项羽般的喑呜叱咤、韩信般的用兵如神、张良般的决胜千里,可惜司马迁给人传递的信息大约是卫青的巧。其一,巧在出身。卫青本是低贱的人,母亲卫姑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