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改革激怒了谁:地主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占71%

王莽改革激怒了谁:地主出身的起义军首领占71%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13 19:16:17

“苍天!你已将天命授予我,但为什么不替我消灭反贼!如果是我有大错,就请用雷电击死我吧!”

如此哀号的人是西汉末年的王莽,在四周义军纷起、逼近国都时,他不知道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只好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举行祭天大典,痛哭流涕地叙述自己做皇帝的委屈。

王莽不是篡夺西汉王朝政权的乱臣贼子吗?他有什么可委屈的?其实,王莽真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好人了,只是这个好人搞砸了事情,亲手毁灭了西汉王朝。

王莽早年丧父,好强的母亲节衣缩食,把他送到名儒陈参门下学习。王莽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勤奋地钻研儒学。在圣贤之道的熏陶下,他立下宏誓大愿,要以古人为榜样,匡扶时世,做一个错误世界里正确的人。至于什么是错误,什么是正确,以古书为准。

网络配图

于是,他对母亲尽孝,对长兄的遗腹子视如己出;他为人慷慨,经常周济别人;他恪守古礼,路上遇到年纪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退避三舍,躬身等长者走过,才直起身子;每次去见师长,他都郑重其事地沐浴,然后穿戴整齐,带上礼品王莽周围的人无不夸赞这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和同学们也一致认为,王莽是“克己复礼”的模范人物。

在前面第四篇我们曾经说过,汉朝是名门望族垄断仕途的时代,王莽要当官,也不得不走这条门路。经伯父王凤的极力推荐,王莽渐渐步入政坛,并且给官场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他精通典籍,学问出众,清廉自守,一尘不染。王莽对任何人都是和和气气,谦恭有礼。别人处理政务难免掺杂私心,王莽却不偏不倚,处事公道。

王莽逐渐声名鹊起,公元前8年,汉成帝封德高望重的王莽为大司马,王莽开始独掌朝纲。

发迹后的王莽并没有显露出一点骄横之气,相反,他更加谦恭谨慎,经常把家财拿出来分给下属和穷人,广泛听取意见,招有贤德的人做官。他希望以身作则,扭转社会奢侈的风气。他上下班乘坐的马车、穿的衣服,都俭朴得不能再俭朴。有一次,大臣们去他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到门外迎接,竟被众人当成仆人,因为她穿的是粗布衣衫。

他号召官员们节俭度日,与百姓共患难,并带头捐款100万钱,捐地30顷,用来救助贫民。每遇水旱灾害,他就吃素,与民同甘苦。根据德政的精神,王莽还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

王莽搬出《周礼》记载的方法,在全国建立仓储制度,储备谷物,做赈灾之用。他按照上古传说,改革官制,设置“四辅”,加封周公孔子等圣贤的子孙。王莽还大兴教育,扩大太学招生量,太学生数量很快翻了几番,突破一万人。他还在各地广建学校,征召“异能之士”,拓展了普通知识分子入仕的渠道

和此前的一派乱象相比,大汉王朝在王莽的治理下,真的是拨云见日,蒸蒸日上。社会正统价值观念得以弘扬,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从王公贵族到知识分子再到普通百姓,都觉得“道德楷模”王莽具有超人的品格和能力,是人民信得过的优秀领导干部,甚至是众望所归的领袖?

网络配图

那时人们对腐化堕落的刘姓皇族子孙已经失去了信心,于是千方百计表达对王莽的支持,最终在公元8年的一天,王莽顺应天命,更重要的是顺应民意,当上了皇帝。持续200多年的西汉王朝结束了。当时长安城内外,一派喜气洋洋,百姓自发地穿上新衣,大事庆祝。

一个叫做“新朝”的政权出现了,王莽要在广阔的天地里大展宏图了。

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上古时候,人民在、舜、禹、汤等明君的领导下,过着田园牧歌般的写意生活。那个时候,天下没有黑暗,没有不公。王莽的确篡夺了西汉王朝的天下,但他攫取权力的目的,是要真正按照“尧舜禹汤”的理想,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

新朝的政令如F1赛车场上的赛车一样,嗖嗖地从朝廷发车,瞬间抵达全国。

农民和农业,是国之根本,也是王莽首先要改革的方面。秦汉以来,地方豪强对土地的兼并愈演愈烈,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王莽认为,上古时代人人富足,是因为土地均等。因此他规定,人均土地100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

冻结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隶婢女,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这个奴役制度最后自然消灭。

强迫人们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们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实行官府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也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王莽的政策方针完全遵循儒家理论,他不搞裙带关系,不封王氏子孙,而是尊崇皇族。他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解放了一批皇族后裔,此举一下子赢得了皇族的拥护。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建立“国家银行”,贫苦百姓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年息为1/10,杜绝高利贷对百姓的盘剥。

网络配图

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粮食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按照成本收购;求过于供时,政府立刻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从皇帝到百官,全都实行浮动工资制。如果天下丰收,皇帝就享用全额的生活费,如果出现天灾,或者治理不当,就按比例扣减生活费。百官的工资也根据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动。百姓丰衣足食,官员工资就高;百姓饿肚子,官员也要跟着饿。

这些政令合起来看,就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棋局,王莽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棋手,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从政策内容看,很像19世纪欧洲才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那套东西:全国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生产资料(田地)平均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那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当年要是了解到王莽的大棋局,一定非常汗颜,因为王莽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在一片广阔的天地中描绘美好的蓝图了。

靠人品行走江湖的王莽绝对是个一等一的好人,但是论经营天下的棋艺,就不那么精妙了。

比如平均分配土地这一条,酷似某些农民起义军喊出的“均贫富、等贵贱”、“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目的是为了让耕者有其地,让没有土地的人拥有土地。然而,地主豪强是汉朝统治阶层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现在让他们把土地交出来,简直是与虎谋皮,这让他们以后还怎么混?

地主豪强拒绝交出土地,于是王莽就霸王硬上弓,谁不听话就抓起来,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名门望族,都到监狱里去反省。很快,监狱就满员了,可是监狱外的地主豪强还是要地不给,要命有一条的态度。王莽直接挑战了王朝的统治力量。

建立国家银行、货币改革也是不靠谱的政策。王莽的本意是杜绝民间高利贷现象,出发点是很好的。民间高利贷由于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所以往往依靠暴力来运转,许多借贷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如果能通过国家银行合法借贷,对借贷人的确是有利的,这将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国家银行最宝贵的基础是国家信用,必须维护货币的稳定,必须用法律来界定和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

网络配图

王莽只是一味胡来,他在很短的时间里5次改革货币制度,另外造了28种货币,甚至连乌龟壳、贝壳和布也都成了货币。货币都如此混乱,何谈银行体系的信用呢?每改革一次货币制度,发行新货币,老百姓的财富就缩水许多。为老百姓服务的政策就这样把老百姓推向了赤贫的深渊。

地主豪强站到了王莽的对立面上,下层百姓因为民不聊生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昔日的“大众情人”一下子变成了国民公敌。各地豪强纷纷率众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政。有人统计,在起兵反对王莽的义军首领中,普通百姓出身的占29%,而豪强地主出身占71%。

苍天也没有因为王莽的眼泪而心生怜悯。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长安城的起义军杀死。他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富足的理想社会,可惜到头来只是一个空中楼阁。

标签: 王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卫子夫贤良淑德堪称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本是一介平民歌女,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容貌,那么她是凭借什么荣登皇后宝座,掌管后宫近五十载,始终得到汉武帝及后世人尊重的——正是她的贤良淑德。卫子夫年轻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但她并不恃宠而骄,家人受到重视,她时刻告诫他们要谨守本分,并叮嘱自己的弟弟卫青,外甥骠骑将

  • 大唐秘史:你所不知道的唐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

    萧妃,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是割据政权萧岿的四女儿,因为生辰八字不好,被抛弃到宫外寄养。说起来,这位美丽的萧四小姐,也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先在民间吃糠咽菜,嫁给野心勃勃的杨广之后,又一起在公众面前低声下气地“装孙子”。好容易熬到杨广当了皇帝,新君便迫不及待地跟其他女人寻

  • 揭秘赵高为何能够得到秦始皇的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高

    不知道怎么评价赵高,投机者算不上,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或许叛乱者、蛊惑者这种称呼更加适合他。有时候,我们哀叹大秦命运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寻思,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进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眼中的呢?“指鹿为马,二世而亡”,提到赵高他是秦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奸臣。“指鹿为马”、“沙丘政变”与赵高都存在直接的关系,

  • 开国皇帝为何都爱杀功臣 只因担心儿孙受欺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胡惟庸(?——1380),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后封为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1380年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

  • 揭秘:为何刘邦一统天下而刘备却最终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刘邦与刘备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刘备;身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之一,

  • 揭秘中国历史唯一自动禅位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网络配图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

  • 吕布为什么在三国英雄中最有女人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

    吕布简介:为什么有女人缘?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既有雄才大略的曹操,也有羽扇纶巾爱耍计谋的诸葛亮,但最受欢迎的,最有女人缘的是周瑜和吕布。周瑜受欢迎,我们可以想得通,毕竟公瑾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还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吕布的人品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那他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姑娘的喜欢呢?下面随ak军事

  • 李渊起兵背景:残暴隋炀帝让李渊忍无可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

    公元617年,李渊在李世民等人的说服下,决定在晋阳起兵。隋朝末年,各地频频爆发起义,当时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山西太原一带驻扎。晋阳县令刘文静和裴寂都是很好的朋友,三人在私下商量起兵之事。李世民想把这个计划告诉李渊,但是担心李渊不同意,迟迟没有说。随后,裴寂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晋阳网罗了几位美女并献给了

  • 揭秘:晚年的忽必烈为何精神失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全国统一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

  • “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为何不是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子龙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