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简介 大清王朝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生平

皇太极简介 大清王朝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4/1/25 9:53:31

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公元1592年11月28日申时-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皇太极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天命、天聪年间没有监察机关,崇德年间皇太极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有清一代,满蒙的结合,早比满汉更紧密。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六月又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皇太极任命满洲、蒙古、汉人担任承政,每部三人,以下皆参政。崇德三年七月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皇太极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了在东北的统治,为入关统治全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称帝后立刻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不许杀,这是为了繁殖。也不准杀马、牛等作牺牲或出卖。以后几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提出“农时不可失”,“废农事者罪之”。他知道五谷乃万民之命所关,因此一再强调搞好农业生产,入关前清朝的粮食不太缺乏,与这种努力分不开。手工业生产也大有进步。盛京(今沈阳)宫殿大部分为皇太极时所建,其规模和工艺技术都标志后金手工业的水平很高。盛京城西实胜寺,铸大钟千斤,是冶铸业的发展象征。商业贸易在境内有之,与明及朝鲜也均有之。皇太极曾命令大学士希福带领八家商人及公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家人的庞大代表团赴张家口贸易。后来又命人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买马。个人远走贸易的也不乏其例。

崇德年间,虽然不再发生大批汉人被杀,或汉人投毒、拦路劫杀等反抗事件了,但皇太极却仍然注意缓和清朝的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满洲、蒙古、汉人做好安置。皇太极晚年,他的子侄们在他面前发牢骚说太祖时诛戮汉人,而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而满洲宗室却有为官者,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但皇太极并未因此动摇其国策。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人,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对明大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沉志祥等纷纷自愿来投的行为封王封侯,宠荣备至。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领的降顺,皇太极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

对于朝鲜,皇太极经过两次出征,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沈阳为人质。

对蒙古,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1634年(天聪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次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玺归降。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1635年(崇德元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1642年(崇德七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

标签: 皇太极清朝清太宗

更多文章

  • 李白杀过人吗? 揭秘李白杀人诗背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唐朝人物

    李白竟是个杀人犯? 李白于开元中所作《赠从弟襄阳少府皓》诗云:“……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有一种版本,紧接着还有“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两句。跟李白有过交往的诗人魏颢在李白去世后所写的《李翰林集序》中,也有“少任侠,手刃数人”的说法。就是说,无论是李白本人的自述,还是他

  • 商鞅的妻子是谁 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商鞅,商鞅的妻子,后人

    商鞅的妻子: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的领导者商鞅,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然后对于他的妻子又有多少人了解过呢,也有很多种传说商鞅的妻子是何许人也,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商鞅的妻子。荧玉秦国公主,秦孝公妹,后与商鞅成婚。(但据说是虚构人物)商鞅,原名卫鞅.生于战国时代.魏国人,年少时因得意遇而拜于鬼谷

  • 拿破仑的妻子是谁?拿破仑一生共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拿破仑,拿破仑的妻子

    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作为一位闻名全世界的著名军事家,十九世纪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他的一生充满了让我们所想去探究的东西,而他的妻子是谁?这也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揭秘一下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9岁进入里恩王家军校读书。1796年初,年轻的

  • 程咬金的夫人 揭秘历史上程咬金的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咬金的夫人,陈咬金

    程咬金的夫人:陈咬金,大唐开国元勋,盛唐名将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他的夫人又是哪位女中豪杰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揭秘一下陈咬金的夫人。山海关总兵裴仁基之女,隋唐第三好汉裴元庆的姐姐裴翠云。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马因、裴子野,皆以治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5

  • 皇太极的儿子 揭秘历史上皇太极的儿子们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

    皇太极的儿子: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被推举继承汗位。皇太极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成,并且增强兵力,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秘下皇太极的儿子们。在皇太极一生的经历中,最大的转折是从后金汗到大清帝。他是第一

  • 李鸿章的儿子 历史上李鸿章后代的幸与不幸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的儿子,李鸿章

    李鸿章的儿子:李鸿章,晚清时期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世人多尊称为李中堂。李鸿章还是晚清时期淮军与北洋水师的创建者和统治者。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秘下李鸿章的儿子。李鸿章儿子共有六人,原配夫人周氏生子经毓

  • 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卢绾为什么要叛变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卢绾,刘邦

    卢绾为什么背叛刘邦?汉高祖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史上极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家。他虽出身卑微,但人缘很好。在他颠沛流离的生涯中,他的“发小”卢绾对他不离不弃、甘心情愿地跟其左右,为大汉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却在年老时背叛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卢绾也是丰邑人,和高祖

  • 杨广的妃子 探秘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妃子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的妃子,杨广

    杨广的妃子:隋炀帝杨广,他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在位期间修建了大运河,并且开创了科举制度,但是因为滥用民力导致了天下大乱而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杨广还是个好色的皇帝,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杨广的妃子们。隋炀帝杨广也好色著称,在位期间广造高楼,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但是留下记载的女人只有以下

  • 鲁迅本名 近代小说奠基人鲁迅笔名的由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鲁迅本名,鲁迅笔名由来

    鲁迅本名: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鲁迅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遗产,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学巨著,众

  • 武则天本名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名字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本名,武则天,武媚娘

    武则天本名:武则天,名武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的“则天”二字,并不是这位女皇帝的本名,而是来自于她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后,由唐中宗所赐的“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在历史上,武则天为登上帝位,也曾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