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武宗李炎简介 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唐武宗李炎简介 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4/1/19 23:42:37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临死前十几天改名李炎。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文宗即位以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的儿子晋王普为嗣,不幸的是晋王普于太和二年(828)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皇太子的名号。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文宗的杨妃不满意太子永,一直谋求废掉他,因为朝廷上阻力重重没有成功,但太子永在开成三年(838)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了句号。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伤感,认为自己枉为天子却不能保全儿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赐儿子为“庄恪太子”外,还把火气发到太子身边的宫人身上,从此文宗也抑郁成疾。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还没有来得及行册礼,文宗就一病不起了。

开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据理力争,也奈何不了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他们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瀍立为皇太弟,从十六宅迎入宫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陈王的爵位退居藩王府邸。文宗驾崩之后,颍王柩前即位,这就是唐武宗。武宗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皇太后。

武宗身材高大,性情豪爽,他即位这年,已是27岁。多年来他迷信道教,周围经常有一批道士相往来,比起纯粹生长在深宫中的王子来说,他多了一些观察社会的机会。与文宗不喜欢声色歌舞不同,武宗经常骑马游乐,还常常带着他宠爱的那位邯郸舞伎出身的王才人到教坊饮酒作乐,与乐人谐戏,就好像老百姓家的宴席一般。但又和敬宗无节制地游乐不同,武宗并没有沉湎其中,声色自娱过程中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他读书虽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了一些书生意气和迂腐,能够面对现实,很多时候他敢于向宰相当面认错,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们君臣在会昌年间内忧外患交织的时刻,能够沉着应付,度过难关。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在开成五年(840)八月为文宗举行的安葬典礼上,仇士良又把枢密使刘弘逸等杀死,以解除对其权势所造成的威胁。

宰相李珏、杨嗣复被罢相贬往外地,武宗本来已经下令将二人处死,但在李德裕的强烈请求下,赦免了他们的性命。仇士良等人因有拥立之功,在朝廷上很是跋扈,他们见皇帝十分信任李德裕,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却被武宗巧妙地化解了。会昌三年,仇士良以老病为由提出退职,武宗也就顺水推舟,解除了仇士良的军权。仇士良在手下宦官送他退居私邸时,曾经对这些人有过一段绝妙的表白。仇士良说:“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一句话吗?”众人唯唯诺诺。他说:“天子不可令闲暇,一有闲暇必定读圣贤之书,见儒学之臣,就会听到大臣的劝谏,天子就会因此而智深虑远,就会减少玩乐、放弃游幸而专心理政,我等所受的恩宠就会变薄而权力就会变轻了。为诸君考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广殖财货,多养鹰马,每日以打球狩猎声色迷惑天子心志,越是极尽侈靡,就越会使天子喜悦,他就越不知道停息。这样一来,天子必定排斥经术,倦怠政事,我等就可以万机在手,恩泽权力还愁不牢固吗?”一席话,使众人心服口服。这也正是仇士良专权跋扈、恩礼不衰的经验之谈。只是,他的办法对武宗似乎不是很灵验。仇士良退职不久,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

武宗在位期间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就是灭佛。

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唐朝建国,以道教为国教,但是佛道之争一直没有间断。武宗身在藩邸之时就喜好道术,即位后更是崇尚道术,他将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降诞日(二月二十五日)定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又在宫中设道场,在大明宫修筑望仙台,拜道士赵归真为师,对他们的长生不老之术和仙丹妙药十分迷信。

武宗灭佛,主要是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武宗也认为佛僧的存在影响了他修炼成仙,当时的道士还散布舆论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他们解释说:“黑衣者,僧人也。”就是说僧侣将取代李唐国统。这样的情况下,武宗灭佛就理所当然了。据说,为了维护道教,天下不准使用独脚车,这是因为独脚车会碾破道中心,会引起道士心不安。为了防止黑气上升,以防止“黑衣天子”出世,武宗还禁止民间豢养黑色的猪、黑狗、黑驴、黑牛等。这些说法未必可信,但是反映了武宗大举灭佛时的心理状态。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这期间有个僧人自称能够做“剑轮”并能打败敌军,武宗准许他试做,结果不能做成,就把他杀了。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

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

武宗虽灭佛,自己成仙的愿望却没能实现。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们炼制的仙丹妙药,多次催促。道士赵归真告诉他,有一种仙药只有在吐蕃才能得到,请求前往采制。这实际上是赵归真找机会脱身。武宗没有放他走,答应派其他人去,还问他求仙到底用什么药,要他开具一个细目。赵归真无计可施,就给武宗开出了一个炼制仙药所需的用药清单:

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

这几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备齐的单子,武宗居然下令各地求购。

武宗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赵归真告诉他这是在换骨,是正常情况,所以身边的人规劝他少服丹药,他也不听。对于长生的狂热追求使武宗难以自拔了。会昌六年(846)的新年朝会,由于武宗病重也没有举行。这时候,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皇帝的名字“瀍”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胜水,“瀍”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且病情日渐加重,旬日之间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也没有得到允许。

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后的12天,宫中就传出了武宗驾崩的消息。他的妃子王氏殉节自缢而死。武宗成为太宗、宪宗、穆宗、敬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李德裕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成为这一时期常常为人称颂的政绩。不过,从宪宗元和时期延续下来的朝廷官员的朋党之争,仍然十分激烈。穆、敬、文、武诸朝,逐步形成了所谓的“牛李党争”。牛党一派以牛僧孺为首,主要成员有李宗闵、杨嗣复、李珏等;李党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主要成员有郑覃等。牛李两党在出身上,前者重进士,后者重门第。在朝廷议政之际,两党成员往往互相攻击,意气用事,是非蜂起。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原则性的政见分歧,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唐朝政治的危机。文宗也曾经叹息:“去河北贼(指河北藩镇)易,去此朋党难。”不过,李德裕主张对藩镇武力讨伐,派兵戍守边境,支持武宗的治国理政,给当时的朝廷带来了一些新内容。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够在武宗面前替牛党的杨嗣复、李珏求情,说明了李德裕的个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时期被罢贬到崖州(今海南琼山)时,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的说法。这一场历时达40年之久的党派之争,最终以李德裕的贬死而告终结。然而,这一天的到来,已是宣宗大中年间了。

标签: 唐武宗李炎唐朝皇帝

更多文章

  • 狄仁杰也搞裙带关系:弟弟要想做官我能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仁杰,裙带关系,弟弟

    虽然武则天一生欣赏、尊重狄仁杰,狄仁杰也全心全意辅佐她,但是狄仁杰说到底是一个正统的儒家,他的心其实还在大唐那一面。武则天知道这一点,但是她也无可奈何。正统的儒家讲究忠孝,狄仁杰在这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与此同时,儒家是无法接受女性当权的。《尚书》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打鸣了,是一家的灾祸

  •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轻敌:英国人贪婪又软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林则徐,英国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奏折,展览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该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由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林则徐主稿,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列衔。具奏日期为道光十九年八月十一日(1839年9月18日),内容是向道光皇帝奏报七月二十七日(9月4日)中英九龙之战的战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鸦片战

  • 卡扎菲追随者命运:传女子卫队成员被捕后遭折磨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卡扎菲,命运,侍女

    拜尼沃利德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地方,它是卡扎菲残余势力的最后“老巢”,一年来,暴力与杀戮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地方。大批的卡扎菲昔日“重臣”和拥趸聚集在这里,进行最后的顽抗,其中可能包括卡扎菲第七个儿子哈米斯。10月20日,利比亚当局宣布,哈米斯在拜尼沃利德的激战中身亡,尸体已经被发现。哈米斯1983年出生

  • 吴三桂简介 历史上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情爱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三桂,吴三桂简介,吴三桂与陈圆圆,明朝

    导读: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明末清初的诗人吴梅村写了句传诵千古的诗歌: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美丽无罪,可陈圆圆的美丽好像有罪了,几百年来,就有不少人将明朝灭亡的原因推在她身上,视她为“红颜祸水”。吴三桂是何等人,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他是名野心家,是位“识时务的”的“俊

  •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汤显祖,硬骨头

    1591年,被视为“不祥之兆”的彗星出现,那年,也是汤显祖的不祥之年。他目睹太湖遭灾,沿岸赤地千里,“白骨蔽江下”。朝廷发了数十万两赈灾银两,派来特使杨文举宣抚灾民。杨文举却借机侵吞灾款,收受贿赂,出卖官职。最气人的是,当朝宰相申时行居然对其加官晋爵,而将一些忠于职守、勇于揭发的御史贬谪。明代戏曲家

  • 傅莹:从电影放映员到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傅莹,外交官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就是从内蒙古呼和浩特闯出去的傅莹。1970年,傅莹进入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在兵团的三年,傅莹往返于兵团各个点,像小伙子一样爬杆架银幕,为战友们放映电影。她同时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各科目的学习内容。傅莹说:“在兵团的经历中,我印象最深的体验就是身体的极

  • 鲁迅为何精通赌博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迅,赌博

    鲁迅专门拜了一个名叫王鹤照的工人为师,向他求教赌博之道。王鹤照对于市井平民的生活非常熟悉,他也懂得赌博场上的押牌宝、搓麻将、玩竹牌的方法以及赌场上赌徒们的规矩和场面。他把自己所知道的赌博中的所有东西都津津有味地讲给鲁迅听,还给鲁迅哼唱了赌博时唱的歌谣。鲁迅像一个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他一边认真听,一

  • 唐家璇回忆中日外交:我给日本外相上了一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家璇,中日外交

    我对町村说,关于中日历史关系,已故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做了很好的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里的“对立”是指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敌对关系。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沉重灾难。当然,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本文摘自《劲雨煦风》,唐家璇著,

  • 光绪帝是慈禧的儿子吗?慈禧太后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光绪帝,光绪皇帝,慈禧

    导读: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

  • 《亮剑》中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云龙的原型,李云龙,抗日战争

    赵刚和楚云飞、李云龙的原型是谁?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1915-1978),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