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悲哀皇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汉和帝刘肇

最悲哀皇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汉和帝刘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3/12/9 22:40:03

汉和帝刘肇一辈子都在跟他的命运作斗争:从小被迫离开生母,不满10岁又死了父亲;登基后,把持政权的是养母和她的一帮亲戚;好不容易从外戚手中夺回政权,正待大展宏图时,却又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

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被命运扼住了喉咙,这无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刘肇是汉章帝刘火旦的第四子,他的生母姓梁,是宫中的一名贵人。

说不上是幸运还是不幸,刘肇出生后不久,就被他父亲的大老婆——窦皇后相中了。这位窦皇后自己不会生孩子,又担心自己皇后的位置动摇,想认养个皇子,间接实现母凭子贵的目标。她觉得梁贵人比较好说话,就与梁贵人商量,欲认养刘肇。梁贵人很高兴,认为刘肇跟着皇后肯定比跟着自己有前途,说不定将来能当上太子,就欢欢喜喜地把他“送”给了窦皇后。

梁贵人想得没错,刘肇跟着窦皇后的确有前途。当时的太子是宋贵人所生的皇子刘庆,可窦皇后为了让刘肇当上太子,天天在刘火旦面前说宋贵人的坏话。日久天长,刘火旦经不住窦皇后的再三挑拨,就下诏废了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

那是公元82年,刘肇不到4岁,还不明白“太子”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他仍旧像往常一样,天天跑去找庆哥哥——刚从太子位子上被撵下来的刘庆玩。刘庆当时也才5岁,同样不明事理,也不记恨刘肇,俩人仍旧像以前一样要好,入则同室,出则同车。

网络配图

梁贵人没有想到,她的亲生儿子当上了皇太子,她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莫名其妙地搭上了性命。窦皇后怕刘肇长大后知道梁贵人是他的生母,会疏远了自己,于是极力堵住众人的嘴,不让刘肇知道他的生母是谁,还百般陷害梁贵人,以致梁贵人忧郁成疾而死。

这一切,刘肇并不知情,他一直认为窦皇后就是他的生母,是他最可亲近、最可信赖的人,所以,公元88年,当他的父皇病逝,不满10岁的他被扶上皇帝宝座时,他很放心地把政权交给了窦皇后。

窦皇后成了窦太后以后,得意非常,她“含辛茹苦”抚养刘肇,为的就是这一天,现在目的达到了,她当然要好好地享受胜利果实。首先,她把哥哥窦宪提升为侍中,直接掌握朝廷机密,负责向全国发布她的诏书;之后,她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她还安排另外两个弟弟窦景、窦环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拟定文书。如此一来,朝廷的重要位置都被她的兄弟们垄断,“刘家王朝”实际上成了“窦家王朝”。

富贵不忘娘家人,这恐怕是全天下妇女的通病,窦太后提携娘家兄弟,原本可以理解,但她为了给娘家兄弟谋利,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窦宪心胸狭窄,是个亡命之徒,他养了许多刺客,看谁不顺眼,就暗杀谁。都乡侯刘畅与窦宪政见不和,他来京都洛阳吊唁汉章帝刘火旦时,窦宪派人刺杀了他。为了使窦宪免受处罚,窦太后为他制造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让他带兵讨伐北匈奴。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窦太后不该“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可窦太后不听,执意派窦宪出征北匈奴。也该窦宪运气好,没有死在战场上,他率军出塞1500多公里,大破北匈奴大军。

窦宪得胜还朝后,窦太后有了袒护兄长的理由,下令免了窦宪的杀人罪,升任他为大将军,封武阳侯,地位仅次于当朝太傅。之后,她又斥巨资为自己的兄弟们修建了豪华住宅,楼馆错落,“弥街绝里”。

仗着自己是皇太后,窦太后肆无忌惮地满足着窦氏家族成员的私欲,皇帝刘肇俨然成了傀儡。渐渐地,窦太后觉得这个傀儡也是多余的了,她和兄弟们打起了诛杀刘肇的算盘。

一场宫廷政变,眼看就要上演了。

刘肇并不笨,随着年龄渐长,他慢慢地感觉到了窦太后对自己态度的变化,也觉察到了暗藏在窦宪等人眼中的仇恨。

窦太后果真是我的生母吗?为什么窦宪舅舅看我时,目光中暗藏杀机?刘肇经常琢磨这些问题,却苦于没有答案。

一些正直的朝臣不愿看到东汉就此覆亡,便偷偷地把窦氏家族密谋篡汉的消息告诉了刘肇。

刘肇对窦宪等人早已心存疑虑,但得知他们要杀掉自己、篡夺皇位时,还是大吃一惊。他想找个人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对策,可朝中都是窦家的人,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有向他报信的司徒丁鸿等人可以信赖,但窦氏兄弟限制皇帝与大臣单独接触,刘肇没办法直接面见他们。左思右想,刘肇决定寻求宦官郑众的帮助。

网络配图

郑众服侍刘肇多年,对皇室忠心耿耿。此人谨慎、机敏,很有心计,他早就看不惯窦太后及其兄弟的所作所为,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直不敢声张。刘肇把自己的疑虑告诉郑众后,郑众劝刘肇及早下手,铲除窦氏家族的势力,并积极为其出谋划策。

此时,窦宪正在镇守凉州。为防窦宪得知京城有变后起兵叛乱,刘肇下旨让窦宪进京辅政,将他调回了洛阳。同时,为了学习前朝皇帝对付外戚专权的经验,刘肇又密令皇兄刘庆借了一本《外戚传》,抓紧时间研读。当一切准备停当,窦宪等人回到了京都。

在抓捕窦宪的前夜,刘肇亲临北宫,命令司徒丁鸿派重兵守卫,紧闭城门;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窦宪的亲信郭璜、邓叠等人,一夜之间清除了外围势力,避免他们与窦氏家族成员勾结。次日,刘肇派人直入窦家,宣读诏书,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其为冠军侯,并限令他与窦景等人回各自的封地。

窦宪没想到,羽翼未丰的刘肇会跟他来这招,有点儿措手不及,但他不敢公然违抗圣旨,只好回到了封地。之后,刘肇下令处死了郭璜等人。他感念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公开处死窦氏兄弟,而是等他们回到封地之后,下了一道诏书令其自杀。

一场轰轰烈烈的夺权斗争,以刘肇大获全胜而告终。那些企盼汉室脱离外戚专权的朝臣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盼望掌权后的刘肇能够励精图治,再现“光武中兴”的大好局面。

此时,刘肇才14岁,看起来,他似乎还有很长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理想。

一个14岁的孩子,能够不动声色地从一帮大人手中夺回政权,刘肇的智商与胆识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刘肇铲除窦氏家族的势力之后,开始亲理政事。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仍批阅奏章,不失为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

公元92年,东汉13个郡国土地干裂,大旱、蝗灾困扰着东汉王朝。刘肇心急如焚,认为这是上天对东汉的惩罚,于是多次诏令理冤狱、薄赋役,并告诫各级官吏要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原因。公元96年,蝗灾蔓延到了京城洛阳,刘肇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于是下诏:“蝗虫之灾,殆不虚生,万方之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可见一斑。

在选拔官吏方面,刘肇力争重用那些有才干的人,曾4次专门下诏纳贤。

此外,刘肇十分注重德教风化,提倡以德治国。居巢侯刘般死后,按照规定,应该由他的长子刘恺袭位,但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刘恺坚持将爵位让给弟弟刘宪,自己则逃往外地。执政官认为刘恺此举不合法,上奏请示刘肇收回刘恺的封地。刘肇没有批准,特许为刘恺保留封地,等他回来。过了十几年,刘恺还是没有回来,执政官旧事重提,再次请求刘肇收回刘恺的封地。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曰,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刘恺为了自己的兄弟而放弃爵位,证明他有一颗乐善之心,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善举。若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收回刘恺的封地,恐怕不能助长礼让之风、成就宽宏的教化啊!”刘肇非常同意贾逵的见解,于是下诏:“王法崇善,成人之美。”不仅同意刘恺的弟弟刘宪袭位,而且召回刘恺,封他为郎。

网络配图

对那些有过失的人,刘肇常常从宽处理。公元97年,窦太后去世。梁贵人的家人奏明朝廷,梁贵人才是刘肇的生身母亲,揭开了刘肇的身世之谜。按照梁家人的想法,刘肇应该废了窦太后的尊号,不让她与先帝合葬,这样才能对得起被窦太后迫害致死的梁贵人。可刘肇却认为,窦太后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恩不忍离,义不忍亏”,因此,在追封梁贵人为皇太后的同时,他没有废窦太后的尊号,仍然将其谥号定为章德。

如果说刘肇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他太信任宦官郑众,为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按说,郑众帮刘肇夺回了政权,有不可抹煞的功劳,理应获得奖赏。刘肇掌权后,升任郑众为大长秋(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这也不算什么过分的事,错就错在刘肇在精神上太依赖郑众了,无论大事小情,他都要征求郑众的意见,甚至连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也要找郑众商议。如此一来,宦官势力就逐渐渗透到了东汉的国家命脉中,逐渐形成危害生命的“血栓”。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尽管汉和帝刘肇处心积虑地经营着东汉王朝,希望重振刘氏伟业,但东汉王朝就像一个决心要走下坡路的人,还是慢慢地滑向了黑暗的深渊。

公元105年,刘肇病死在京都洛阳章德殿中,年仅27岁。接下来,我们就让东汉的第六任皇帝——在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夹缝中挣扎的汉安帝刘祜出场吧。

标签: 刘肇

更多文章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一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预

    导读: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

  • 历史上宋微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钦宗

    导读:靖康劫难——宣和七年1125年大金攻宋,宋徽宗退位,长子赵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继位,后庙号钦宗,年号靖康。靖康元年正月同意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后反悔。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遭到十几万金军攻打,于月底攻至开皇都开封,同时派康王等三路人往金军,分别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河北,河东。被围城十

  • 宋高宗元配皇后邢氏简介 赵构的邢妃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高宗

    邢秉懿(1106年—1139年),宋高宗赵构元配。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后来康王出使金国,将妻小都留在藩邸。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王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个女儿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已有身孕。起初一行人北行不久,便传出几位皇室女子相继坠马流产,

  • 公认的隋唐好汉宇文成都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好汉宇文成都

    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没有宇文成都这个人的。宇文成都是被虚拟出来的硬汉形象,他身材魁梧,武力高强,是隋炀帝身边的一名重要将领并被称为天宝大将。因为他是虚拟的历史人物,所以在能力及武器方面都是很强的,他的武器也是独一无二的厉害。他的武器重量高达300多斤,一般人想搬动那几乎是不可能,因配备在宇文成都身上必须

  • 大明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故事!可歌可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历史上的马皇后不仅琴棋书画一窍不通,还是个大脚,“马大脚”已经是马皇后的代表,在我国旧社会历史讲究裹脚的年代,朱元璋为何喜欢马皇后?本文翻出了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绝对让你觉得马皇后值得朱元璋真心对待!明朝的第一个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死后陪葬在朱元璋的陵寝——孝陵,尊谥为“孝慈贞

  • 史上命运凄惨苦不堪言的一位皇帝竟因大补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

    要是在古代的时候自己最想做什么?那还用想吗?就是要做皇帝啊!皇帝多么的好要什么有什么,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吃饭有人伺候着,睡觉有三宫六院也不至于到现在娶一个媳妇就这么的难,当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是苦日子,也不知道没钱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网络配图其实做皇帝没有咱们心中想象的那么好,看过电视剧的有些皇帝想要当

  • 揭秘历史上的乌拉那拉如懿:最悲情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懿

    众所周知,乌拉那拉如懿的历史原型就是清朝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皇后乌喇纳喇氏。她不仅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废后之一,而且在她死后被塞入皇贵妃墓旁,乾隆皇帝甚至连牌位都没有给她。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网络配图乌拉那拉·如懿人物原型乌拉那拉·如懿,《后宫甄嬛传》中废后乌拉那拉宜修侄女,因为心高气傲不

  • 他是三国第一智者竟然被认为是骗子祖师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徽

    大家好,今为大家讲述一位三国人物——司马微。不少三国迷认为司马微就是骗子祖师爷,只因司马微说了一句: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而刘备皆得为何还不能安天下,成为被后人认为是骗子祖师爷,贻笑千年。那么事实真如此吗?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位水镜先生——司马微。网络配图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

  •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 竟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歇

    有一年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派来了使者看望春申君,客人远道而来,热情款待当然少不了,黄歇(春申君)安排平原君使者住进了“上舍”。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像孟尝君、平原君这样的权贵在招揽食客的时候都会把食客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食客住进相应级别的房子,以区别对待。平原君使者住进了春申君的上舍,也就是享受了

  • 一代名相宋璟为什么要砸了百姓给他立的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一代名相宋璟

    宋璟,一代名相,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着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金筷表直”“阳春有脚”“端午更名”。“金筷表直”讲的是唐玄宗时期,宋璟为宰相,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就赐给他一双金筷作为奖励,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因为在古代,黄金餐具都是被皇帝垄断的,不论是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