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原因是什么

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9 4:58: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的诸侯反董之势已成燎原,群雄怒斥董卓残暴,兴起义兵西进讨伐。面对关东诸侯的讨伐,当事人董卓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让关东诸侯瞠目结舌大出所料,也让本来就步履蹒跚的东汉王朝更加脆弱不堪。董卓的决定就是迁都长安,可迁都在任何朝代任何时期都是大事,费时费力。如果面对关东群雄的讨伐,董卓大可以据险守住洛阳即可,但仗还没有打董卓为什么就要想着如何逃跑呢?

时至今日,我们大多数人依旧认为关东诸侯给董卓的军事压力过大,董卓畏惧关东诸侯才不得已迁都西逃。但事实上董卓并没有害怕关东的诸侯,相反关东诸侯不少人在董卓的手下吃了大亏,如王匡曹操等人都被董卓打的大败,其他的人也畏惧董卓兵强,仅仅是装腔作势的喊喊口号而不采取实际行动,讨董只是为了给自己捞取声望和政治资本,并非真心想要进行到底。真正让手握天子董卓害怕的是山西境内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白波军。

白波军是黄巾的余部,黄巾起义失败后的第四年(188年),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起义,因地得名白波军。在董卓进洛阳的那一年,白波军挺进到了河东队伍发展到了十来万人,白波军联合内迁汾河流域的南匈奴连破太原河内等郡声势浩大,威胁到了洛阳。白波军如此嚣张,比他们更嚣张的董卓是无论如何都忍不了的,刚刚掌握大权的董卓派出了自己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前往征讨,可事实证明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靠不住,牛辅被这群农民起义军打败了。

其实白波军并不比关东诸侯强,说到底农民起义军是无法和关东的政府军比的,但令董卓头疼的是他们所在的位置,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山西的位置正好在河南山西的正上方,白波军如果南下成功就会切断董卓退往关西的退路,到时候董军将面临着被关东军和白波军夹击的处境,两线作战极为不利。关东军不可怕,白波军更不足为惧,但二者一旦联合这其中的隐患即使是强横的董卓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偏偏这时候牛辅个不争气的东西打了个大败仗,这就更让董卓不安心了。回想起自己干的那些坏事,董卓越发的不安,继续死守着洛阳有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

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风险,洛阳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而拥有崤函之固的长安绝对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绝佳之地。退到长安既可以抵御关东群雄又不用担心后路被白波军切断,还离自己的老家凉州更近,占据着长安进可以平定关东,退可以关起门来做皇帝,一举多得,又何乐而不为呢?经过慎重考虑的董卓做出了迁都长安的决定,和关东诸侯的犹豫不决不同,董卓是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在初平元年(190年)就把汉献帝和朝廷迁到了长安。

迁都唯一的坏处就是:劳民伤财对于疲惫不堪的东汉王朝来说,更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洛阳周围的百姓和财富董卓是不会留给关东诸侯。由于长安残破不堪,董卓发动百姓修缮,于是百姓成了这场浩劫中的最大受害者,当然百姓的死活从来都不是董卓考虑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董卓这一招十分高明,让他对手近乎绝望。关东诸侯本来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人心不齐,他们更多的是为自己捞取资本发展自己的势力,没几个真心为汉室卖命,董卓西逃让他们鞭长莫及。而真正将讨董进行到底的孙坚、曹操因为自身势力和董卓相去甚远,而无法威胁到董卓。曹操大败于汴水,孙坚虽然击败董卓占据洛阳,最后也不得不撤军。关东诸侯失去了共同的目标后,开始了激烈的内斗。虽然董卓没有笑道最后,但如他所愿,关东的诸侯在他走后便起了内讧,斗得不亦乐乎。如此说来,董卓也算是通过迁都而击败了他们!

标签: 董卓三国

更多文章

  • 袁绍为什仫没称霸?他的一手好牌是怎么打的稀巴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三国

    还不知道袁绍一手好牌,为何最后依然没让他称霸海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三国这个时期是一个群雄争夺天下,英雄辈出的时代,尤其是在汉朝末期的那段时间,由于朝廷的权力和威势大不如从前,因此之前朝廷中拥有着重病的诸侯或者各个地区的太守都自行割据了一片地方

  • 乾隆从退位到死足足三年时间 和珅为什么不提前讨好巴结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嘉庆

    还不知道:和珅和嘉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和珅与嘉庆,估计每一位懂历史的朋友都听过,因为这两个人实在太出名了。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谓火遍大江南北,不过到这就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和珅那么聪明,明明知道嘉庆上位后会找自己的麻烦,凭借他的智慧和能力

  • 历史上的索尼和鳌拜到底是什么样 两人的实力究竟孰强孰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索尼,鳌拜

    对索尼和鳌拜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浮沉,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些能人将相,他们权倾四野,引得万人瞩目,一些对清朝比较有研究的人都应该对索尼还有鳌拜两人非常熟悉,他们作为康熙年幼时的著名辅政大臣,曾经也在悠长的清朝历史上留下了著名的足迹,很多人对于鳌拜和索尼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最会打仗的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朝皇帝李世民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说起唐太宗李世民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大多数战争中能够以少胜多。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他的这方面的才能绝对是公认的。特别是与河南王世充与河北窦建德的战争。可以算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此战可以说是一战而定天下。李世民是少有的一个军事天才。“

  • 朱贵是什么人?梁山的三朝元老,立功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贵,宋朝

    你们知道梁山三朝元老朱贵,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跟云里金刚宋万和摸着天杜迁相比,草创梁山的元老旱地忽律朱贵,存在感比前两位强似多倍。朱贵从上梁山那天起,直到全伙受招安,跟随宋公明南征北战之前,都在梁山负责情报打探的工作。因为饭馆酒店是个鱼龙混杂、消息灵通的地方,所以朱贵在梁山边上的李家道口

  • 严嵩为什么要与太子朱载垕作对?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严嵩,明朝

    严嵩与太子朱载垕作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朝,一直被誉为汉人脊梁最硬的朝代,可是却被文人误国,和宋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宋朝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明朝却是由于各位“奇葩”皇帝,皇权似乎一直被文官集团所制约,使得明朝皇帝无法真正掌控文武百官,发号施令。列数明朝的皇帝们,似乎

  • 皇帝因酒后失言骂了妃子,结果当晚就被捂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曜,东晋

    你真的了解司马曜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司马曜作为皇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颇有建树。政治上,他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回皇权,将权力收归中央。军事上,对外战争屡胜,收复失地,尤其是在大臣谢安的辅佐下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而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淝水之战时

  • 曹操为什么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汉朝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历史上的曹操出身寒门,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没有兵权在握。十几岁被举孝廉,因为性格耿直而不断的得罪上级,甚至于最后赋闲在家。年少的曹操多次上书朝廷,希望可以改革吏治,甚至于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直到董卓入京,曹操是散尽家财,靠着微弱的兵力与董卓抗衡。如果挟天子的背后是弊大于利

  • 刘琰是怎么死的?污蔑皇帝惹怒圣上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琰,三国

    刘琰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的好不作死就不会死,这虽然是一个近现代的网络流行语,但是同样适用于古代的故是之上。历史上有很多的大臣以为感觉自己功劳甚高,于是对谁都充满着一种蔑视的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对于其他的百官来说,要么弹劾他要么不与其为伍,但是在

  • 吕雉如何成汉朝专政第一人?吕雉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雉,汉朝

    你们知道刘邦的老婆吕雉是怎样从皇后到治理汉朝的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汉高祖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