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李自成大军压境,崇祯没有选择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李自成大军压境,崇祯没有选择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4/2/9 18:27:34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就此灭亡。从此后的事态发展来看,崇祯南迁,明朝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朝堂曾因南迁争论不下,崇祯对此犹豫不决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此时的局势对明廷来说已经极为不利,农民军已成燎原之势,再加上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正在遭遇持续长达十年的瘟疫,京师已经随时有被围攻的危险。

于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建议崇祯放弃京师,尽快南迁。李明睿的这个建议显然已经说动了崇祯,但崇祯依然难以下定决心,因而对李明睿说道,“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意思是,我虽然也有南迁之心,奈何朝中大臣不同意。李明睿继续劝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意思是当断则断,万万不可再有所犹豫。

在崇祯的犹豫不决中,南迁之事便一直拖延到了三月,此时李自成已经一路势如破竹的直驱京师而来。然而,即使到了这种危急时刻,崇祯仍然不愿承担放弃京师的骂名,虽然正式提出了南迁之议,但却依然是以李明睿的名义提出的,他对大臣们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朕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

结果,此意果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在陈演的示意下,兵科给事中李时亨说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奉李隆基为太上皇)

陈演更是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结果,事情闹到这一步,再也没人敢提南迁之事,而崇祯也因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最终放弃了南迁。

以当时情形判断,南迁的确非常危险

那么,如果崇祯坚决南迁,是否有可能成功呢?事实上,即使崇祯真的下定决心南迁,此事仍然极难成功,原因有以下几点:

1、南北被义军隔断,南迁太过危险。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时,农民军在北方已成燎原之势,而从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地区,都是起义军的活动区域,这种情况下贸然南迁,护卫兵力太少的话,将会变得极为危险;而如果护卫兵力太多,行进速度则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且目标过大,难免会陷入到了义军的重重打击之中。

2、朝臣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对于南迁这样的大事,由于大臣们争论不下,而始终难以有所决断。其实大臣们反对的原因无非三点,一是南迁路途危险,自己小命重要;二是大臣们多年的根基,以及积攒的财产全在北京,要他们放弃这些南迁谈何容易;三是太原陷落后,李建泰曾建议护送太子南迁,从而有备无患,然而一旦以南方为主,北方大臣又该如何自处?虽然明廷已经危机重重,奈何大臣们却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顾国家存亡,正如崇祯后来所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是亡国之臣尔”。

3、前线败的太快,朝廷反应不及。以上不过是朝堂争论不下的原因,而真正导致南迁失去希望的,则是前线战事的迅速恶化。从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起兵攻向京城,堪称势如破竹,到二月时形势便已经急转直下,到三月崇祯发布“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时,李自成已经攻入山西并迅速向京城挺进,京师已经是危机重重。结果,就在吴三桂刚刚率兵抵达山海关时,北京城便已经告破。

综上所述,不论是崇祯南迁,还是太子南迁,一方面由于崇祯自己犹豫不决,另一方面由于朝廷争论不下,已经错过了最佳应对时机,再加上前线败的速度实在太快,等到三月初四南迁之议失败,无论是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还是再选择迁都,都已经来不及了。

标签: 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开国皇帝的?他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朱元璋的故事。1344年,连续遭遇旱灾、蝗灾和瘟疫的蹂躏后,居于濠州钟离县的一户普通农家瞬间由幸福坠入悲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家的父亲、长子和母亲先后去世。迫于无奈,这家还幸存的次子和季子只能分开,各谋生路。分开时,这个季子

  • 李世民上位后,李渊的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唐朝

    强汉、盛唐,这是中国人对这两个朝代最直观的认识,汉朝的强硬,让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唐朝的强盛,更是让万国来朝,不过每一个王朝都并非是全是光辉伟岸的形象,他们也有着不堪的一面,汉武帝的好大喜功,李世民的弑兄夺权等等,光与影同行,这是不变的真理。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就是关于李世民弑兄夺权之后,李渊的处境。

  •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明朝

    历代皇帝为巩固自身的权力和国家的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手下官员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很多在历朝历代威胁国家统治的旧毒创意,最后都成为他们灭亡的主要原因。在明朝,可谓是把皇权的集中加强做到了历朝的极致,皇帝独揽大权,集权力于一身。他发行的制度有一个历史上没有出现

  • 曹操的御人之术很厉害,但哪三人却让他难以驾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御人之术

    曹操,字孟德,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枭雄——他在讨伐董卓之后,几乎败光了老底,却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统一了江北,甚至曾顺流南下,若非太过膨胀,导致了赤壁之败,或许早已一统天下。当然了,作为一个枭雄,他不仅文武双全,谋略出众,还擅长御人之术,否则的话,他也不敢提出“唯才是举”

  • 此女11岁就嫁给皇帝,婚后29年为何都没怀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西汉

    在封建中央集权的背景下,妇女的地位极低,她们甚至没有独立的尊严和人格,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和私人财产而存在。而宫廷里的女人们,她们更是惨不忍睹,看似华丽的背后,其实承载着很多的无奈和悲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还好,她们至少还能在这暗无天日的皇宫内有一个盼

  • 汉哀帝有多宠爱董贤?董贤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贤,西汉

    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单独为董贤做了一个传,将其收录在《佞幸传》里。历代王朝,男宠不在少数,很多皇帝都有男宠,尤其是在汉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男宠,董贤作为汉哀帝的男宠,为何会被收录在《佞幸传》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贤,云阳人,出身官宦家庭,父亲董恭是朝廷

  • 韦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 韦皇后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皇后,唐朝

    对韦皇后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韦皇后有着武则天一样的野心,韦皇后最后的下场有多惨?结局又是什么样的?李显的妻子掌握整个朝廷中的大权以后,开始利用身边的能力,不断的扩大家族的实力,将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里面,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外戚专政的局面。这个人

  • 明朝开国名将陈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为何会被抄家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德,明朝

    布衣皇帝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因为他好猜疑,多忌讳导致他个性绝情冷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或许你并不熟悉“陈德”这个名字,但应当知晓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诸位出身草莽的豪杰的支持。陈德便也是其中一位。他来自凤阳农家,和朱元璋有着类似的出身。元至正十三年

  • 刘备和吕布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刘备为何建议曹操弄死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在陈登父子的帮助下,曹操几乎完全占据了徐州,他很高兴,因为当时徐州是个大城,人口、军士、粮食都很多,总体实力强大。不过,下邳城还没攻破,吕布还在死守在那里。后来,吕布因为戒酒问题打了侯成一顿,侯成心里有

  • 海兰珠有什么魅力?她为什么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宸妃,清朝

    皇太极,大清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册封了一位皇后四位妃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宸妃海兰珠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纵观皇太极的一生,可以说是文韬武略一应俱全。在文治方面,他是一位改革开拓者,不仅完善了当时的体制,还在民族治理上独辟天地,有力促进了民族融合。武功方面,南征北战、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