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论能力远超于马岱 魏延最后为什么会惨死在马岱的刀下

魏延论能力远超于马岱 魏延最后为什么会惨死在马岱的刀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23 更新时间:2024/1/16 9:15:21

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将。在蜀军中,关、张、赵、马、黄等大将凋陨后,魏延马岱二人堪称当时蜀汉一流战将。不过,就能力而言,魏延是远胜于马岱的,可惜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闹翻,最终横死于马岱刀下。

在诸葛亮晚年时,魏延开始居功自傲,呈现出尾大不掉之势,加之其性格孤傲骄横,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军权贵,几乎都有些疏远排斥魏延,而杨仪更是与之势同水火。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前,已经料到魏延可能会拒不撤兵,因而告诫杨仪、姜维等人,如魏延坚持继续伐魏,则可弃之而去。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反对撤兵,坚持继续讨伐曹魏。而杨仪、姜维等则依照诸葛亮遗言,先行回兵。

然而,魏延虽坚持继续伐魏,却并无反心。他见杨仪等人撤兵,担心后主刘禅责备,也赶紧调兵回撤,并赶在杨仪等人之前,边撤边烧毁栈道。最终,杨仪大军赶来后,与魏延军队相持不下。

不过,魏延手下士卒深知自家主将理亏在先,加之看到双方势力悬殊,也不愿再为其卖命,于是很快溃散。此时,魏延只得急匆匆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亡汉中。魏延逃窜后,杨仪下令马岱追击魏延,并取回其首级。

关于马岱与魏延武艺高低,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马岱率军追击魏延,在人数、气势上、均胜于魏延。且马岱本为西凉名将,骁勇善战自是不在话下,二人单打独斗,也未必就不及魏延。所以,最终魏延还是被马岱斩下了首级。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之死被演绎为马岱偷袭,是与正史存在较大出入的,并且多有渲染。事实上,魏延之死,是蜀军内部斗争的结果,其也并无反心。只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蜀军自然也是蒙受了巨大损失。魏延的悲剧表明,在乱世中仅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手腕和武艺同样十分重要。

标签: 魏延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作为三国最后的雄主,他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分三国,一统天下归晋朝。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多年战乱,你争我夺,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曹操,刘备,孙权各称霸一方,其中孙权最为年轻,曹操赤壁之战时53岁,刘备47岁,而孙权才26岁。公元219年,关羽兵败麦城,大意失荆州。次年曹操病逝,223年经猇亭之战,刘备

  • 蜀国从兴起到衰落,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诸葛亮,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的蜀国地处偏僻,同时人口稀少、国力有限,相比较领土广阔的魏国与经济繁荣的吴国而言,蜀国似乎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尤其经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以后,人们对于蜀国非常偏爱,特别对于蜀国灭亡的结局感到非常感伤。无论是在演义中还是历史上,刘备能够建立西蜀政权都很不易,可是在三场关系蜀国兴

  • 纳粹冲锋队领导人恩斯特·罗姆临死前的遗言 要希特勒亲自处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德国,希特勒,历史解密

    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开始了他扭曲的从政之路,然而那时的工人党只是一个100来人的小党派,虽然成员嘴巴上都喊着要改变德国,但那时那刻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如此不堪的党派,对于一心想在德国政坛有所作为的希特勒来说简直是糟糕透顶的从政环境。直到希特勒结识了一名叫恩斯特·罗姆的军官

  • 纪晓岚为什么颇信魏忠贤变成了蜈蚣?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晓岚,清朝,野史秘闻

    关于魏忠贤之死,有不少的野史杂谈。当时就有人讲,魏忠贤素知自己作恶多端,早晚会有一天要「走麦城」的。于是老早就为自己寻摸了一头能够日行七百里的健骡,和一个替身,私下里给豢养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果真遭难尤家店的时候,遂将自己的替身缢死,掩人耳目,自己私遁而去了。后来满清入关,一转眼就到了乾隆朝。

  • 南宋政治家方逢辰简介:凡他所到之处,无不以教务为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成语“草木皆兵”出自古代时期的哪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草木皆兵同义词为:风声鹤唳,杯弓蛇影,反义词有: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关于淝水之战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

  • 韩信的背水一战之计,为何后世很难效仿?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背水一战,韩信,战史风云

    秦末楚汉争霸时,韩信是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头号功臣,他用兵如神,逼得项羽引剑自刎于乌江,为刘邦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领导的战役远远不止这一场,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韩信背水一战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韩信以叁万士兵击败了敌方二十万大军,为什幺韩信能赢下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呢

  • 历史上对自己狠的人到底有多狠 看看三国时期的这几位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对自己最狠的人到底有多狠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了争夺领地发生了许多事情,导致当时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些故事的内容是一个比一个残忍。东汉时期,由于皇权被宦官所掌控,搬弄是非,使得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

  • 高句丽小却很强悍,为了征服它隋唐用了半个多世纪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隋朝,野史秘闻

    中国,由于地理环境,实在是一个门户洞开、无关可闭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想要闭关自守都困难重重。所以说,在中国古代,让中原王朝最头疼的事,就是边境的威胁了。隋唐时期,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就是影响隋唐边境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甚至,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隋朝和唐朝的皇帝,都派出过军队征讨高句丽。但是,

  • 张飞是杀猪的,关羽是卖枣的,他们怎么会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分三国,乱世之中诞生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大概要属于三国事情的猛将们了。其中论猛将的数量,还有猛将的名望都要以蜀国为最。哪怕是雄踞许昌坐拥半壁江山的曹操阵营也比不上,在蜀国军中有许多著名的武将,尤其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个个都有万夫莫敌之勇。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在罗贯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