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是怎么时候决定除掉鳌拜?康熙去探病看到了什么?

康熙是怎么时候决定除掉鳌拜?康熙去探病看到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35 更新时间:2024/1/23 6:08: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鳌拜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康熙皇帝,我们太熟悉了,大清王朝在他手里被治理的如虎添翼,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康熙的继位却有些侥幸。他的父皇也就是顺治皇帝本来没想选他为接班人的,顺利皇帝心意的接班人是福全,但孝庄中意的是康熙。

二人僵持不下,顺治皇帝又去咨询一位老臣的意见,这位老臣就是汤若望。一个西方传教士,因为博学多才,取得了顺治皇帝的信任。没想到汤若望一个理由就奠定了大清国未来的接班人。那就是康熙出过天花。

当时整个皇室都笼罩在天花的阴霾之下,顺治皇帝也得的是天花。康熙得过一次,就再也不会的第二次了,于是康熙成了接班人。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继位。

由于康熙年幼,所以顺治皇帝特意选了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康熙,这四位就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赫舍里·索尼,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他的孙女赫舍里氏后来成为康熙的皇后。

苏克萨哈,姓纳喇,满洲正白旗人,其父为额驸苏纳。世祖时擢为议政大臣,后于顺治七年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多尔衮被追黜,其被晋为内大臣。

钮祜禄·遏必隆,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功臣钮祜禄·额亦都之子。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以战功封公爵,因战功卓著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按道理来说,顺治皇帝的这个安排还是颇具智慧的。这四个辅政大臣相互制约,确保康熙皇帝江山的稳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首先,德高望重的索尼由于年老体衰,精力大不如以前,索性作壁上观,以年老多病为理由,畏事避祸,拒绝过问朝政,享受人生。一个不问世事,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剩下的三个人中,遏必隆是个软弱无力的主,没啥主见,结果鳌拜根本就不将其放在眼中,成了鳌拜的附庸。而苏克萨哈虽然贵为辅臣,但因为他靠出卖多尔衮起家的,所以威望很低,而且他的才能根本不是鳌拜的对手。

一个不问事,一个无能,一个不是对手,于是当年顺治留下的权力平衡体系彻底瓦解,成了鳌拜一个人的天下,如脱缰之野马的鳌拜很快权倾朝野,一手执掌着朝政大权,根本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官员们呈送康熙帝的奏折,他经常不交给皇帝看便自作主张批阅。对于不肯党附自己的官员,更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直接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

为了确保皇权不至于旁落,康熙14岁的时候,决定亲政,而且康熙皇帝表现出了别样的成熟,英明能干,以至于舆论都要求辅臣归政于皇帝。但这样做却激化了鳌拜和康熙之间的矛盾。鳌拜依然不愿意放权,但朝中舆论实在不可消。于是鳌拜开始“生病”了,他托病不朝。

众所周知,这是以退为进,满朝文武都知道鳌拜是假装生病,所以,大家依然向鳌拜汇报工作,反而康熙没事可做。因为大臣都去向生病的鳌拜汇报工作了,而鳌拜生病,没办法向康熙汇报。最后康熙被逼的没办法,决定去探望生病的鳌拜。

康熙探望鳌拜是没有经过任何通报,直接走到鳌拜的面前对他嘘寒问暖。结果鳌拜对康熙的突然到访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藏在身边的刀不小心显露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在场的人都非常紧张,尤其是众侍卫,无比捏了一把汗,这么近的距离,鳌拜若想伤害康熙简直易如反掌。其实,鳌拜虽然嚣张跋扈,但并没有要杀害康熙的打算,但眼前的情形有些尴尬。

很快,康熙就打破了这个尴尬,智慧的康熙握住鳌拜的手说:“满族勇士,身不离刃,这是本色,少保没有忘本。”

鳌拜连连谢恩。随后康熙回到了皇宫,回到皇宫后,康熙就对身边的心腹说:“鳌拜必须除掉”。

为了铲除鳌拜,康熙开始训练“布库”,最终康熙八年的时候,鳌拜被擒拿,并囚禁了鳌拜。之后康熙收回所有权力,开始治理朝政。

对于智擒鳌拜,《清史稿·圣祖本纪》是这样描述的:康熙八年五月“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

事实上,任何大臣都不能在皇帝面前现刀的,这无疑是对皇权的藐视,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容忍。

标签: 清朝康熙鳌拜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后世对隋炀帝杨广深恶痛绝?隋炀帝明明做了很多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隋炀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杨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北周天和四年,即569年,杨广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武帝时,荫蔽父亲杨坚功勋,受封为雁门郡公。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暗中命令善于看相的人来和把所有的儿子都看了一遍,来

  • 隋唐时期最厉害的三位大将,他们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林,隋朝

    这位将领就是历史上隋朝最有名的将军-杨林,说起杨林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还有一个绰号,靠山王,对于这个绰号,大家应该很是耳熟,因为在《隋唐演义》中,李世民为了击败靠山王,曾经付出过很多努力,罗艺等李世民手下的一众干将,都未能让靠山王有半分的威胁,这足以展现出靠山王的能力,有种一夫当关

  • 朱权选择站在朱棣一边 朱权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权,朱棣

    还不知道:朱权的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诸多儿子里面,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谓是非常出色的两个。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而朱元璋也为这两个出色的儿子感到骄傲,所以派他们两一个驻守北平,一个驻守大宁,共同拱卫着大明王

  • 南宋四大名臣是谁?南宋四大名臣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李纲

    南宋四大名臣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四大名臣,是指南宋初期的李光、赵鼎、胡铨、李纲。这四个人都出生于北宋,也都是忠贞报国的主战派,每一个都是投降派的死对头,都有被贬谪到海南的经历。但是,这些共同之处,并不是他们被称为南宋四名臣的主要原因。一、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是怎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一生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是怎么样的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清朝晚期,汉臣为数不少,但是,要说影响力最大,朝内势力最重的,当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一生纠葛,相爱相杀,既羡慕,又嫉妒,其中,也免不了夹杂些许恨意。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 乾隆有41个妃子,唯独最爱翻她的牌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纳兰淳雪,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纳兰淳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有过很多的妃嫔,乾隆在这一方面也向他的爷爷看齐,也有过四十一个妃嫔。清朝时期的妃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皇帝的宠幸,并且还会由太监端上写有妃子名字的牌子,供皇帝选择,皇帝翻了谁的牌子,谁就会得到皇帝宠幸。

  • 楚庄王的称霸诀窍!一切战争都服务于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楚庄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的称霸诀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春秋时人们认为:“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还认为:“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谓王”。这与战国以后的人们对王和霸的理解,在意义上有所不同。楚庄王的主观愿望,当然是为王最好,从他“观兵于周疆……问

  • 西周的“卿士”是什么?为什么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会被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周,周厉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厉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上一次咱们说了说夷王、厉王父子二人与异常天象的不解之缘,算是告别了因失礼让王室颜面尽失的姬燮,又开启了姬胡一朝的新篇章。并且,通过史书中对厉王降生时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真是一位“混世魔王”,打一出生便给王朝带来如此大的水患,似乎

  • 张良出身贵族又在河南长大 张良为什么反对刘邦在洛阳建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刘邦

    还不知道:张良反对刘邦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张良身份最为显贵,他和项羽一样都是出身六国贵族。张良在河南长大,为什么反对刘邦建都洛阳呢?张良是战国韩国人,韩国的疆域主要在河南西部和山西部分地区。《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称:“张良

  • 宜芳公主:唐朝最惨公主,刚成亲就被驸马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宜芳公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要说哪个朝代的公主最有权势,那肯定是唐朝,我们所熟悉的唐朝太平公主、平阳公主、安乐公主都曾手握大权。但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位唐朝公主命运就很悲催,他是唐玄宗外孙女,嫁给了奚族首领李延宠后不久便被丈夫砍下头颅当作祭品。唐玄宗时期,我国的东北