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谋士田丰因为刚烈而让他的主公下不来台

三国谋士田丰因为刚烈而让他的主公下不来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4/16 0:06:34

田丰智慧绝伦,是三国最好的谋士之一。他是河北人,年幼的时候,他在乡间就有聪慧的名声。长大当了官的田丰很得上司的器重,可是那个时候,太监专权屡次谋害忠臣,他认为这个朝堂已经不值得他报效了。于是辞官回家了。经过熟人的推荐,他成为了韩馥的部下。

不久韩馥被袁绍取代了。袁绍听说过田丰的名声,就带着礼物招揽了他,并对他很信任。他们两人在消灭公孙伯珪时,曾经患难与共,共同面对一群射箭手。靠着田丰的计谋,袁绍平定了整个河北,实力大增。

可是,有时候袁绍不会采纳田丰的建议。曹操挥兵南下攻打刘备,田丰认为现在应该攻打曹操的后方,与刘备的兵马一起夹击他。这样就能除掉袁绍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可是被他的主公推托了。田丰就觉得很可惜。袁绍没有像表面上心胸宽大,其实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他知道田丰的态度后,就疏远了他。曹操也害怕袁绍会在后方攻击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刘备打败了。在刘备来投靠袁绍后,袁绍认为可以进攻曹操了。可田丰认为应该打持久战,曹孟德用兵出其不意,不能看轻他。这次的反对把袁绍彻底得罪了,把田丰关了起来。

袁绍被曹孟德打败了。一回去,就杀死了田丰。田丰在三国诸侯的眼中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曹孟德曾感叹,失去了田丰的袁绍必败无疑。

田丰刚而犯上

田丰刚而犯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田丰刚毅,常常做出冒犯主公的举动。说这句话的人是荀彧。他是曹阿瞒的谋臣,这句话选自他对袁绍身边的谋士的评价。

后面还跟着对袁绍其余三谋士的评语。

荀彧认为袁绍身边有名的谋士缺点大于优点,而且他们不团结,一定会起内讧。劝曹孟德安心,袁绍对他构成不了威胁。事实证明荀彧的看法是正确的。田丰因为刚而犯上被他的主公赐死。

田丰聪慧,智谋在袁绍帐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可是他太刚毅了,作出的举动常常让他的主公下不来台。田丰反对袁绍攻打曹孟德。认为现在时机不成熟,可是他的主公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偏要发兵。田丰对主公说他的方法更好,只要等待时机就能取胜。袁绍一听,火上来了,这不是在说自己是个蠢脑子,自己苦心想要打败曹孟德难道是就这么让你看贬。一怒之下,就把田丰降为了车夫,让他赶车跟随大军攻曹。袁绍想让田丰亲眼见到自己的胜利,证明他说的话是错的。本来一般人到了这里,应该不会再对袁绍说什么了。可田丰不是一般人,驴脾气也上来了。再次劝袁绍,军队应该马上停止前进。这次袁绍把他拉进了大牢。

在袁绍败了之后,他说,其实早知道会败,而主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一付慷慨就义的样子。袁绍认为这是在讥讽他,就下令杀死了田丰。如果田丰没有这么刚烈,软化一下,也就不会让他的主公这么下不来台。如果他懂得用软化的态度来向袁绍解释他的观点。袁绍就算非要一意孤行,也不至于杀了他。

袁绍杀田丰

当曹操在袁绍同公孙瓒互相厮杀的时候,乘机发展充实了自己,待到袁绍回过神了,已然发现后院不安宁了。于是袁绍营中的几大谋士争相讨论出战的问题,田丰和沮授主张采取持久的战斗方式,拖垮实力不充分的曹操。但是意见遭到了郭图许攸等人的反对,认为要速战速决,袁绍最后采纳了后者的意见,官渡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

期间曹操攻打刘备,袁绍不听田丰直言,同刘备前后夹击曹操,从而失去了一个绝佳的良机。这让田丰感到很是可惜,耿直的他说袁绍居然为了一个小孩而延误战机的话,让袁绍很是不爽,二人之间开始产生了隔阂。眼看曹操迅速打败了刘备,田丰认为其已经没有后顾之忧,故而大军不益出击。田丰进言袁绍,要通过加固防务,仪仗天险和本身雄厚的实力同曹操进行持久的作战。田丰认为袁军数量远多于曹军,可以四处骚扰曹操,令其军队四处奔波疲于奔命,这样就会令他们丧失了战斗力。然而袁绍不听,坚持迅速作战,田丰极力劝阻让他很是恼火,最终就将田丰关入大牢。

曹操打听到了袁绍军中的变化,为袁绍愚蠢不堪的决定苦笑不已,更坚信了对阵袁绍的信心。果不其然,袁绍的屯粮地被曹操焚毁,又因为将士的投降,整个大军军心涣散并迅速瓦解。袁绍心知大势已去,只得率百骑逃离。谋士逢纪乘机污蔑田丰,说其在牢中耻笑袁绍不听其言。袁绍羞怒,于是杀了田丰。

标签: 田丰

更多文章

  • 一脚踢死长子的道光帝 最后由谁继承他的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光

    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这话虽不是绝对的,但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是证据。历史上有多少手足相残父子相隙。最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就是典型的手足相残,不过今天小编想说的是关于道光帝一言不合一脚踢死儿子的故事。据说,当时的原因是因为儿子不想学习,就这么简单一件事就要儿子性命,果然,伴君如伴虎。据记载,被道光帝踢死

  • 传说还是真相: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

  • 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 竟与玄武门之变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在李世民还没当皇帝前,他以秦王的身份,率领亲王府一班文人武将南征北战,扫平了窦建德、王世充等诸多诸侯,成就了大唐一统的江山。天下平定之后,李世民才20多岁,真可谓年轻有为。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李世民不是长子。唐朝建立后,李渊就封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建成的军功不如李世民,对李世民的名满天下声势日

  • 揭秘郑庄公的悲伤:亲妈竟然帮着亲弟弟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庄公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在这五霸之前,还有一个猛人,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一生征伐,把原本积贫积弱的郑国搞得空前强大,史称“郑庄公小霸”。郑庄公一生几乎未尝败绩,内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可谓一代明君。但郑庄公的家庭生活却比较悲伤,他的亲

  • 乾隆皇帝手把手教你,怎么做一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

    这几年,富二代、官二代和某某二代几乎都成了一个贬义词,他们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很多的负面新闻。这些某某二代,都会被骂为败家子,明明有着良好的出生,有着极好的前程,却做起了败家子。不过,这些败家子在野史君看来,都是不怎么聪明,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高。野史君最佩服的败家子,是清朝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爷

  • 宣太后芈月与情夫义渠王的两个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宣太后与义渠王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有着三段感情线,其中她与义渠王之间更是有一段牵扯不清、相爱相杀的情感纠葛,两人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夫妻生活中,是否生有子女呢?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宣太后在利用义渠王助自己扎稳根基的同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放下警惕与防备之心。在史记中的匈奴列传也有相关的记载,称秦昭王时期

  • 宣太后芈八子在执政的时候做出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宣太后芈八子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她在秦昭襄王小时候以太后身份执政,那么宣太后在执政的时候有什么作为?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

  •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没有儿子竟是因为太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出生于皇室家庭,在他的父亲明孝宗去世后,他便登上了皇位。明武宗朱厚照从小就十分机智勇敢,而且还十分喜欢各种户外运动,他的父亲觉得朱厚照有能力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可是朱厚照的发展方向却辜负了他父亲的信任。朱厚照在登上皇位以后,很不情愿管理国家事务,他贪图享乐,只要自己想做的事,即便违背伦理他

  • 史上最无法无天的权臣 三年之内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宇文护

    权臣,顾名思义,就是有权势的大臣,这些权臣在朝廷上下专横跋扈,横行无忌,在中国历朝历代,有些权臣甚至能左右朝政和皇帝,现在要介绍的这位皇帝,他绝对是史上最无法无天的权臣,居然在三年之内连杀三位皇帝,可惜最后还是死在皇帝之手,用俗话说叫“自作孽,不可活”,这位权臣叫宇文护。宇文护(513年—572年)

  • 三岁就是乾隆心中太子 但为何还是嘉庆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有康乾盛世,也有被西方列强欺负的鸦片战争。都说清朝从嘉庆皇帝开始就走向了衰败,走向灭亡,说“清朝亡于嘉庆”。都知道,嘉庆皇帝是乾隆的儿子,是乾隆皇帝制定的大清继承人,也有很多人知道,嘉庆皇帝一生的功绩除了诛和珅之外,并没有多大的功绩。那乾隆皇帝当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