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内藤昌丰: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氏家臣

内藤昌丰: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氏家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11 更新时间:2024/3/13 1:03:00

内藤昌丰,据说生于大永三年(公元1523年),原名为工藤源左卫门尉佑长,是武田信虎的重臣工藤下总守虎丰的次子,武田四名臣之一。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氏家臣,父亲为甲斐国国人工藤虎丰,原姓工藤,别称源左卫门、修理亮,武田四名臣、二十四将其中一名。有一子内藤昌月。

内藤昌丰(ないとうまさとよ1522-1575)。

在甲阳军鉴里头记载了山县昌景的一段话:“像是老典厩信繁、还有内藤昌丰,才是让人每碰到事情都想去跟他们商量的副将人才。”而甲阳军鉴也记载了武田信玄的一段玩笑话:“像昌丰那样的人,原本就该立比别人大的功劳啊!”能被山县昌景跟信玄如此称赞,相信昌丰的才能也不是泛泛之辈。

少年时代

不过事实上,这样的昌丰却有着武田四名臣武田二十四将中最悲惨的少年时代:昌丰据说生于大永三年(公元1523年,这是通说不能确定。),原名为工藤源左卫门尉佑长,是武田信虎的重臣工藤下总守虎丰的次子;理论上,出名门的昌丰应该是拥有光明璀璨的前途,但是由于父亲虎丰犯颜直谏、结果跟一堆老同事一样、被信虎格杀的缘故,一家人担心信虎万一神经一个不对,立刻全家一起杀光,结果就演变成昌丰的大哥跟昌丰一起逃出甲斐国的局面。

结果在信虎被儿子晴信放逐到骏河国之后八年,(天十五年,公元1546年)晴信派人召回昌丰、并且给昌丰五十骑,让昌丰正式成为了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由于父亲虎丰是被主公诛戮而死,为了替父亲洗刷污名,昌丰当然是拼命的表现、希望能够重家业。

早起的战争

而这样的昌丰也几乎是无役不与,不论是早期的信浓大战、或者是导致典厩信繁不幸战死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都可以看到昌丰活跃的身影。尤其是在第四次川中岛大战,在典厩武田信繁和诸角虎定都已经战死的不利情况下,昌丰的拼命防御为武田军多拖延了一段时间,也因此让武田别动队得以赶回来攻击上杉军、让武田军得以得到最后的胜利。但是很意外的是,虽说屡建战功,但是昌丰却从未从信玄那里得到过半感状,当好奇的信玄近侍问起原因时,信玄便说“像昌丰那样的人,功劳比别人大原本就是应该的。”而昌丰自己也说过:“战斗原本就是必须服从大将的指挥、赢得胜利,哪里是人人为了自己的功劳而不听号令呢?”可见对昌丰而言,他所考虑的并不是一己的功劳,而是整个军队的胜利,或许这就是昌丰之所以可以被称为“副将人才”的最主要原因。

箕轮城之战

而在永禄九年(公元1566年),信玄终于攻陷了一直以来的心腹大患:上野箕轮城。在攻陷箕轮城之后,信玄命昌丰担任箕轮城城将、并且将原本归属于箕轮城旧主长野家手下的两百骑划归昌丰手下,加上昌丰原本就可以动员的兵数,至此,昌丰的总动员力已经高达三百骑,名副其实的成为武田家的股肱重臣。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内藤昌丰应是接任战死的浅利信种成为箕轮城城代,就职的年份约是元龟元年(1570年),是否统管武田家所有的西上野七郡,亦存有争议性。

光辉仕途

永禄十一年(公元1568年),信玄为了嘉奖昌丰一直以来的战绩,命令昌丰继承已经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甲斐名家“内藤家”,同时还赐给昌丰修理亮这个官名。根据“武田三代记”,内藤家也是甲斐名族,而最后一代家主内藤相模守虎贞跟昌丰的父亲虎丰一样,都是为了劝谏主公武田信虎而不幸殒命、导致一家断绝。除了战斗上的建树,昌丰还在外交舞台上大大的活跃着。在北条氏康过世之后,继任的北条氏政以“父亲的遗命”为由,断绝了与上杉氏间的同盟关系、开始再度接近武田。此时,信玄将对北条的同盟交涉任务全权交给昌丰处理,而昌丰也非尽心尽力的开始为甲相同盟的复活奔走。终于,昌丰的努力有了成果,在元龟二年(公元1571年)时,甲相同盟在三国同盟破裂后四年再度复活。

信玄过世

但是两年后,信玄过世,昌丰也被胜赖外放,回到箕轮城管理庶务。但是在甲阳军鉴第五十一品中,记载了昌丰跟高阪昌信与信浓派间发生过的冲突。由于在下手边没有甲阳军鉴的原文,所以在下只能就之前看过的大概作个叙述:在一次酒宴上,信浓派的长阪与迹部跟旧臣派的昌丰与昌信对上,发生了严重的口角。不但是昌丰,连一沉默寡言的昌信都借酒装疯似的滔滔不绝了起来,这可以说是重臣派与信浓派间最激烈的争执;最后,看到家臣间激烈的对立,昌信就苦苦的说了一句:“或许这杯酒就是武田灭亡的先兆啊!”(如果依照高坂昌信说的话来看,这应该是在胜赖攻下高天神城时发生的事情,但是因为在下手边没有书,在下也不敢妄加断言,希望手边有资料的版胞可以惠赐资料,让在下有个订正的机会。)此时,除了昌信,相信昌丰也已经看出了武田家已经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且在甲阳军鉴中,还经记载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石水寺的时候,(先前情提要一下:当时昌信曾经打算切腹追随信玄于地下,但是被一条信龙劝阻;之后内藤昌丰跟曾根内匠也来了,不知道是不是一条信龙叫他们来看着昌信、怕昌信一时想不开拿把刀捅死自己?)曾根内匠问过昌信“织田信长是个什么样的男人”,结果昌信的回答是“信长是个即使忘记带卫生纸(当然原文不是这样写的,但是这样翻译比较好懂......原文为「扇鼻纸」。)、也绝对不会忘记带着大小腰刀的男人”。听过昌信对信长的评论,加上昌丰的将才,在长篠之战爆发前夕,一听说信长亲自出马,昌丰立刻赶去劝阻胜赖,要胜赖绝对不可以出战、快点退兵回到甲斐。但是武田胜赖并没有采纳,还是决定要打这场仗。当然,结果就如同我们所知道的,武田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昌丰也在这场战斗中被射得像一只刺猬一样、从马上跌落被杀,得年仅五十二岁。取下昌丰首级的人,相传是德川军的朝比奈弥太郎泰胜。

作为武田家的副将,昌丰的史料却是意外的少。或许对所有的“副将”而言,他们的责任就是辅佐主将、协助主将取得优势,却又不能夸耀自己的功劳。所以虽然身为武田四名臣之一,与家老笔头马场信房、以红衣部队出名的山县昌景和八卦多多的高阪昌信相比,昌丰的史料极少,或许这就是所谓“副将”的宿命也说不定。

标签: 内藤昌丰日本

更多文章

  • 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相比 谁的功劳更大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戚继光,明朝

    戚继光初出茅庐时,是在台州做参将,而此时的台州知府,正是谭纶。明朝一向是文官压制武官,所以戚继光是谭纶的部下。而谭纶,也批准了戚继光练兵的请求,这一支部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威震四方的戚家军。戚家军练成后,成为了浙东的一支非常优秀的抗倭力量,而这支部队虽然归属戚继光指挥,但是粮饷什么的,还是得靠知府

  • 光武帝吃霸王餐,为什么被吓得赶紧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秀

    刘秀去河北的时候,手下只有几个大将跟着,除此之外没有一兵一卒。本来刘秀按照邓禹的嘱咐,在河北举行冤狱平反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想到刚刚有了一点好兆头,河北王莽起兵叛乱,并且扬言要杀刘秀,刘秀没有兵,没办法跟王莽对抗,只好带着手下人灰溜溜逃走。刘秀一行人一路又冻又饿,眼看支撑不下去了。作为领导

  • 大臣听信谗言,把怀孕妻子送给皇帝,最后全家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歇

    电视剧《芈月传》的大火,使得更多人认识了博学多才的春申君黄歇,在剧中他为芈月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感动,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然而历史上的黄歇拥有更饱满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位睿智的文士在政治上有更多值得后世探讨的地方。黄歇还未成为楚国令尹的时候,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到各地游学,才学睿智之

  • 曼德尔施塔姆: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曼德尔施塔姆,俄国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苏联天才诗人。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曼德尔施塔姆〔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喧嚣》、《亚美尼亚旅行记》、《第四散文》等。另有大量写于流放地沃罗涅什的诗歌在他死后多年出版。193

  • 顾太清是什么人?顾太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

  • 霍光保持一奇特习惯汉武帝发现后,竟秘密杀死自己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

    霍光,他是西汉著名大臣,同时也是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汉武帝去世前,欲将自己8岁的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然而刘弗陵实在幼小,必须由一个靠谱的大臣辅弼。而最终,汉武帝看中了霍光。霍光之所以获得汉武帝赏识,完全是机缘巧合。霍光的父亲名为霍仲孺,他曾与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

  • 清朝王室对抗天花300年 ,共出两位麻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小小的天花病毒,始终是大清朝的心腹大患。“战痘”的成功,奠定了清朝稳固江山的基础;而固守祖宗的“人痘”防治法,不接受被欧洲人发展出的“牛痘”疫苗,则成为清王朝气数丧尽的象征。1649年,正是清王朝入主北京的第五年。春节刚过,北京城里一片恐慌。并非是又有敌方的军队打过来了,而是天花(俗称痘疫)爆发了。

  • “接盘侠”宋孝宗是怎么将南宋延续百年的 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宋孝宗

    一、“接盘侠”宋孝宗南宋怂包皇帝扎堆,但第二任皇帝宋孝宗赵昚,却是公认奋发有为的人物。这位宋高宗的养子,在金军完颜亮南侵结束后的硝烟里登上皇位,然后毅然为蒙冤遇害二十年的大英雄岳飞平反,以礼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令天下仁人志士扬眉吐气。之后更是二十七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为光复中原大业默默蓄力。而其宽厚性

  • 康熙最聪慧的女儿固伦温宪公主 天妒红颜早早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康熙

    中国历史上面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神秘又清楚,也正是这种感觉让很多人都爱上了清朝的历史,总所周知,无论是皇帝还是对于皇帝的后宫都是我们比较关注与好奇的,这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也因为这样喜欢上了他们。今天我们所讲解的主角就是康熙子嗣,一位从小到大长在皇太后身边的女孩

  • 清朝第五位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