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贵出卖岳飞是谁指使的?王贵为什么出卖岳飞?

王贵出卖岳飞是谁指使的?王贵为什么出卖岳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77 更新时间:2023/12/31 20:20:38

王贵是抗金大将,也是岳飞的副手,更是岳飞的老乡——相州汤阴人。他比岳飞多活了十二年,也就是说,秦桧在时就没有他了,王贵从岳飞起兵,是岳家军的主要战将之一。他随岳飞转战各地,战功卓著,据说秦桧等人罗织岳飞罪名时,王贵因受张俊胁迫,参与诬陷岳飞。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艰难,引疾辞职,于绍兴二十三年八月病死,宋廷追赠其为宁国军节度使。

岳家军还有一个高级将领是张宪,他以忠义著称,最早从岳飞征战,深得岳飞信任,是岳家军的中坚,有人说他因此成为了朝廷猜忌的主要对象,后被朝廷处斩。与张宪一同押赴刑场的是岳云,人所共知,他是岳飞之子,曾任岳家军书写机宜文字,掌握军事机密,也成为朝廷打击对象。

据说秦桧、张俊密诱因犯军律险些被岳飞斩首的主要将领王贵,背叛岳家军,但遭到王贵抵制。后张俊求得王贵隐私相威胁,王贵才对秦桧等打击岳家军保持沉默,可是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证据,所以不能令人信服。

在岳飞去枢密院之前,岳飞肯定要交待一些统兵方面的事情,张宪与王贵各司其职,但是具体分工则无人知晓。从他们二人的地位看,张宪是高于王贵的,还有人说张宪是岳飞的亲戚,这点王贵是比不了的,他也就不可能超越张宪了。

长期以来,岳飞对谁亲一些,对谁疏一些,他们心里是明镜一般,因此争权夺势是不会有的。有岳飞在,一切他说了算,当然争也是白争了,一旦没有了岳飞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地位低的就会发起挑战。没有这样的事情更好,夺势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免不了的,长期的压抑和不服气总是要爆发的,就看有没有机会了。

在平时的交往中,也是可能产生矛盾的,岳飞在时,这些矛盾处于待发状态,岳飞不在了,还能不凸显出来吗?岳飞这个人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水平很低,在岳家军内部,岳飞也是个笨拙的不能一碗水端平的主帅。

岳飞处理关系的能力这么差,那么岳家军内部出问题就是很正常的了,王贵在决心搞掉张宪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背叛岳飞的准备。因为他知道张宪的后台就是岳飞,张宪倒台,必然涉及岳飞,他就等着这个清算岳飞的时刻。但既然是清算,就必须有个由头,没有个起因张宪凭什么会倒台,而且张宪的身边还有个岳云,要扳倒张宪,绝对很不容易。

机会可以说是从天而降的,湖南有个儒臣江公詹给秦桧写信说,岳飞在湖北鄂州办了不少的酒库,买卖兴旺,日售数百緍钱。在襄阳办的是通货场,其利润也很高,自岳飞罢官,这些都没有交付朝廷。

他建议令统制官张宪负责处理,杜绝欺弊,随后秦桧将此事上奏,认为可行,这样高宗诏统制官王贵与张宪共同办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有个上殿官鲍琚横插一杠子进来,他得到高宗的授命,让他到军中去清点钱财,搞清楚岁入多少,诸路的月椿钱是多少,供给军队的是不是有名无实,而敛于民的有多少?

在经过了一番调查之后,高宗接到报告,说岳飞军中有钱二千万缗,为了核实清楚,高宗遣人去问岳飞,岳飞回答说所有之数基本准确,占十之九。高宗还说,今遣琚往,纵不能全部归了朝廷,若得其半,亦不少矣。

问题就出在要把这些钱归了朝廷,本来鲍琚不去说不定还可以瞒下来,结果查明了岳飞的老底。为什么江公詹和鲍琚会出面,谁是他们的幕后人,说不定就是王贵。如果张宪能做到公平地分配财产,王贵也许就不做声了。

显然出现了让王贵不满意的地方,并且也争不回来,王贵只能撕破脸皮,不管不顾了。这样的推测应该是有道理的,如果没有过去积累的问题,产生了矛盾为什么不能自行化解?从目前的情况看,王贵是深恨张宪的。所以他这一搞,就搞死了张宪,他甚至连岳云也不肯放过,从史料看,是张宪先下的狱,而不是文学作品中说的,张宪、岳云一同系狱。

岳飞在狱中肯定是深恨王贵的,至于他说了王贵什么,不得而知,人说张俊、秦桧拿隐私来要挟王贵,但是岳飞就不能揭发王贵吗?要么是岳飞不知道王贵做了什么,要么是想放过王贵。

其实岳飞见到张宪和儿子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谁在使坏了,岳飞也清楚,他并没有将书信送去王贵那里,这一步棋走对了,否则王贵将这些文字递上去,这个案子就不需要审上两个半月了。

王贵会是因为其他问题置张宪于死地吗?也不能排除掉,甚至可以认为,王贵是忠于国家和朝廷的。他早就知道岳飞是个什么人了,见到岳飞背叛国家,义愤填膺,随即大义灭亲,让岳飞受到法律的追究。

九月,癸卯,鄂州前军副都统制王俊,诣都统制王贵,诬告副都统制张宪谋据襄阳为变。先是秦桧欲害宪以及岳飞,乃言宪有异图,佯称金人侵略上流,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而己为之副。会宪诣枢密行府白事,俊承风旨上变,以统制官傅选为证,贵即日以闻。张俊在行府,闻之,遂收宪属吏。俊,东平人,初为雄威卒,后从范琼为右军统制者是也。

标签: 王贵岳飞

更多文章

  • 公孙衍 合纵策略的倡始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衍,合纵策略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时,献计于公孙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

  • 秦始皇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脚下,在临潼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木兰,朝代

    南北朝之说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朝、也不是其他北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八王之乱以来,已经混战了一百五十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其中,公元429年是柔然败

  • 郗鉴简介 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玄孙书法家郗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郗鉴,晋朝,晋朝官员

    郗鉴(269-—339年),字道徽。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书法家、将领,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少年时孤贫,但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以清节儒雅著名,不应朝廷辟名。晋惠帝时曾为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洛阳陷落后,聚集千余家,避难于峄山。后司马睿以朝廷名义,命其代理龙骧将军、兖州刺史,镇守邹山。任职

  • 赫连勃勃简介 十六国胡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赫连勃勃,晋朝,胡夏国君主

    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原名刘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为政残暴嗜杀,狂妄自慢,关中

  • 姚泓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秦最后一位君主姚泓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姚泓,晋朝,后秦君主

    姚泓(388年-417年),字元子,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义熙十二年(416年)即位,改元永和。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被东晋所灭,姚泓投降,后被押送到东晋都城建康,在建康闹市中斩首,时年三十岁。后秦三代而亡。姚泓,字元子,姚兴长子。为人孝敬友爱、宽宏和气,但

  • 戴法兴简介 南北朝时期宋王朝权臣戴法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戴法兴,南北朝,宋王朝权臣

    戴法兴(414~465)南朝宋权臣。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卖葛于市,后为吏传署,好学能文,颇通古今,为孝武帝所重,为南鲁郡太守,兼中书通事舍人,多纳货贿,权重当时,前废帝立,迁越骑校尉,益专权,后被阉人谗于帝,免官赐死。戴法兴,出身贫苦,父硕子,少时以贩卖苎麻为生。好学能文,与兄长延寿、延兴均

  • 薛仁贵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薛仁贵是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薛仁贵,唐朝,唐朝人物

    薛仁贵是怎么死的薛仁贵,生卒于公元614年—683年,出生于山西河津市修村。薛仁贵是唐朝的著名将领,曾经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战绩,政治上的赫赫功勋。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薛仁贵是怎么死的。历史原型出身穷苦

  •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皇太极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清朝,清朝皇帝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皇太极,生卒于公元1592年—1643年,出生于辽宁新宾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皇太极是怎么死的。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此事关系重大,是清入关前重要历史背景

  • 唐寅身世之谜 揭秘历史上唐寅唐伯虎的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寅,身世

    唐寅身世之谜:唐寅,中国明代著名的画家,据传他是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而且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而关于唐寅的身世又有许多的谜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究下唐寅的身世之谜。提起唐伯虎,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剧中演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