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嵩一代清正名臣,为什么会在官场里处处碰壁?

郭嵩一代清正名臣,为什么会在官场里处处碰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4/1/5 15:04:17

郭嵩焘清正廉洁 为什么在晚清官场处处碰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湖南淮阴出了两个名人。

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郭嵩焘。很多人知道左宗棠的名头,是因为那句著名的“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话,其实就是郭嵩焘说的。

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淮阴人,生于1818年。跟左宗棠一样,郭嵩焘的科举之路走得极为艰难。他虽然在19岁(1837年)就考中举人,但之后连续4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铩羽而归。跟左宗棠不同,郭嵩焘不甘于当一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幕僚,坚持参加会试,一条路走到黑,终于在29岁(1847年)时考中进士,当了一名“红翰林”。美好的前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可是,郭嵩焘运气真是不好。他刚刚步入仕途,就传来不幸的消息:父母相继过世。按照清朝礼仪制度,官员父母去世后,不管级别有多高,都必须辞官回到老家,为父母守制三年,这就是“丁忧”。一般情况下,朝廷也不可以强行要求处于丁忧期的官员复出为官。

因此,郭嵩焘暂时告别官场,回家为父母守制。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2年,清廷下令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曾国藩最初不愿意,在郭嵩焘的数次劝告下才出山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湘军。曾国藩将郭嵩焘招到大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从这一点而言,郭嵩焘也算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

1856年底,郭嵩焘离开湖南,来到北京,任职翰林院编修。这时候,朝廷里执掌大权的是户部尚书肃顺。肃顺性情刚严,却对汉人大臣信任有加。肃顺很欣赏郭嵩焘的才华。在肃顺的推荐下,郭嵩焘入值南书房,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信任。

1859年初,郭嵩焘被咸丰皇帝外派到天津,为僧格林沁亲王帮办防务。僧格林沁素来看不起汉人大臣,对郭嵩焘很冷淡。两个人相处得很不愉快。好在没过多久,咸丰皇帝又派郭嵩焘到山东清查沿海税务,离开了尴尬之地。

郭嵩焘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向来以清正廉洁自居。咸丰皇帝派人清查沿海税务,算是专业对口了。郭嵩焘来到山东,真是有心大干一场,不辜负咸丰皇帝的信任和肃顺的举荐。因此,他拒绝山东地方官员的接待,不住公馆,不受宴请,不收礼物,认认真真办案,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堵住了税务漏洞,为朝廷增加了财政收入。

照说,郭嵩焘此举有利于国,有益于民,居功至伟,应该得到朝廷嘉奖。可是,这与腐败盛行的晚清官场格格不入,得罪了僧格林沁亲王、山东巡抚文煜等一批官员。僧格林沁更是上疏弹劾郭嵩焘。最终,郭嵩焘被迫离开山东,不但没有得到朝廷嘉奖,反而被降二级调用。

1863年,45岁的郭嵩焘奉命署理广东巡抚。这是郭嵩焘第一次担任封疆大吏。郭嵩焘来到广东后,又与两广总督瑞麟矛盾重重,以至于水火不相容。督抚不和,是晚清官场的常态。可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还是不多见。

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瑞麟仗着自己是满人,在广东卖缺纳贿,毫无顾忌,引起郭嵩焘的不满。二是郭嵩焘过于书生意气,不注意与同僚保持“一团和气”的大好局面,遭到同僚的排挤。

结局显而易见。1866年,郭嵩焘被罢免广东巡抚一职,怅然回到老家,以讲学为业。

郭嵩焘第三次复出,得益于当时方兴未艾的洋务运动。1875年初,在军机大臣文祥的推荐下,郭嵩焘再次出山,先后出任福建按察使、兵部侍郎。

1876年冬天,郭嵩焘奉命率30余人出使英国。这是中国第一次派出外交使节,意义自然非同凡响。郭嵩焘抵达英国后,觐见了英国女王,呈递国书,正式成为大清王朝第一任驻英公使。

在英国期间,郭嵩焘如饥似渴地观摩、学习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运行框架,试图从中找到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所在。他每天都坚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在日记里。接近60高龄的他,还像小学生一样学习英语,帮助自己增强与英国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让自己的祖国早日变得强大,郭嵩焘将英国一行的文字整理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各国衙门,公开刊行。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里的顽固派大臣惊慌失措,群起攻之,轮番弹劾郭嵩焘。朝廷旋即将《使西纪程》召回销毁。

1877年,与郭嵩焘同行的副使刘锡鸿对他进行诋毁,向朝廷指责他犯下3项罪行,分别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外交礼仪,却成了刘锡鸿攻击郭嵩焘的罪证。

1879年,郭嵩焘卸任驻英公使一职,黯然回到国内。朝廷一度还打算惩处他,在李鸿章的再三反对下,才不了了之。1891年,郭嵩焘病逝,享年73岁。

按照常例,对于郭嵩焘这种做过督抚级别高官的人,死后都是要追赠谥号。但朝廷却以郭嵩焘所著书籍备受争议为由,没有追赠谥号。

标签: 郭嵩清朝

更多文章

  • 美有罪吗?叶赫美人东哥七嫁亡四国,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后金,东哥

    美有罪吗?叶赫美人东哥七嫁亡四国,最后怎么样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叶赫美人东哥东北这片白山黑水的热土,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上演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活剧。叶赫那拉东哥,海西女真人的第一美女,丽质天生,又出自叶赫部贝勒(首领)家庭,集美貌与富贵于一身,自然成了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 皇太极直捣北京,袁崇焕为何不直接沈阳老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在崇祯二年长途奔袭直捣北京时,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己巳之变”,当时袁崇焕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回防京师。估计很多读者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皇太极全力攻打北京,沈阳必然空虚,袁崇焕如果率军直插沈阳后方,皇太极的处境岂

  • 娶妻当娶阴丽华!一代贤后阴丽华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阴丽华

    娶妻当娶阴丽华!一代贤后阴丽华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娶阴丽华却并不是简单做样子给刘玄看,而是少年时的一桩美梦。刘秀垂涎阴丽华已久,落魄时的一次偶遇,便发出“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宏誓,可想阴丽华是如何的貌若天仙。阴丽华出身南阳豪门,富甲一方。刘秀当时不过是个

  • 汉武帝酷爱杀丞相,历史上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朝廷当中,丞相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是除了皇帝之外最有话语权的几个人之一。一般丞相都是非常有权力的,皇帝在下很多决策的时候甚至都会和丞相商量。可是在汉武帝当政的时候,却有无数任丞相被皇帝诛杀,死于非命。为何汉武帝如此爱杀

  • 沐英的名字是什么?发明的三段击让敌人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沐英,明朝

    沐英到底姓什么?发明的三段击让敌人闻风丧胆,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元朝末年,战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沐英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8岁的小沐英为了和母亲躲避兵乱,开始逃难,结果在路上母亲去世,便独

  • 李善长到底说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听了就将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李善长

    还不知道:李善长为什么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没当上皇帝前身份那可是极其卑微,他以前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甚至还做过乞丐,直到后来摇身一变,朱元璋登上了皇位,他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大明王朝。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那可是高兴坏了,紧接着就大封功

  • 孟古哲哲和皇太极皇后哲哲是同一个人吗 两个人为什么都叫哲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孟古哲哲

    很多人都不了解孟古哲哲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如今提到哲哲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往往都是皇太极的皇后,孝庄和海兰珠的姑姑哲哲,但是别忘了,皇太极的母亲也叫哲哲,也就是说皇太极的妻子竟然跟努尔哈赤的妃子孟古哲哲名字相近, 那么孟古哲哲和皇太极皇后哲哲是什么关系?两个人为什么

  • 狄青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是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宋朝

    狄青这么能打,为什么不造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一直不安分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终于吹响了反宋的号角,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彼时,西夏兵马跃过横山,饮马好水川,关中一带岌岌可危,宋朝亦调兵遣将,前往抵挡。两军对垒,如火如荼,宋军中,一个长发披散、

  • 婉贵妃13岁入宫成乾隆后妃,一生无宠活到92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婉贵妃,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婉贵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看过很多的宫廷剧之后,大家都知道,后宫当中的女人,为了争宠可谓是尔虞我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过也不是每个妃子都有这么多戏,能争宠的必定是受过宠爱的妃子,可是有的妃子,从进宫之后就不受宠爱,根本也参与不到尔虞我诈的妃嫔

  • 刘备死后诸葛亮屡次吃败仗,只因阿斗扶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屡次吃败仗,只因阿斗扶不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素来有料事如神的称号,刘备在他的帮助下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但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却屡次吃败仗呢?刘备死后,诸葛孔明临危受命,接管了刘备嘱托的蜀汉未来发展的大任——光复汉王朝,他每日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