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在冬天去世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在冬天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3/12/8 7:01:26

翻开卷帙浩繁的清宫医案,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大都死在严寒的冬天,特别是过不了正月头。这一现象与北京严冬的气候条件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有关。

清朝入关后死于紫禁城(含离宫)的皇帝共有9位,其中三位死在正月头,即春节期间。他们是:顺治福临,死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乾隆帝弘历,死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道光旻宁,死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此外,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四位皇帝都死在严寒的冬天:康熙帝死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同治帝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光绪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刚进入冬天;宣统帝(死时已是庶人)死于公元1967年10月17日,刚刚立冬。如此看来,即将“大行”的清朝皇帝大都熬不过冬天。

清帝为何大多死于冬天?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从年龄看,乾隆帝活了89岁,他的死可以说是“尽其天年”,抑或是“无疾而终”;康熙帝和道光帝都活了69岁,都年近“古稀”,也可以说是年老体弱的原因。

除了年龄原因外,同当时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不无关系:分别只活了24岁和19岁的顺治帝和同治帝,都死于传染性极强、在当时又很难防治的烈性传染病天花,而冬天又是天花最肆虐的季节;光绪帝患的是结核综合病,这在链霉素没有发明前的清代,也几乎是难以治愈的绝证。他死在冬季的原因,是因为结核病再合并冬季易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遇到严寒天气,使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一击。

从以上清帝死亡原因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天花病毒和结核杆菌是人们的最大天敌,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战胜它们的有力武器——牛痘疫苗和链霉素等预防和抗结核之药物。至于一些老年帝后熬不过冬天,乃是因为在严寒条件下,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使老年人衰弱和死亡。

小贴士:冬天怎样正确养生?

一、保暖。冬属阴,以顾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季“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以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相当重要。

三、防病。冷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使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症状加剧。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注意耐寒锻练,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四、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不应少于2000~3000ml。

五、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绳、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不错的方法。

六、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粥养。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为适宜。

八、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阴平阳秘,阴阳调和则机体健康。

标签: 清朝的皇帝

更多文章

  • 袁崇焕一炮打死努尔哈赤清朝为何反而赞扬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是著名的抗清名将,又被誉为民族英雄,明军在他的带领下打得清军屡屡失败,甚至一炮打死了努尔哈赤。按理说清廷应该最恨他才对,为何后来反而将他夸成了“圣人”一般呢?网络配图袁崇焕曾经取得了宁远大捷,以至于努尔哈赤都感叹说,他从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打哪克哪,只有袁崇焕这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后来又与袁崇焕一

  •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大将蒙恬立了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蒙恬是秦朝的大将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恬立下了汗马功劳,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我们一起来看看蒙将军的战绩!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

  • 康熙小小的诸侯王却生120多个儿子冠绝古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

    今天爆炸君要跟各位聊聊最能“生娃”的帝王。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传承的国家。而对于传承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生娃。正所谓“多子多福”嘛。然而皇帝作为古代中国最有权势的男人,他们在生娃方面也是领先于普通老百姓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最能生娃的帝王们。网络配图说到儿子多的皇

  • 真实嘉庆皇帝 为何讨厌别人给自己送珍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皇帝

    一次是嘉庆四年。这年的八月十五来临之际,福州将军庆霖还是照例向嘉庆皇帝送宝物。嘉庆帝很重视,下旨严行申斥,并将其革职。嘉庆帝进一步阐明自己对珍宝的认识:“珍宝玩品,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只属无用之物。”嘉庆皇帝确实是一个节俭的帝王,在史料中记录下了嘉庆皇帝厉行节俭的言行。嘉庆皇帝以身作则,不允许臣僚

  • 鲁肃联刘抗曹的真实意图 并非为了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今天很多人认为鲁肃所倡的孙、刘联盟是平等的联盟,显然是对鲁肃的思想缺乏了解。鲁肃的思想是要孙权据荆州以夺天下,而不是诸葛亮所想的三分天下,鲁肃希望孙权以与刘备联盟的方式笼络刘备,进而以能为孙权所用——东汉末,中原大乱,刘表治荆州,一时有治象,中原人士纷纷来此。刘

  • 张居正的这一做法给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主政时期,巩固国防整顿吏治,大有是大明中兴之势,不过就算是圣人也有做出错误的决定,张居正也不不列外,其推行的“一条鞭法”就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网络配图当时的大势是,大量的白银涌入明朝境内,而陷入交通条件,白银只是在沿海地区流通,在大明广袤的内地白银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

  • 古代雷人吃喝:纪晓岚不吃大米 以肉当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纪晓岚

    后魏的李崇,位极人臣,富甲一方,但他有一个毛病——舍不得吃。自己顿顿不吃肉不说,请客也没一个荤菜。他是为了显示自己清正廉洁吗?不是,仆人就有1000多个,哪儿能称得上廉洁?他就是一个大抠门儿。每顿饭,只有两样菜:拌韭菜、腌韭菜。他的门客还在外边吹:“我们家,每顿有18个菜。”人家特惊讶:“不可能吧,

  • 乾隆生母究竟是谁?为何文人喜好编造他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

    历代文人为何编造乾隆身世?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6年登基,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帝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网络配图乾隆皇帝

  • 慈禧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因为与她拜佛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

    这时候慈禧会很自觉地调整自己情绪。她会马上回到她的宫中,进到西室,里面有一间静室供着白衣大士。慈禧到了里面在佛像面前一坐就是40分钟,不管有多急的战报、军报都不许报告她,谁都不能打扰她。她这个时候就是在里面一心礼佛,心中无杂念专心念经,以此来静静地沉淀情绪,洗濯心灵。礼佛的过程能够使她冷静下来,很好

  • 果然牛!史上敢与任何男人上床的皇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楚玉

    有人说中国的皇帝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职业,这话一点不假。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不仅可以拥有三宫六院,而且后宫的三千佳丽,无时无刻不在侍候一个皇帝。这就为皇帝的荒淫无度提供了人力上资源。如果说,荒淫无度是男人拥有的特权力的话,那么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一个叫刘楚玉的女人,便向这种特权发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