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宗泽:报效国家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名将宗泽:报效国家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3/12/30 18:44:32

宗泽出生于西元1060年的浙东乌伤,宋朝名将;字号汝霖;谥号忠简。死后追赠观文殿、通议大夫。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安危,心念百姓,空有一身爱国热情,壮志未酬,愤恨成疾,最后临终三呼过河后卒于西元1128年。

宗泽的故事用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形容最为贴切了。国乱未平,自己又无能为力是他最大的遗憾了。

宗泽天性聪明、好学。随着阅历的增长,宗泽亲眼目睹宋王朝的腐败和无能,从而萌发了要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在1091年,宗泽在考试时因文字犀利、直指当局利弊受到主考官的的重视,降为末科。宗泽从此踏入仕途,为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宗泽的一心热血,为国为民的举措收到当朝官员的不拥戴从而屡次改任。面对金军来犯,朝廷一心议和,宗泽多次表态,态度坚决,不可议和;金军阴险狡诈,怎可诚心议和?当朝人员不听劝阻,金军一面与宋朝议和,一面包围了宋朝首都开封,在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劫徽、钦二帝;随后,宋高宗赵构即位,宰相李刚十分其中宗泽,69岁的宗泽任命为开封知府,负责东京的防务,并重整家园。在坚守开封的同时,宗泽上书二十余次,要求收复失地,均被阻挠,因为宋高宗没有收复失地的欲望。眼看收复国土无望,宗泽抑郁成疾,虽在病中,他还是激励将士一定要消灭敌人,收复国土,这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即便是在弥留之际,宗泽心心念念的还是自己的国家,没谈一句家务事。

宗泽的成就

出生于北宋嘉佑年间的宗泽,自幼勤奋好学,聪明伶俐,还常常随长兄宗沃一起干农活。在元祐六年,已经33岁的宗泽,不顾路途辛苦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开封参加省试,很庆幸他通过了省试进入下一关,殿试。在殿试的时候,宗泽毫不忌讳的写了一些批评朝廷亲信吴处厚等人的诬陷而驱逐蔡确的事情。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宗泽是一位正直敢于直谏的人,而在也让后人看到宗泽的成就主要是体现在政治上的。

在绍圣二年,地方知府吕惠卿命宗泽去巡视并且监督御河修建这个工程,很不巧,人有旦夕祸福。宗泽丧失长子不久,又要被调用去巡视御河修建。然而他强忍着刚刚丧长子的悲痛,立刻前去巡视御河修建这个工程。当时是冬天,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有些民工忍受不了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冻僵了身体躺在路旁。宗泽巡视时看到这一情况,立刻上书司,向他们建议推迟工期,等到明年穿暖花开在动工修建。后来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议。

此后他率领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了首都开封,名震敌国。这又是其主要成就之一。他还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岳飞曾经因为犯法要被处死,宗泽见到他以后,称赞这是一位将才。碰巧金人正在攻打汜水关,泽宗决定将五百军士交与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后来岳飞打败金人凯旋,宗泽于是加升岳飞为统制,留用为国效力,于是岳飞因此而知名远扬。

宗泽是宋朝名将,忧国忧民,然而却生不逢时,曾经上书20多次劝谏赵构皇帝,力主还都东京,并且还献上自己制定的收复失地的策略,均未被采用。而后他因壮志难酬,忧劳成疾。在七月份,高呼三声“过河”而亡。

宗泽的评价

宗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北宋嘉佑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宗泽在义乌山村石板塘这个地方出生。他的父亲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从小就教宗泽读书识字,而宗泽也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有空余时间便手不释卷,会拿出纸笔默写。有时候还会和兄宗沃一起务农,耕田种地。这是宗泽幼时的一些小故事,那么后世对宗泽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后世评价宗是忧国忧民,忠君爱国,富有才华,有胆识。有一次当赵构皇帝在南京时,宗泽入朝面见皇帝赵构,向皇帝提出自己匡扶国家的一些策略。当时金人咄咄逼人,提出割地赔款的无理要求,宗泽进言说,天下是太祖太宗打下来的一直流传至今,他们希望可以将江山流传千世万世。陛下应该兢兢业业清政爱民,应该想着将江山流传下去,可是为什么陛下要急忙同意割地求和呢?自从金人入侵我们国家,我们朝廷没有派出一名士兵去捍卫国家的主权,而是听信奸臣主张讲和,请求盟好,最终导致徽钦二位皇帝北去未归,令祖国蒙羞。后来赵构皇帝听取他的建议,没有割地求和,命宗泽前去开封上任,整治盗贼安抚百姓。

宗泽他还体恤军士,赏罚分明,唯才是举,勤政爱民。宗泽一面北伐抗金,另一面上书乞请高宗回銮。从建炎元年七月一直到第二年五月,在这前后加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一共上书24封《乞回銮疏》,同时还派人三次前往扬州面奏北伐计划,但高宗却拒绝了。最终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泽宗忧愤成疾,郁郁不得志,大声呼喊三声“渡河,渡河,渡河!”而身亡。

宗泽虽然没有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但是他报效国家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标签: 名将宗泽

更多文章

  • 北元最后一位蒙古皇帝林丹汗是黄金家族成员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古皇帝林丹汗

    北元林丹汗是指北元时期蒙古最后一位皇帝,名叫林丹巴图尔,他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也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生平最大的劲敌。公元1604年,十三岁的林丹汗即位。此时,蒙古帝国衰落已久,林丹汗励精图治,打算重现往日荣耀,因而他在位期间,曾推出一系列为政举措,虽没能挽回蒙古帝国没落的国运,却也不失为一位英

  • 桃花夫人息妫:因为美貌背上了亡国的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桃花夫人息妫

    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中有个桃花夫人,面如桃花,春天最美的花。她的一生牵扯多个男人还有三个国家的兴衰。陈宣公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蔡国,叫做蔡妫,一个嫁到了息国,叫做息妫,这两姐妹让整个春秋时代都为之感叹,真可谓国色天香。蔡哀侯是蔡妫的丈夫,息妫为了看一母同胞的姐姐到蔡国探亲,但是这一去,竟然遭到了如此

  • 万历皇帝为何近30年不上朝?专家开棺探秘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皇帝

    对于历史上明朝的灭亡,有着多种看法,但是不论是何种看法,明朝的灭亡都得从万历时期开始说起的,而其中最受争议的,便是万历皇帝(明神宗)了,有人说明神宗是历史上出名的懒惰皇帝,其在位数十年,根本不上朝,而不上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网络配图以致许多大臣当了十几年官,竟从未见过万历皇帝一面。有人说

  • 史上最残忍的报复方式:朱棣将政敌女性贬为营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报复政敌的方式,有人纳为己有,成就千古美名,如唐太宗与魏征;也有人欲杀之而后快,甚至“诛九族”,以绝后患……但是,这些人都不算什么,历史上最残忍的报复方式,也是朱棣发明的;正如史上唯一一个“诛十族”,同样是朱棣干出来的,由此可见朱棣残暴的一面。客观来说,除开休了《永乐大典》,朱棣留

  • 揭秘 鸿门宴里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羽为何不杀刘邦。秦始皇死后,秦帝国暴虐苛政,民不聊生,老百姓群起而反之,各路英雄皆

  • 揭秘秦末著名战役巨鹿之战项羽实际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巨鹿之战

    秦二世元年,项羽和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抗秦起义。此时,项羽才二十四岁,自从以后项羽开始带领吴中男儿起义反秦,开始登上追逐权利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

  • 揭秘三国猛将关羽之死 一段看似美好的千年义气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

    “公元二二零年初,绝伦逸群的一代豪杰关羽被东吴擒获并杀死在了临沮,一同被杀的还有其子关平。当这颗曾傲视群雄的头颅落地时,一段千年义气的佳话就此开展。历史上记载关羽死后第二年大哥刘备伐吴,后兵败猇亭,郁郁而终。民间更有传说关云长千里魂奔。这位中国第一的武圣人顶着义气千秋的名气,却也许死于结义兄弟之手。

  • 揭秘:文人宋徽宗如何制衡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在史上很有名,此为帝王的文化修养极高,对艺术创作有极深的造诣。这是他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每当君主昏庸无能时,朝廷中就出现奸臣,有时甚至出现奸臣压过忠臣的情况。宋徽宗时期,奸臣当道,蔡京一人恨不得就把大宋翻个地儿朝天。但是,没有一人真正威胁宋徽宗的帝位,这是为何?今天,我们通过宋徽宗和蔡京

  • 浅井茶茶嫁给秀吉仅仅是因为她爱慕虚荣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浅井茶茶

    浅井茶茶是谁,总有人有着这样的疑问。其实,浅井茶茶是出生在公元一五六七年,就是当时日本的永禄十年,也就是日本战国末期。浅井茶茶在当时的近江国的小谷城出生,江户时代初期人。下面我们就来全面的解释一下,浅井茶茶是谁。浅井茶茶童年时代可以说十分悲惨,七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伯父进攻小谷城,城破自己的父亲也自杀

  •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谁?被老婆逼着离家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文帝

    皇帝离家出走,这事是闻所未闻的,可它偏偏就发生在隋文帝身上。《隋书》对这件事的记载很有趣,独孤氏不是把那个宫女杀了吗,杨坚一下子血往上 涌,愤怒到了极点,这愤怒里更多的是一种憋屈,是面子问题,你想啊,杀宫女这不明摆着让杨坚难堪吗,满朝文武嘴上不敢说,心里会怎么想?可笑的,杨坚怒是 怒了,但这火愣没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