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让梨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如何?

孔融让梨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4/1/21 2:13:08

孔融让梨”作为一个典故,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作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作为孔子这位圣人的后人,孔融成为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而就孔融的结局,更是和三国诸侯曹操形成了直接的关系。因为在公元208年,孔融被曹操所杀。那么,问题来了,孔融到底做了什么,一向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要杀了他呢?

首先,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他因为孝行,从而受到了人们的称赞。众所周知,汉朝以孝治国,并且还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以此来选拔人才,比如曹操就是举孝廉出身的。在成年之后,孔融因为自身的才华和孝行,所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

后来,权臣董卓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并且准备废掉汉少帝刘辩,这让孔融看不下去了,于是和董卓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董卓输掉了辩论,而孔融自然也被排挤出朝廷中枢,被派到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北海国,基本对应今日的山东省潍坊市一带。换而言之,孔融所担任的北海国国相,和郡守、太守差不多。

东汉末年,北海国一带受到了黄巾军的袭扰,于是,孔融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获悉后,立即发兵帮助孔融解围。在黄巾起义逐渐被平定后,袁绍和曹操成为中原地区两个强大的诸侯。不过,因为孔融看出来袁绍、曹操都不是真心忠于东汉王朝的,自然不愿意投靠袁绍或者曹操。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的长子袁谭进攻北海国,虽然孔融在治理北海国的过程中颇有成绩,但是,孔融在作战方面,却是一窍不通。在袁绍的大军已经攻入到城内时,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更让孔融饱受争议的是,很可能是他自己光顾着逃跑,他的妻儿都被袁绍大军俘获了。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自此之后,如果孔融安于职守的话,或许可以获得善终的结局。不过,一向直言不讳的孔融,不仅面对董卓时毫不退缩,在面对曹操时,更是无所畏惧。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孔融立即写信给曹操,表达了讽刺的态度。

虽然《三国志》等史料中没有记载曹操的反应,但是,遭到讽刺,总是会心中不悦的。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道:“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不久之后,因为战乱的原因,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主张禁酒,但是,孔融又傲慢地驳斥了曹操的意见。

最后,对此,曹操已经对孔融起了杀心,不过,因为孔融名重天下,曹操只能表面上装着容忍。在此背景下,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而这,无疑给了曹操除掉孔融的借口。在此背景下,曹操派遣手下将孔融拘押起来,并定下了“招合徒众”,“欲图不轨”等罪名。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庚》中记载:(八月)壬子,太中大夫孔融弃市。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孔融正式被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总的来说,对于孔融来说,晋朝葛洪在《抱朴子·清鉴》中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也即虽然孔融在文学上拥有不错的成就,但是,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下,孔融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进一步来说,孔融生不逢时,所以落下了悲惨的结局。而这些事情,绝大部分老师自然不会告诉学生。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丕在位七年,他如何将曹操留给他的3员猛将给害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总体基调是褒刘贬曹。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诈之辈,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曹操是一个极其合格的领导,他身上有两大优点:一是爱惜人才,他唯才是举,常常不拘一格在天下搜罗人才。二是肚量大,能容人,即使下属犯了错,他也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为什么会发生太原保卫战?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原保卫战,近代,战史风云

    日军“华北方面军”于11月3日命令第5师团归第1军司令官统一指挥攻占太原。4日,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命令第5师团继续攻占太原,并以一部向汾阳附近追击;命令第20师团在昔阳支队占领榆次后,以一部全力攻占榆次西北地区,师团主力进到榆次后向介休追击;命令第109师团循昔阳支队前进路线向榆次前进。战役结果在

  • 黄老之学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主张的是什么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黄老之学,道家,历史解密

    黄老之学的特点是黄老学派推崇黄帝,在稷下学宫黄老学派的推动下黄帝传说在战国大行其道,黄帝发明了车、弩、釜、甑和冠冕,作灶穿井,作宫室筑城邑,并作棺椁。此外,黄帝还画洛书河图,铸鼎制镜,合符封禅,别12相与28宿,创原始共和制国体。黄帝的妃子嫘祖教桑,大臣宁封制陶,共鼓、化狄作舟,杜康造酒,仓颉造字,

  • 揭秘:富裕人家为什么会请乳娘?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通俗常言疏证》中,对乳娘有过明确的定义:专管无乳之小儿,起居一切悉为照料,谓之奶妈(乳娘)。也就是说,乳娘的主要职责就是哺育“无乳之小儿”,其先决条件就是婴儿生母没有乳汁,无法完成正常的哺育工作。可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满洲勋贵、士绅阶层、富贵之家中,即使女性生育后,能够正常分泌乳汁,能够

  • 孙壹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背叛东吴投降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在两军作战时,因为战败被俘或者主动投靠的军事将领称之为降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孙权死后,东吴政权几乎乱了套,先是诸葛瑾的儿子、太傅诸葛恪专权,被孙峻设计诛杀,孙峻诛杀诸葛恪的时候,东吴宗室将领孙壹,也参与了,并立下大功。当时,孙壹与全熙、施绩攻打诸葛恪的弟弟公安督诸葛融,诸葛融兵败自杀。

  • 诸葛亮应该去刘表手下任职,但他为何却偏偏追随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在追随刘备之前,一直待在在荆州,平时也就读读书,见见名士,没有正式工作。他不想工作?绝对不是。学而优则仕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理想,诸葛亮学得一生好本事,肯定也想有一番作为。他在等待一位赏识自己的好老板,然后再大展宏图。诸葛亮所处的荆州,地方长官是刘表,而且刘表与诸葛亮有亲戚关系(刘表是诸葛亮老婆的

  • 朱棣多次北伐胜利,为何却害了后世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战史风云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点评:虽说徐达攻克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但是在蒙古人败退大草原以后,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守易形的则是开平之战,

  •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穷兵黩武 汉朝为何没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汉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在位时期可以说穷兵黩武 汉朝为何没有灭亡在他手里汉武帝被称为“汉朝秦始皇”,因为他和秦始皇有个相同的重要特点,那就是既雄才大略,但又穷奢极欲。因为雄才大略,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穷兵黩武”,不断地发动战争,终汉武帝之世,除

  • 武则天共造了18个文字,为什么没人敢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她在位的时候,用自己的才能和手腕,在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整个王朝焕发新的生机,为后来的中兴奠定了基础。虽为女子,却是帝王之才。尤其是她在文化方面的举措,更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的,那就是造字。在唐代的时候,我们的文字基本已经定型,但是她一生非常迷恋文字,认为其能影响命运,这样

  •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韩琦家族能兴旺156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都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韩琦家族能兴旺156年?韩琦"相三朝,立两帝",韩琦被宋人及后代称为"贤相",可谓生荣死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在政治上的成功,使得他成为家族最为出色的代表,为家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氏家族在有宋一代兴旺长达156年,这在宋代历史上是极为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